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管 编辑

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马氏管(Malpighian tube) 是指一些节肢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因系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皮基(M. Malpighi)所发现而得名.呈细长盲管状,数目因种类而异.基段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端段游离在血腔内或插入直肠的围膜内。一般由外向内有围膜、管壁细胞内膜组成。围膜通透性较强。管壁细胞的基膜形成发达的内褶,顶膜形成微绒毛,内含丰富的线粒体,通过离子泵原尿泵入管腔。有些种类的马氏管基段能从原尿中回吸分和无机离子,使尿盐呈结晶状态析出,排入直肠。部分种类还具有管壁肌,能使马氏管进行自主性蠕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马氏管

外文名:Malpighiantube

定义:昆虫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

全称:马尔比基氏小管

发现者: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

起源:外胚层胚层

基本介绍

编辑

马氏管马氏管

马氏管位于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为细长之管状物,由一层细胞组成;其基端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盲端封闭游离于血腔内的血淋巴中。 介壳虫仅仅有两个马氏管,而蝗虫的大的种类可能有到200个马氏管,黄粉甲6条马氏管; 蚜虫、弹尾目、部分双尾目和缨尾目没有马氏管。

机理

编辑

当含废物和电解液( , 钾和尿酸)被主动地通过细管盲端运送时,原尿在细管内形成。原尿,跟消化的食物一起在后肠里混合。在这个时期,尿酸析出,钠和钾与经过渗透的水一起由后肠上皮细胞 。尿酸成为结晶沉淀下来,留在那里与粪便混合,为排泄作好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蛛形纲马氏管起源于内胚层(中肠起源),而昆虫纲起源于外胚层(后肠起源)。

分类

编辑

直翅目型

末端封闭,游离于血淋巴中,如直翅目,部分鞘翅目,革翅目,脉翅目。

鞘翅目型

末端包于直肠表面,成为"隐",如鞘翅目与部分鳞翅目

半翅目

端部吸收代谢物,基部重吸收水盐,仅见于半翅目。

鳞翅目型

同半翅目,但端部形成"隐肾",如数鳞翅目。

上一篇 气体扩散

下一篇 血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