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编辑

蜉蝣目昆虫的统称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蜉蝣,是蜉蝣目昆虫,简称蜉。全世界已知2300种蜉蝣,中国已知300多种蜉蝣。体小至中型,细长,体壁柔软;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翅膜质,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后翅退化而小于前翅;翅脉原始,多纵脉和横脉,呈网状。因其成虫波浪式飞行似浮游状而得名。蜉蝣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受温度、体的地质、水质和水流速度影响较大。蜉蝣幼虫的生活方式因种类而异,有些游泳和附着在水草上,有些爬行在水底淤泥中,有些建立通道在河岸黏土中生活,还有一些身体扁平并隐藏在清澈急流的石头下。它们以腐屑、小型藻类、原生动物、腐烂的水草为食,有些种类是肉食性的,以小型昆虫幼虫为食。成虫产卵于水中,卵常粘成球状或柱状的卵块,卵块落于水中后再分散。每一雌虫产卵几百至几千个,也有每次只产一个卵的种类,卵发育时间通常1~2周,也有的需要经过一个多月的。蜉蝣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蜉蝣

拉丁学名:Ephemeroptera

别名:mayfly、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蜉蝣目

亚门:六足亚门

亚纲:有翅亚纲

中文学名:蜉蝣

动物学史

编辑

蜉蝣蜉蝣

蜉蝣是一类原始的昆虫,起源于石炭纪,距今至少已有2亿年的历史,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因其成虫波浪式飞行,似浮游状故而得名蜉蝣。蜉蝣因其美丽和极短的寿命备受关注,被视为生命短暂和珍贵的象征。其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1~2天,长的约一周,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形态特征

编辑

蜉蝣,是蜉蝣目的昆虫,简称蜉。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体形较小或中等,细长,体壁柔软。头部小,触角短,刚毛状。复眼发达,雌性的复眼常左右远离;雄性的复眼常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复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于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单眼3个。口器为咀嚼式,因成虫不取食,没有咀嚼能,上颚退化消失,下颚也退化,常有下颚须。胸部以中胸最大,亚成虫和成虫都能够在空中飞行。成虫体壁薄而有光泽,常见为白色和淡黄色。有翅一对或两对,飞行时振动频率很小。前、后胸小而不显著,翅有两对,呈三角形,脆弱,膜质,多为前翅大,后翅小,亦有后翅退化者,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蜉蝣翅脉相及翅的关节不发达,翅脉最为原始,翅脉极多,多纵脉和横脉,呈网状。翅的表面呈折扇状。足细弱,仅用于攀附。跗节1一5节,末端有爪1对。腹部11节,第11节仅存窄环形背板。雄性第10节后缘有1对由前足延长形成的抱器,3一4节,少数1节,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在其内侧有二对短小简单的阳茎。雌性生殖孔1对,开口于第7、8腹节之腹面。卵巢按节排列。两性生殖孔均成对。腹末有1对分节的长丝状尾须,第11节背板常延长形成中尾丝。尾须和中尾丝细长多节,与缨尾目昆虫相似 。

蜉蝣稚虫有两种比较特化的体制:

蜉蝣稚虫蜉蝣稚虫

蜉蝣幼期(稚虫)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春夏两季,从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婚飞”,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产卵于水中。卵微小,椭圆形,具各种颜色,表面有络纹,具粘性,可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虫期数月至1年或1年以上,蜕皮20~24次,多者可达40次。成熟稚虫可见1~2对变黑的翅芽。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秋、冬两季有些种类以水底碎屑为食。常在静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潜掘,或在急流中吸附于石砾下栖息。稚虫充分成长后,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或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亚成虫与成虫相似,已具发达的翅,但体色暗淡,翅不透明,后缘有明显的缘毛,雄性的抱握器弯曲不大。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一般经24小时左右蜕皮为成虫。这种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成虫体态后继续蜕皮的现象在有翅昆虫中为蜉蝣目所仅有。这种变态类型特称为原变态。大部分蜉蝣幼虫的生活重就是进食:一部分是滤食动物,用前腿和口器上的刚毛收集悬浮的食物;一部分则食植物或其他生物碎屑,它们像铲土机一样从岩石或其他表面上刮食藻类;有少数则专司捕食。成虫不进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蜉蝣成虫在其短暂一生中负责交配,繁衍后代的任务。

分布范围

编辑

蜉蝣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受温度、水体的地质、水质和水流速度等影响较大。

生长繁殖

编辑

蜉蝣成虫产卵于水中,卵常粘成球状或柱状的卵块,卵块落于水中后再分散。每一雌虫产卵几百至几千个,也有每次只产一个卵的种类,卵发育时间通常1~2周,也有的需要经过一个多月的。

蜉蝣亚成虫蜉蝣亚成虫

蜉蝣变态类型为原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是有翅亚纲中较原始的变态类型,仅见于蜉蝣目。特别是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这时的亚成虫与成虫完全相似。亚成虫期历时较短,一般经数分钟到一天左右即脱皮变为成虫。雌虫产卵于水中在温带地区,不同种类的蜉蝣均在夏季羽化。热带地区的蜉蝣,羽化则是季节性的,或参照一年中的月相羽化。为完成其倒数第二次蜕皮(羽化),末龄幼虫有的离开水体,有些小型种类则直接在水面羽化。它们首先蜕皮成为有薄薄翅膀的亚成虫。大多数亚成虫在短距离飞行后再次蜕皮,成为翅膀透明、性发育成熟、常被钓鱼者们用做“旋式诱饵”的成虫。有的种类这两次蜕皮的间隔是几分钟,有的则长达数小时。为后代而冲刺成虫的形态和习性,蜉蝣成虫不进食。蜕皮后,它们的消化道内充满了空气——最后一次蜕皮之前,中肠两端愈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腊肠状的气球,里面全是空气,使幼虫能轻易地升到水面上。卵小,白、绿或淡褐色,圆或椭圆形。卵一端常有附着的帽状物,或从卵的表面伸出有粘性的细丝。稚虫水生,常扁平。上颚构造原始,仅一个关节突,中央内缘有一突出的咀嚼面,舌两侧有一对间颚。复眼和单眼发达;触角长,丝状。腹部第1至第7节有成对的气管鳃,尾丝2—3条。其中气管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稚虫期一般1一3年,大部分每年1代或两三代,在温暖地区10~15 天能完成发育。一般脱皮20一24次,多者达40次。稚虫取食高等植物和藻类,少数种类捕食水生节肢动物。老熟稚虫一般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或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成“亚成虫”,此期虫体与成虫相似,但翅不透明或半透明,体表、翅、足常被细毛和缘缨,体色较成虫灰暗,前足和尾须短,行动不活泼,呈静休状态,不能交尾。亚成虫期长短与成虫期之长短有相关现象,亚成虫期短者,成虫寿命则短;亚成虫期长者,成虫期则长。蜉蝣变为成虫后还要脱皮。成虫不取食, 。

亚种分布

编辑

蜉蝣在全世界已知约30-50种,中国已知约36种。

主要价值

编辑

蜉蝣是一类古老的昆虫,被认为是活化石之一。

蜉蝣对缺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因此一个地区的蜉蝣数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地区环境污染的标尺。北美和欧洲多地的酸雨曾杀死了蜉蝣栖息地的幼虫,使当地鱼群的数量也随之减少―因为蜉蝣幼虫是鱼群的主要食物。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简·旺麦丹对一种蜉蝣做了详尽的描述,当时这种蜉蝣在荷兰的数量很丰富,但是现在,整个西欧都找不着这种蜉蝣的踪迹了,原因就是蜉的幼虫对环境污染的极端敏感。因此,蜉蝣的存在可以作为鉴定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备受生物系统学者关注。

上一篇 石蛾

下一篇 游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