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皮垢 编辑
包皮垢形成是由于包茎包皮口狭窄或遮盖阴茎头的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尿道口或阴茎头;或包皮过长,不注意将阴茎头包皮上翻清洗。包皮所致包皮垢形成较为常见。一般3岁以后阴茎头和包皮之间的轻度粘连可自行消失,可上翻。但严重包茎,包皮口极小,排尿受阻。或包皮过长,长期排尿受阻可发生包皮包茎头炎。久之,炎症可使包皮口缩小,并与阴茎头发生粘连,发展为继发性后天性包茎。包茎包皮囊内积有包皮垢,有形成结石之可能,也有慢性炎症存在。
传统的观点认为;包皮垢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包皮垢实际上是包皮内板、冠状沟、阴茎龟头及泌尿主殖道分泌物的蓄积物,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包皮垢的成分分析显示包皮垢的有机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没有发现通常的有机致癌物光谱。包皮垢无机元素随个体不同差异很大,不同个体的包皮垢所含无机元素及各元素的相对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但都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不同个体及其不同的饮食结构有关。研究证明,包皮垢本身不含有医学上比较明确的致癌物。其结构成分元素均为人体的必需物。
阴茎癌与包皮垢确实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包皮垢的长期慢性刺激包括物理与化学两方面的作用,使得包皮内板、冠状沟及阴茎龟头局部组织出现慢性炎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诱发或促使阴茎癌的发生。不同年龄包茎患者包皮内板呈不同的炎症改变,这种变化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炎症越严重,表现出包皮内板炎细咆浸润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炎细胞浸润的层次越深,密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