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 编辑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1883年5月5日—1950年5月24日),英国陆军元帅,英国最有才华的将领之一。因在非洲以5万兵力大破意军30万,俘敌13万而闻名。但后来因丘吉尔的接连错误指挥而败于隆美尔。转任东南亚战区司令又因战备不足败给了日本南方军寺内寿一部。他的一只眼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瞎,因此有个绰号“独眼龙”。
中文名: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
外文名: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
别名:独眼龙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883年5月5日
逝世日期:1950年5月24日
毕业院校: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职业:军人
出生地:英国科尔切斯特埃塞克斯
代表作品:《巴勒斯坦战役》《艾伦比在埃及》
1914年11月,韦维尔出任英国第3步兵师少校军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次年6月,韦维尔在作战中头部负伤,失去左眼,因而获得勋章1枚。1916年1月,调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任参谋。1916年10月至1917年5月,韦维尔任俄国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联络官。1917年7月,韦维尔赴巴勒斯坦担任埃及远征军总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与帝国总参谋长威廉·罗伯特·罗伯逊之间的中校联络宫,随艾伦比元帅转战埃及及巴勒斯坦。1917年参加第三次加沙之战,12月进入耶路撒冷,1918年参加美吉多战役。是公认的训练部队的天才。后改任第20军准将参谋达一年之久,曾任代理参谋长。
战后英军的裁减使韦维尔和其他优秀军官一样长期得不到晋升,直至1934年,韦维尔才晋升为少将。1937年,韦维尔调任巴勒斯坦英军司令,并开始撰写艾伦比的传记(1940年《艾伦比在埃及》出版)。1938年,韦维尔晋升为中将,改任英国南方军区司令,司令部设在索尔兹伯里。
穿元帅服的韦维尔
1939年9月德波战争开始后,北非的意大利军有25万,总司令鲁道福·格拉齐亚尼元帅,下辖第5集团军(司令加里博尔迪)和第10集团军(司令贝尔蒂),驻利比亚;东非的意大利军有30万,总司令奥斯塔公爵,驻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韦维尔必须以人员缺编且训练不够、装备与弹药缺乏的部队守住中东,保持地中海和红海交通线的畅通。韦维尔强调人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当1940年6月初丘吉尔急于从韦维尔的正规营中抽调8个营去欧洲战区时,韦维尔在与帝国总参谋长约翰·格瑞尔·迪尔协商之后拖住不办,保证了6月10日意大利对英国宣战时中东英军拥有一定的实力,却因此得罪了丘吉尔。
向阿拉盖跃进
贝达富姆坦克战
征服意属东非
1941年1月间,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又一支英联邦部队,开始了肃清苏丹的战役。在最初阶段,战事进展顺利。由英印第五师和第四师,在六个空军中队的支援下,于1月份向卡萨拉的意军发起了猛攻。1月19日,两个意大利师在遭受沉重的打击后,主动撤离了这个城市。不久,他们又放弃加拉巴特,退出了苏丹。就在这个期间,在阿比西尼亚境内发动起义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在桑福德准将指挥下的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其中包括一个苏丹营和一些经过选拔的英国军官和军士,他们构成了武装起义的核心。
由于他们的成就越来越大,援助他们的爱国人士也越来越多。阿比西尼亚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于1941年1月20日重返他的王国,戈贾姆西面大部分地区内的敌人也逐步被肃清。 2月中旬,韦维尔将军又发起了以攻占基斯马尤为重点的“帆布”作战计划。阿兰·戈登·坎宁安将军也奉命参加了这一战役。1941年2月14日,英军以神速动作进占基斯马尤。22日即以重兵向杰利布发起猛攻。 英军从敌军两翼及其后方进击该阵地,获得很大战果。意军全线崩溃,阵亡、被俘、或逃入丛林的有三万多人。25日,英军摩托化部队进抵意属索马里的主要港口摩加迪沙,在这里缴获了大批器材、粮食和服装,还有40余万加仑的宝贵汽油。飞机场上有21架被击毁的飞机。坎宁安将军断定,他的下一步行动不致遭到敌人的强烈抵抗。经韦维尔将军的同意,他确定以距摩加迪沙740英里的季季加为下一个攻击目标。部队稍许休整后就于3月1日开拔了。
韦维尔、蒙哥马利和奥金莱克
因为他们的退路已被切断。同时,普拉特将军的部队也从北面进击;更加上阿比西尼亚爱国者的武装部队,连同向呵皇投诚的意大利土著部队,把戈贾姆的敌军1.2万人逐至德布腊马科斯。其中一半被俘,其余逃往北部的贡德尔,后来也被从刚果横越非洲2000英里前来参战的一支人民志愿部队消灭了。1941年5月5日,阿比西尼亚皇帝塞拉西在凯歌声中,重返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1941年4月韦维尔(右)在伊拉克
丘吉尔听到“战斧”失利的消息后,郁郁不乐地徘徊于幽谷之间达数小时之久。他独自在想:“韦维尔已经是一个心力交瘁的人了。可以说,我们已把这匹驯良的马骑得走不动了。五六个各不相同的地区的非常任务都压到总司令一人身上(同时他的部队还应丘吉尔的要求在5月开入伊拉克,推翻了亲德的政府,在6月开往叙利亚,成功的占领了维希法国据守的阵地,可以说,没有人能比他干的更好了),而且各战区的战事时得时失,尤其严重的是失利的战局,这种种情况所形成的压力是军人当中很少有人碰到过的。”在中东前线视察工作的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大臣说,“韦维尔一夜之间老了10年。”还有人这样评论:“隆美尔已经把韦维尔新近赢得的桂冠,从他的头上扯下来扔在沙漠中了。”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为了推卸责任,丘吉尔决定换马。他和内阁和军界有关方面商量之后,决定让印度总司令奥金莱克担任中东总司令,而让韦维尔去担任印度军总司令。
印度总督韦维尔元帅
1942年1月4日,韦维尔出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该区的陆海空军。努力阻止日本南方军寺内寿一所部沿马来亚到新几内亚一线的推进。2月25日,战区枢纽新加坡要塞被日军攻克,4个师8万人的帝国军队被俘,盟军司令部解散,韦维尔改任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强调缅甸对印度和中国防务的重要性,试图引起伦敦更多的注意。他为了解放缅甸,1942年12月和43年3月发动了第一次若开战役。但因沼泽和日军的顽强抵抗而停滞 ,最终被日军的反攻赶回。在此期间,他还指挥奥德·温盖特率远程突击部队(钦迪队)在缅甸对日军展开游击战。 最终被提升为陆军元帅。6月,他被提升为印度总督,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政治职位,但他却能应付自如。他对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的反应适时而机敏,其殖民功绩使的其继任者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得以应付自如。1947年2月退役回到英格兰,1950年5月2日卒于伦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