-
水生生物 编辑
中文名:水生生物
价值: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和工业原料,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定义:是生活在各类水体中的生物的总称
种类:有各种微生物、藻类以及水生高等植物、各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习性:有漂浮、浮游、游泳、固着和穴居等
水是创造生命的完美环境。它对生物体产生的化学反应至关重要,所以,对于生命可能开始于浅海的论断是毋庸置疑的。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仍然生活在海洋、湖泊和河流中。在那里,它已演变成各种令人惊叹的形式,范围从微观浮游生物到巨型鱼 。
水生生物虽然种类繁多,按功能划分,不外包含自养生物(各种水生植物)、异养生物(各种水生生物)和分解者(各种水生微生物)。不同功能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构成特定的生物群落,不同生物群落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作用、协调,维持特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对水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1.浮游植物调查
浮游生物每个季节在每个采样点采1个定性样品,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50~100cm处进行“∞”字形捞取;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用1L采水器采集上、中下水层混合水样1L,样品用1.5%的碘液固定,带回室内,经沉淀、浓缩,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鉴定。
2.浮游动物调查方法
浮游动物定性样品采用13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50~100cm处进行“∞”字形捞取;浮游动物定量样品用5L有机玻璃采水器取上、中、下层混合水样20L,然后用13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样品用5%的甲醛固定,带回室内,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鉴定。
3.底栖动物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地环境特点,样品来自于不同小生境,利用定量、定性采样,重复定量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采集的工具主要有索伯网和彼得生采泥器(1/16m2);定性采集主要有D-型抄网、手网。获得的生物标本保存于75%乙醇中。彼得生采泥器每个采样点采集2个样。收集到的样品,初步用分样筛过滤,除去大型颗粒,放入10%甲醛溶液当场固定,回到实验室,再放入筛子中用水冲洗,然后放入白磁盘中,用镊子或者吸管进行标本挑拣后收集,75%乙醇保存 。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内陆水体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0,水生生物资源异常丰富。
但是由于不择手段地滥捕,人类活动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体污染,以及无计划放养造成的区系的改变,中国水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已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以至于相当数量的珍稀种类濒临灭绝。
以世界罕见的淡水鲸——白鳍豚为例,它是一种哺乳动物,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5种淡水鲸中的一种,为中国的特产。
白鳍豚主要以鱼虾为食,由于它是一种古老的孑遗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一般水位的降落或食饵的减少都可能影响它的种群趋向衰退,因此对于白鳍豚的保护愈感迫切。近年来因个别白鳍豚游至浅水中而被捕获,已作为科研材料,对进一步研究其习性,以便进行人工饲养都极为有利。
目前湖北省的新螺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白鳍豚的自然保护区,对于它重要的科研价值已逐渐被重视,现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驯养的一头雄性未成年的白鳍豚已有数年,生活正常,有希望在家养状态下进行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生物种类很多,仅鱼类就有四百种,且多数都具有经济价值,其中像白鲟、四川哲罗鱼、胭脂鱼、团头鲂、松江鲈、大理裂腹鱼、花鳗和香鱼等的珍稀种类,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的甚至已经濒临灭绝。现在只有黑龙江省的呼玛河和逊别拉河两个自然保护区明确为保护大马哈鱼和鳇鱼的保护区,但是仅这两个保护区不能满足中国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因此建议在下列两个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
1.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保护区
该保护区与保护长江鱼类产卵场配合,可以保护青、草、鲢、团头鲂等养殖种类的天然种群,以保持养殖对象的天然基因库,同时保护鳊鲐类、鲴类、鲸鱼、鲢鱼、鳝鱼、铜鱼及某些觞亚科和鲚觖亚科的小型鱼类及鳜鱼等。这样长江中下游淡水鱼类区系的基本状态就可以保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开展。长江中下游鱼类在世界淡水鱼类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的经济意义,这个保护区应当尽快建立。
2.云南高原湖泊鱼类自然保护区
云南高原湖泊鱼类区系的类元简单,物种分化复杂。仅鲤鱼一个属,全国各地都是一个种,在云南湖泊中却分化出12种和亚种,且都是特有种,这些都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好材料。此外,湖泊中还有裂腹鱼类、鲍类的特有种。目前,因为不恰当地引种放养,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瓦解,特有的地方种逐渐消失,因此必须迅速采取保护措施。
仅建立这两个保护区也还是无法解决淡水生物资源保护问题的,但目前也不可能立即建立很多的保护区。因此,在已经建立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应当同时将该区的水生生物保护起来,或者引进并保护一些珍贵水生生物。例如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可以兼顾保护鲑鳟鱼类及其他冷水性鱼类,川西大熊猫和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可以注意同时保护四川哲罗鱼和一些裂腹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