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 编辑

治疗方法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抗病毒治疗药物是指在治疗乙患者疾病的过程中,通过药物制剂来抑制病毒复制,并最终清除乙肝病毒,能够控制病情进展的一类药物的统称。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乙肝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但是要想知道乙肝病毒治疗到了什么程度才能够停药,要经过检查后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抗病毒治疗

研究对象:18~65岁人群

检测方法:T4细胞计数和CD4/CD8

性质:治疗方法

内容摘要

编辑

按照国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感染分类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诊断标准来进行诊断,选择52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的研究及应用,完成所有受试者的实验检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国内外资料比较、相关分析来确定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适合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患者的最佳抗病毒治疗方案。观察治疗过程中肝、能、电解质、血象及尿液的变化、合并结核、性病等情况、淋巴细胞和T4数量的变化、T8细胞激活亚群比例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相关性、不同治疗方案对HBV-1复制的抑制率,检测病毒耐药性发生情况和机制,指导、评价HBV抗病毒治疗中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确定适合中国国情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检验评价指标。明确中国HBV-DNA患者免疫指标重建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制订适合中国HBV患者的较理想的 方案。

本研究课题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由重庆骑士肝病专科医院牵头,重庆肝病关爱中心选址,由我院具体实施,对52例HBV-NDA患者进行抗HBV治疗、随访,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中国HBV/AIDS病人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初步确定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较理想的方案。随之进行前瞻性的抗病毒治疗研究:选择进行国产药物抗病毒治疗的HBV/AIDS病人,通过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剂量治疗后的病毒学免疫学和肝、肾、心、肺功能、电解质、血象等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疗效、免疫功能恢复和药物对肝、肾、心、肺功能的毒副作用,耐药合并感染状况。

材料方法

编辑

1.1 研究对象 选择52例HBV感染患者:年龄18~65岁,ELISA检测HBV-1抗体阳性并通过Westernblot结果确认的,在此之前14天内CD4计数在100/mm3~350/mm3之间,肝、肾、心、肺功能、电解质、血象、尿、淀粉、HCG等检验指标基本正常,继发感染被控的AIDS病人,病毒载量(HBV-DNA平)>55000拷贝/ml,没有接受过任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三组治疗:

A组给予D4T+3TC+NVP,B组给予AZT+DDI+NVP,C组给予AZT+3TC+NVP。

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联合个药物,来完成30例所有受试者的实验室检测。

检测方法

编辑

1.3 药物、剂量和用法 司他夫定(D4 T),40mg,bid;拉米夫定(3TC),150mg,bid/300mg,qd;奈韦拉平(NAP), 200mg,bid;齐多夫定(AZT),300mg,bid;去羟肌苷(DDI),200mg,bid。

1.4 观察指标和方法 分别在用药后4周、8周、12周、20周、28周、36周、44周、52周检测:血浆病毒载量(PCR方法),T4细胞计数和CD4/CD8(流式细胞术),肝、肾、心、肺功能、电解质、淀粉酶等指标的改变(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血象变化(日本东亚五分类血球仪),尿常规(4280尿液分析仪、IQ200尿沉渣分析仪)、合并感染结核、弓形虫、性病等传播性疾病(PCR方法),有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HIV-1复制的抑制率,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CD+4和CD+8细胞数的变化,肝、肾、心肺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血象变化、合并感染等对症治疗,HIV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人血凝标本的收集和储存,定期向临床提供HIV患者试验记录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所有检测方法按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推荐方法测定,仪器符合国际标准,使用仪器配套的试剂、质控品和校正品,所测项目的试验精密度:CV<5%,全部数据贮存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

编辑

图1 列出的52例检测对象分三组各检测八次检验指标中,CD4计数和病毒载量在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1),肝功、肾功、心脏酶学、电解质、血象、合并感染等在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也有不同的相关关系(P<0.05)。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

图1 HAART后的CD+4计数和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典型病例

编辑

下面这3例就是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现象。

例1,女,24岁,用药8周,培养出真菌临床诊断真菌性肺炎呼吸困难发热水肿,肝、肾、肺损伤皮疹瘙痒体重下降,WBC升高,ALT、AST、BUN、Cre升高,TP、ALB降低,血气分析异常,对症治疗持续6个月,52周基本正常。

例2,男,45岁,用药12周后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痰涂片未检出抗酸杆菌)、皮疹、过敏,有毒副反应,肝、肾、心WBC升高,TBiL升高,ALT、AST升高,CPK、CK-MB升高,BUN、Cre升高、K+升高,NA、CL下降,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会诊后更换抗HIV治疗药物(3TC换成DDI),对症治疗4个多月,44周基本正常。

例3,男,55岁,用药12周后,外周神经炎,有毒副作用,咳嗽,咳痰,盗汗,皮疹,腹泻,鹅疮,周身疼痛,体重下降,精神差,肝、肾、心、肺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WBC升高,Hb、TP、ALB、CHOL、TG、LDL下降,CPK、CK-MB、AST、LDH、AST、CHE、ada、ALP、GGT、BUN、CRE、尿酸等升高,患者自行停药,坚决要求换药,临床上把DDI换成3TC,AZT换成DDT,同时CT扫描肺内渗出病灶。胸膜粘连,血沉104mm/h,痰涂片检出抗酸杆菌。临床诊断结核感染,并培养出真菌,抗真菌治疗、抗结核治疗,输血治疗后52周基本正常。

标准

编辑

乙肝抗病毒治疗何时停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乙肝小三阳患者:对乙肝小三阳患者来说,在肝功能无异常,并且HBV-DNA为阴性的时候,同时检查结果一年以上没有明显变化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

2.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DNA检查为阴性、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并且保持至少半年以上。此时可以考虑停药。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停药仅仅是乙肝进行长期治疗的一个阶段,对一个乙肝患者来说,更多的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治疗。停药并不是停止治疗,更不应该当作是乙肝治疗的终点,对有些乙肝患者来说,停药后也应该进行定期的复查,防止乙肝病毒反弹,及时进行控制。

讨论

编辑

在HIV感染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浆HIV-RNA水平(病毒载量)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病人病毒水平、免疫状态,是预测疾病进程的可靠指标。医师可利用结果判定病人疾病的进程和进展,以及可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起监测与指导作用。开始治疗前对病人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RNA水平检测,治疗过程中通过对CD+4T淋巴细胞HIV-RNA的一系列测定来指导治疗。如果CD+4T淋巴细胞回升,RNA复制受到抑制,那么就应坚持继续治疗。成功的抗病毒治疗应在血浆中HIV-RNA的水平4周内应下降1个Log以上,半年内病毒降至检测不到水平HIV-RNA<50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应逐渐上升。如果经HAART治疗8周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比原水平降低未超过1个Log;治疗6个月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没有降至“测不出”的水平(<50拷贝/ml);血浆中病毒载量经HAART治疗已达到“测不出”的水平后又出现上升,提示出现了耐药,防止并发感染,应提前预防性用药治疗并发症;血浆病毒载量从最低点上升3倍或更高;CD+4T淋巴细胞持续性减少并出现临床恶化,那么就应该调整用药或改变治疗方案。

我院对HAART治疗的41例HIV/AIDS患者,及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HIV-RNA的水平,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治疗效果敏感,病情变化明显,病毒受到抑制,免疫功能好转,病情减轻,3例危重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多数HIV患者基本恢复健康,说明我院对41例HIV/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价检测指标,如血象变化,尿常规分析,肝、肾功能血脂,AMY,心肌酶学及HIV-1+2抗体的测定,HIV病毒载量的检测,CD+4计数等都能及时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改变,判断不同治疗对HIV-1复制的抑制率,了解患者免疫功能及患者的病情,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测考核指标。

尽管高效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健康状态稳定,但因HIV的变异性和对抗HIV药物而产生耐药性,而且新病毒株的产生更需要人们去寻找新的抗HIV药物,进一步完善HAART疗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将战胜艾滋病这一“世纪癌症”!

肝炎治疗

编辑

乙肝抗病毒治疗指南

对于HBV-DNA(+)和(或)HBeAg(+)、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主张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抑制HBv的活性和复制,减轻或抑制对肝细胞的损害,并不是清除病毒。需要指出,目前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即肝功检查正常)无效,这类人群肝硬化肝癌发生率极低,因而不建议抗病毒治疗、但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肝炎活动。目前证实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①α-干扰素(IFNα)。②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已比较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些核苷类似物如泛昔洛韦、阿地福韦、思替韦正也已经用于临床。③苦参碱是从植物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有抗HBV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目前已有注射液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今后抗病毒治疗联合用药是必然趋势,可有以下几种组合:①IFNα和苷类似物联合应用,目前已认为两者联合治疗,HBeAg的血清转换率,比单一用药高,并能减少HBv变异。如果外加保肝护肝的中药效果更佳,如复方蚂蚁养肝胶囊。②各种核苷类似药联合应用。③IFNα或核昔类似物和免疫增强剂联合应用。④国产抗病毒药和以上联合应用。

丙肝抗病毒治疗指南

对于丙型肝炎,只要诊断确立,个管急性还是慢性符合适应症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急性丙肝抗病毒有效率可达80%-90%,效果比乙肝好。当前治疗丙肝,国内外尚无特效药,唯有IFNα治疗有一定疗效,当前被认为治疗丙肝的首选药物。另外,IFNα加病毒唑(RBV)联合治疗,IFNα和其他各种免疫促进剂如胸腺类制剂等,也有增加疗效作用。但以下两种情况下的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较差:①病程大于五年,老年人,已有肝组织明显纤维化和肝硬化者。②合并慢性乙肝,HIv感染,免疫缺损者。

上一篇 有氧运动

下一篇 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