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海 编辑
经穴名
气海,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气海别名脖胦、下盲、下气海。属任脉。肓之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配天枢、足三里、大迎,通络理肠,治疗阑尾炎。配曲池、太冲,潜阳降逆,治疗高血压;配中极、三阴交,理血调经,治疗痛经;配阴包、三阴交,益气举陷,治疗子宫脱垂;配足三里、关元(灸),益气升阳,治疗中气下陷。
穴居脐下,为先天元气聚会之处,为男子生气之海,主一身之疾,且兼任与冲脉同起胞宫,向后与督脉、足少阴之脉相并,同时任脉与足三阴、手三阴经相联系,故称“诸阴之海。”其穴居于人之下焦,所以又有调气机、益元气、补肾虚、固精血之功能。刺灸既能增加元气,又能调摄、疏利下焦气机,兼可改善心、肺、脾、肾脏气虚惫,主治元气亏损之疾。气海主治肾气不纳之虚喘是因为“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不纳气,则吸入之气不归纳于肾,故成呼多,吸少之喘。配肾俞、膻中,能镇纳止喘。该穴有调脏腑之气、行瘀滞之作用,故可治疗腹泻、便秘以及奔豚气。
肓之原穴。
《针灸甲乙经》“在脐下一寸五分。”
《类经图翼》: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