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茅根 编辑
中药名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 major( 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禾本科
属:白茅属
种:白茅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中文学名:白茅根
采收时间:春、秋二季采挖
用量:9~30g
毒性:无毒
贮藏:置干燥处
本品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气微,味微甜。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植物的干燥根茎。
甘,寒。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1、竹木入肉:白茅根烧末,猪脂和涂之。风入成肿者,亦良。(《肘后方》)
2、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3、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4、解中酒毒,恐烂五脏:茅根汁,饮一升。(《千金方》)
煎服,9~30g。鲜品加倍。止血多炒炭用,清热利尿宜生用。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