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糖 编辑
中文名:乳糖
外文名:laCTose
分子式:C12H22O11
类别:二糖
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
分子量:342.3
外观: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
水溶性:0.216g/mL
CAS登录号:63-42-3
EINECS登录号:200-559-2
熔点:222.8℃
沸点:667.9℃
闪点:357.8℃
乳糖为D-葡萄糖与D-半乳糖以β-1,4键结合的二糖,又称为1,4-半乳糖苷葡萄糖,属还原糖。 从水溶液中结晶时带有一分子结晶水。
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粉末,甜度约为蔗糖的70%,比重1.525(20℃),在120℃失去结晶水。无水物熔点222.8℃,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有还原性和右旋光性。可水解成等分子的葡萄糖和半乳糖。
α-乳糖及β-乳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随温度而异。α-乳糖溶解于水中时逐渐变成β-型。因为β-型乳糖较α-型乳糖易溶于水,所以乳糖最初溶解度并不稳定,而是逐渐增加,直至α-型与β-型平衡为止。甜炼乳中的乳糖大部分呈结晶状态,结晶的大小直接影响炼乳的口感,而结晶的大小可根据乳糖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加以控制.快速干燥乳糖溶液(如用喷雾干燥方法)所形成的乳糖结晶是无定型的玻璃态乳糖。一般乳糖溶液中的α-乳糖和β-乳糖呈平衡状态存在,无定形玻璃态乳糖中保持了原来乳糖溶液中的α/β的比率。乳粉中乳糖的晶态就是无定形乳糖,当其吸收水分达8%时就结晶成为α-乳糖。
乳糖有α-乳糖和β-乳糖两种异构体。α-乳糖很易与一分子结晶水结合,变为α-乳糖水合物(α-LactoseMoNOhydrate),所以乳糖实际上共有三种构型。即α-乳糖水合物、α-乳糖无水物和β-乳糖。
在自然界中乳糖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中。牛乳中乳糖的含量一般为4.5-5.0%,平均为4.8%。季节、饲料、饲养管理条件对乳糖含量的影响极微。在乳牛泌乳期间,逐月挤得的混合牛乳中乳糖含量与平均值相差不大,一般仅相差0.1-0.2%,但当乳牛患有某种病症如乳房炎、结核病等时,便会使其含量锐减。牛乳酸化变质时乳糖的含量也要降低。
乳糖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于乳中的唯一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经乳腺内乳糖合成酶作用产生。以人乳中含量最为丰富,约为7.2g/l00mL。乳糖主要在空回肠消化吸收,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的乳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通过细胞的主动转运而吸收。葡萄糖主要为机体提供能量,而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于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从而参与大脑的发育。婴儿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乳糖对婴儿期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乳糖和其它糖类一样都是人体热能的来源。牛乳中的总热量的1/4来自乳糖。
除供给人体能源外,乳糖还具有与其它糖类所不同的生理意义。乳糖在人体胃中不被消化吸收,可直达肠道。在人体肠道内乳糖易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以被吸收。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的糖脂质的一种成分,对婴儿的智力发育十分重要,它能促进半乳糖脑苷脂和黏多糖类的生成。乳糖能促进人体肠道内某些乳酸菌的生成,能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有助于肠的蠕动作用。由于乳酸的生成有利于钙以及其它物质的吸收,能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婴儿食品中常强化乳糖。
用于制婴儿食品、糖果、人造奶油等。医药上用作矫味剂,可由乳清提取而得。
α-乳糖水合物在药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在固体制剂中被作为填充剂、助流剂、崩解剂、润滑剂和黏合剂,在冻干制剂中被作为赋形剂 。多国药典均有收载乳糖 。
乳糖不耐受是指饮用奶及奶制品后机体把进入人体内的乳糖当成有害物质,产生的特异性IgG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人们摄入乳糖后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其关键是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极高,可达46.9%-70.0%,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如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
低乳糖奶是指乳糖含量低于正常牛奶中的乳糖含量,通常为水解度达到70%-90%的乳糖水解乳。
感官指标
灭菌后的低乳糖奶为乳白色或略带浅黄色,不仅具有牛奶的特殊香味,且甜味明显,无异常味,无脂肪上浮、无凝块、无杂质、无沉淀,呈均匀的胶态流体。
理化指标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低乳糖奶主要理化指标为:乳脂肪≥3.1%、蛋白质≥2.9%、非脂乳固体>8.1%、水解率≥70%、比重≥1.028、乳糖≤1.2%、酸度≤18°T。
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