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晶尿 编辑
常见原因有:①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②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③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酸性尿时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磷酸镁胺易形成结晶。
可见于正常人。但如经常大量地出现,并伴有镜下血尿,则应怀疑有结石的可能。
2.胱氨酸结晶
极少见于正常人,多见于胱氨酸尿,提示有胱氨酸病。
4.磷酸镁胺结晶
5.尿酸结晶
往往提示有尿酸结石或尿酸代谢紊乱。
6.磺胺结晶
7.草酸钙结晶
见于高草酸尿症及草酸钙肾结石患者。
8.尿滴白
1.胆红素结晶
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橘红色结晶。由于氧化时可呈现非晶型色素颗粒,加硝酸后因氧化成为胆绿素,可溶于氢氧化钠或氯仿中。
2.胱氨酸结晶
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的薄片状晶体,由蛋白质分解而来,尿沉淀物中少见。
3.亮氨酸结晶
尿亮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不溶于盐酸而溶于乙酸。亮氨酸实验呈蓝色反应。
4.酪氨酸结晶
尿中出现酪氨酸结晶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针形,呈束状或羽毛状。酪氨酸试验呈绿色的阳性反应。
5.胆固醇结晶
其外形为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常浮于尿液的表面,可溶于氯仿、乙醚。
6.含铁血黄素颗粒
为黄色或褐色小颗粒状,散在或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用普鲁士蓝反应进行鉴别,阳性呈蓝色反应。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环时,各组织均有含铁血黄素沉积,沉积于肾脏时,一部分直接从尿液中排出,一部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
7.药物结晶
8.造影剂结晶
使用放射造影剂泛影酸、碘番酸和泛影葡胺结晶,尿液也会出现相关的结晶。泛影酸结晶和胆固醇结晶相似,但不同的是前者呈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无缺角现象。碘番酸结晶呈球形,轮廓不清,边缘模糊。泛影葡胺结晶呈细针形,辐射状排列。
1.尿沉渣检查
尿结晶检查是尿沉渣检查的内容之一,尿中出现结晶称晶体尿,除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磷酸三盐)、尿酸及尿酸盐等结晶外,还包括磺胺及其他药物析出的结晶。
2.显微镜检查
目前,尿沉渣检查虽可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性或定量。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然是一种方法简便、价廉、结果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同时也是最重要参考依据。
(1)直接镜检法:简便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仅适用于急诊有明显混浊血尿、脓尿的检查;
(2)离心法:敏感阳性率高,但操作较繁琐、费时。
3.染色法
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
常有结晶尿者应多饮水,多吃蔬菜,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如尿液经常偏于酸性(pH<5.0),常出现酸性结晶尿,可服用小苏打纠正。如尿液经常偏碱(pH<7.0),常出现碱性结晶尿,可服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