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柏 编辑
柏科刺柏属植物
香柏(Sabina pingii var. wilsonii)属灌木,常匍匐生长,高0.3-1米,有时高达6米。枝条匍匐状,弯同,枝皮褐色,有叶小枝密,常呈六棱状,枝梢上部向下弯曲。叶刺形,3叶轮生,叶下延部分不露出,船形,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腺体位于基部,通常椭圆形,凹下。球果卵圆形,长6-8毫米,直径5-6毫米,顶端圆,熟时黑色;种子1,卵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钝,基部圆或钝,有树脂,棱脊下显明。花期4-6月,球果期10-11月成熟。产于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及西藏等省区海拔2600-4900米高山地带。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中文名:香柏
拉丁学名:Sabinapingiivar.wilsonii
别名:香柏(变种)、小果香柏、小果香桧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柏目
科:柏科
属:刺柏属
种:垂枝香柏
变种:香柏
命名者及年代:Cheng&WAng,1941
产于中国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及西藏等省区海拔2600-4900米高山地带。在四川西部及西藏南部海拔3000-4900米地带常组成茂密的高山单纯灌丛,或与高山栎类、小叶杜鹃等混生。等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大同、锡兰浩特、洛阳)
温带荒漠区(主要城市: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哈密喀什、武威、酒泉、玉门、嘉峪关、格尔木、库尔勒、金昌、乌海)
生长于高海拔的各种亚高山针叶林或疏林树线以上、卵石、岩石、高山草原、灌丛、不断增长的刺柏、藏嵩草的林地、低灌木层、通常在朝南的山坡的最高海拔。在高山青藏高原的东部生长在高于树线的杜松灌木丛或与圆柏、落叶松、泡沙参等最常见的针叶树和杜鹃等灌木混林。有时也长在柳树、杜鹃花、绣线菊周围,在草原牧场的青蒿、小檗、苔草和草也有其踪影。生长在各种岩石基质和高寒草原土壤,气候寒冷的有一些季风影响的高山区。
阴性,耐寒,喜湿润气候。不择土壤,能生长于潮湿的碱性土壤上。生长较慢。
繁殖培育: 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苗木移栽带土球,成活容易。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