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叶一枝花 编辑
中文名:七叶一枝花
拉丁学名:ParispolyphyllaS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百合目
科:藜芦科
属:重楼属
种:七叶一枝花
分布区域:不丹、越南、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贵州、云南、西藏、四川、台湾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Smith,1819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国际濒危等级:易危(VU)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
解救方法:一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草药医师介绍:用甘草五钱先煎水,后与白米醋、生姜汁各二两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内服。
观赏价值
七叶一枝花的株形奇特,颇为美观,可种植于疏林下,也可片植于林缘作地被植物。
七叶一枝花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历史溯源
本经原文
蚤休,一名蚩休。味苦,微寒,有毒。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生川谷。
基原考证
古又称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恭曰〕一茎六七叶,似王孙、鬼臼、蓖麻辈,叶有二三层。根如肥大菖蒲,细肌脆白。〔颂曰〕叶似王孙、鬼臼等,作二三层。六月开黄紫花,蕊赤黄色,上有金丝垂下。秋结红子。根似肥姜,皮赤肉白。四月、五月采之。重楼金线处处有之,生于深山阴湿之地。一茎独上,茎当叶心。叶绿色似芍药,凡二三层,每一层七叶。茎头夏月开花,一花七瓣,有金丝蕊,长三四寸。王屋山产者至五七层。根如鬼臼、苍术状,外紫中白,有粳、糯二种。
传说典故
七叶一枝花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向来被誉为蛇伤痈疽圣药。
据传,味草药的名字缘于一则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浙江天日山区住着一青年叫沈见山,父母早逝,又无兄弟姐妹,靠上山砍柴为生。一天,他在砍柴时,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毒蛇,还未及躲避,他的小腿就被蛇狠狠咬了一口。不一会儿,他就昏迷在地,不省人事。说来也巧,这时天上的七仙女正好脚踏彩云来天目山天池里洗澡,看到了昏倒的沈见山,便动了恻隐同情之心,她们将他围成一圈,纷纷取出随身携带的罗帕盖在他的伤口四周。巧的是,王母娘娘这时也驾祥云到此,看到了青年、伤口和女儿们的罗帕,明白了一切,于是随手拔下头上的碧玉簪,放在7块罗帕的中央。或许是伤口得到了罗帕和碧玉簪的仙气,蛇毒很快就消散了,沈见山竟渐渐苏醒过来。苏醒后的一瞬间,他只听“嗖”地一阵风响,罗帕和碧玉簪一起落在了地上,即刻变成了7片翠叶托着一朵金花的野草。他惊呆了,仿佛刚做了一场梦,又看看自己的小腿,了无伤痕。最后他想明白了,是这好看的野草救了自己的蛇伤。于是,下山后,他给村民们反复讲述被蛇咬伤后获救的奇特经过,并带村民上山认药。村民们推测说,这药草蕴含有仙气,能克蛇毒妖魔云云,故而每遇有蛇咬伤,都采挖此药,并获神效。当大家好奇地询问药草的名字时,沈见山想了想说:“七叶一支花”。
其实,七叶一枝花是百合科植物,系以形状得名。其叶2到3层,每层6至8片,通常7片,夏季开花,从茎顶抽出花茎,顶端着花一朵,故名。其根呈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密生层状突起的粗环纹,像睡眠中的跳蚤,又似叠叠楼层,故《神农本草经》等书又名“蚤休”、“重楼”等。入药的主要是其根茎。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平喘止咳等功效,常用来治疗痈肿、淋巴结核、喉痹、蛇虫咬伤、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婴儿湿疹、腮腺炎、乳腺炎、恶性肿瘤等。其花也有类似药效。药理学证实,本品根茎含有甾体皂甙、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对流感病毒、金葡萄球菌等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并有镇静、镇痛、镇咳、平喘等效能。虽然其药用广泛,但其功效最早被发现、最拿手、最知名的还是治蛇毒、疗痈疽,为外用药。有名的季德胜蛇药,就是以该药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歌曰: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