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 编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1糖尿病,旧称胰岛素依赖型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高血糖。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通过免疫介导胰腺β细胞的破坏而导致。在一些患者中,可能没有胰腺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的证据;这被称为特发性 1 型糖尿病。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diabetesmellitustype1

别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发群体:儿童、青少年

常见病因:病目前成因不明,不过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所致。风险因子包括家族病患史、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

常见症状:发病一般比较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病因

编辑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及其他基因位点上 。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有病毒感染史,而且1型糖尿病的发生,往往出现在病毒感染流行之后。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 ,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

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临床表现

编辑

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此为第一特点。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1型糖尿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发病一般比较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第三个特点是最终将无一例外地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1型糖尿病原来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检查

编辑

做抗体试验,即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抗体(GAD-Ab),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抗体可能是阳性。标志胰岛能的胰岛素及C-平很低。

诊断

编辑

第1步是诊断糖尿病。第2步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区别T1DM和其他病因引发的糖尿病。详细请见糖尿病诊断标准和下文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编辑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临床特征:

●体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儿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体重减轻史

●年龄–几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岁后发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龄发病。约45%的T1DM患儿在10岁前发病。

●发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发病较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则不然

实验室检查:

●抗体–虽然还没有特异性检查来鉴别这2类糖尿病,但是若检查发现血液循环中存在以下胰岛特异性胰腺自身抗体,则提示为T1DM: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65)抗体、酪氨酸磷酸酶40K片段(IA2)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和/或转运蛋白8(zinc transporter 8, ZnT8)抗体。然而,没有胰腺自身抗体并不能排除T1DM的可能性。

●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

治疗

编辑

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和满意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变、态调整为前提;以饮食运动药物综合治疗手段为原则。

无论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它不能单独以饮食和运动管理的方式治疗。胰岛素类似物与传统的胰岛素相比具有药代动力学上的优势,如lispro或aspart胰岛素具有超短效的活性,glargine或detemir胰岛素能模拟基础胰岛素特性。无论采用何种胰岛素治疗方案,患者都应该首先接受特殊的宣教,并学会定期自行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使血糖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