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饼 编辑
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缙云烧饼、温县古面坊传统(老面)烧饼、黄山烧饼、传统烧饼、湖沟烧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掉渣烧饼、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丰润棋子烧饼等100多个花样。
丰润棋子烧饼
丰润棋子烧饼是河北唐山特产,冀东名吃,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据考证已有至少五百年历史。“丰润棋子烧饼”已成功申请为“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贡品”“燕赵老字号”“河北老字号”,并入选“唐山市最值得吃的小吃”之一。
东台烧饼
东台烧饼产于江苏省东台市,东台烧饼包括龙虎斗烧饼、斜角烧饼、糖烧饼、酥儿饼、蹲门大饼等。其中龙虎斗烧饼最具代表性。龙虎斗烧饼表面金黄酥脆,关键是其馅心既有白糖(甜味)又有大葱(咸味);从其口味上讲,甜与咸本来是相冲的,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矛盾体,在通过口腔时,产生一种味觉上的冲撞,即所谓“斗”。而且东台的烧饼用的是老酵,所以味道很香,饼皮层次分明。馅料口味很讲究,咸甜适中,称之为“龙虎斗”。
传统老面烧饼
古面坊的烧饼
长泾烧饼
烧饼
长泾烧饼是江苏江阴长泾的美食,溯其源,长泾烧饼的大致成型始于清朝,已经有三百年。烧饼的外壳是面粉发酵再包以油酥,用擀面杖卷出层次,馅是一半荠菜一半豆沙,面上撒上芝麻,放入烤箱一烤,在春节期间远远就能闻到烧饼的香味。荠菜的季节性也导致烧饼也就春节期间有的供应,长泾人走亲访友也都会带上两笼烧饼。缙云烧饼
缙云烧饼
主辅料:面粉、夹心肉、梅干菜、面娘(已经发酵的面粉);
成菜特点:色泽金黄,酥香、生糯。
缙云烧饼的文化渊源有轩辕黄帝与明太祖朱元璋,都是皇上啊,实乃宫廷小吃流落民间也。
咸、甜酥烧饼
黄山“蟹壳黄“烧饼””
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制作方法:
先用白面加少量小苏打,用水和面成面团,取面团一块,搓长条,揪小剂,成饺子皮状,包上豆馅(一般豆馅重量要超过面团重量,如17.5克的皮,要包进37克豆馅),将口捏紧按扁成烧饼,烧饼四周沾些水粘上麻仁,麻仁要密而匀,然后放入烤箱,因高温馅儿膨胀,从烧饼边自然开裂一个小口,吐出豆馅。
豆馅烧饼口感酥软、香甜。
千层烧饼
1,首先要用温水和面,面要和的软一些.可以拿一双筷子搅动干面粉,边搅边徐徐地加入水(这样和成的面才能比较松软),当搅的没有干面的时候再用手揉成软面团,面和好后放在温暖处醒10分钟。
2,将醒后的面团揉好,再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在长方形薄片上刷油,后卷起成长条下成二或三个剂子,把每个剂子由两头拧挤起来,用手按扁,擀成圆型饼丕。
3,平底锅放油烧热,后放入一饼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后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两面都刷油饼烙制金黄色时即可出锅。
4,锅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饼丕。
特点:
酥脆好吃,层次分明。
烧饼的热量:
烧饼的热量大约是230-250千卡,其中约25%的热量来自于脂肪
湖沟烧饼
关于湖沟烧饼的传说
湖沟烧饼
吃法
而吃“湖沟烧饼”要配合地道的油茶才更有味道。当然油茶不是茶,没有茶叶。它是湖沟的另一种著名小吃,用面筋、千张、花生、黑芝麻、和其他各种配料烧制而成的一种汤水。面筋要用面粉在反复捏搓而成,拳头大小的一块面筋大概要用几十盆水,揉搓一个多小时才行,千张要碎而粘,花生要香而不焦,芝麻要黑。以前小的时候,每次赶集总要缠着大人喝上几碗,油茶在湖沟和烧饼一样只有早上才会有。不过也许是觉得在露天的街头喝这种东西太不卫生了,所以每次去的时候每次光顾的人都再逐渐减少,但是很多本地孩子和老湖沟一如既往的早上品油茶。虽然如此,这种美味的油茶还是涨到了一元钱一碗。如果再配上一块钱两个的烧饼或者油盍子,那就确实太好了。
参考资料:百度图片搜索-湖沟烧饼
传承
说起湖沟烧饼,人们不能不想到烧饼的传人——黄开年老师傅。老黄是湖沟街上人,年幼家贫,靠卖烧饼为生,其父黄景月擅长烧饼手艺。老黄十多岁时,就和其二弟黄开体在集上卖烧饼,因家境贫苦,大雪天仍赤脚沿街叫卖。父亲去世后,黄开年继承父业,制作烧饼出卖。由于他刻苦钻研,技术日益精巧,生意越做越好。1955年,黄开年参加合作商店,专门制做烧饼供应市场。
黄开年因故回家,生活无着落,只好重操旧业,并收徒传艺。1982年,固镇县委食堂调他去专做烧饼,数月后便辞工回家。老黄先后收徒五人,固镇、宿县、湖沟等地经营烧饼,因技术较高,生意十分兴旺。晚年黄开年孤单一人,无儿无女,境况很是艰辛。1986年6月,黄开年因病去世,终年68岁。黄开年老师傅与世长辞了,但他却把精巧的技艺流传下来,成为湖沟地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口味
1980年5月,安徽省委书记王光宇、秘书长袁振等同志到湖沟视察,品尝之后,赞不绝口。1983年淮北矿务局芦岭矿开矿艺术家彭丽媛前来演出转为托人到湖沟购买烧饼,1984年夏天,《蚌埠日报》、《安徽日报》先后载文介绍,湖沟烧饼因而名声大振,远近皆知,被誉为膳食珍品。凡到湖沟之人,无不争相购买,尝之为快。现周边区县以及北京深圳均有湖沟烧饼店。
鲁南地区烧饼
鲁西南烧饼
鲁南地区,尤其是滕州市以及周边县市的烧饼,是一种采用独特工艺制作的烧饼。首先是制作工具非常特别,制作鲁南地区的烧饼使用得是砖炉。砖炉高2米以上,在砖炉的顶端和中间部分采用两块圆形厚铁板,两块厚铁板中间是空的,上下之间的距离在50CM左右。下方厚铁板的下面便是炉膛,使用木炭或者无烟煤加热下方厚铁板,用下方厚铁板的温度使其上方空间均匀受热。其次,制作烧饼的原料只有小麦粉和水,在做烧饼之前先把面和好,和做馒头的程序相同,然后把一块拳头大小的面团放在表面光滑的圆盘上,用手掌来回按压,使其厚度适中,大小适中。然后,把只做好的面饼(直径约30CM)放到专用的扫帚(使用脱粒后的高粱穗制成)上,再把面饼使劲贴到上方的厚铁板上。正常情况下,三分钟以后,一个又薄又圆的烧饼就制成了。鲁南地区烧饼,制作简单,但是味道很棒。不仅保留的小麦的淀粉甜味,而且非常有嚼劲,适合在农忙时节。老百姓一次做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烧饼,可以吃好几顿。
建德烧饼
建德烧饼
东北烧饼
东北烧饼
东北老式烧饼口感独特,色泽金黄,使用纯东北大豆油,生油中透着淡淡的黄豆香味,正是因此赋予了东北老式烧饼的东北味,最具代表的是东北油盐烧饼,和面讲究温水和面,和好的面柔软无比,一次发酵后,手工擀成大面饼,抹上油酥(油酥用低粉和大豆油按比例和成,再加入适量的花椒粉,盐等)。采用纯手工揪剂收口向下,擀成烧饼,放入烤盘,再次刷油,放置并二次发酵,然后放入烤箱,上火270,下火250(根据不同烤箱有所不同)烤10分钟出炉。东北老式烧饼深受东北人民的欢迎,它的味道已深植人心,成为东北人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真正东北风味的老式烧饼也在不断的发生了改变,真正纯手工制作并保持着老式烧饼风味的的老式烧饼越来越少,亟待有志之士发展并传承这一风味食品。
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