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 编辑

马胃肠中的结石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马宝:俗称马粪石、黄药,马宝为不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马科动物肠中的结石,《本草纲目》和《辍耕录》中称鲊答。具镇惊化痰、清热解毒,主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恶疮肿毒及失血。马宝为我国传统中医药材,自古与牛黄狗宝并誉为“三宝”。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马宝

外文名:HorseBezoar

别名:马粪石、黄药

拉丁文:CalculusEqui

分布区域: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

形态特征

编辑

为马科动物马胃肠中的结石。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约5~20厘米,重250~2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表面蛋青色、灰白色至油褐色,光滑有光泽,或附有杂乱的细草纹,亦有凹凸不平者。质坚体重,剖面灰白色而有同层纹,俗称"涡纹",且微具玻璃样光泽。其粉末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碎草的纤维。气无味淡,嚼之可成细末。以个大、质重、坚实、灰白色、光滑、剖之有层次者为佳。

鉴别

编辑

取马宝细末少许,散布于锡纸上,下面用火燃烧使热,其粉末即很快聚于一处,并发出马尿气味。如无此等现象,则不是真正的马宝。

炮制

编辑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研成细粉。饮片性状:为灰白色或淡灰褐色细粉。整体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产地分布

编辑

中国大部分地区皆产,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和西藏等地。

药用价值

编辑

甘、咸、微苦,凉。本药材呈圆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6-20厘米。表面粉白色、灰白色或青白色。有光泽、光滑或凸凹不平。质坚硬,重如石。剖面呈灰白色,有同心层纹,俗称“涡纹”,偶有灰黑色致密纹理,中心常见有金属或树枝等异物。剖开后气臭、味淡且微咸。其中以色青白、外表有光泽、润滑如玉,有细草纹、质坚硬、断面涡纹细微者为佳品。清热化痰,镇惊安神。用于癫痫,小儿抽搐,痈肿疮毒。药效等同“牛黄”,黄金有价,牛黄无价。天然牛黄二十万一斤,马宝,大约就是两到三万一斤。

采收储藏

编辑

采收和储藏:马宝的采储方式大致有:

①杀马后取出胃肠道结石;

②在结石发病比较高地区,从马排出的粪便中寻找结石;

③在结石性疝痛的手术时寻找结石。

取出的结石用清洗净,或瑞用开水煮沸数分钟(开水煮后,容易干燥),晾干或晒干。

化学成分

主含:20%、碳酸镁20%、磷酸镁20%等。

功效:镇惊,化痰,清热,解毒。用于惊痫,癫狂,吐血,衄血,恶疮,肿毒,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及失血症。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吐血衄血,恶疮肿毒。

中药价值

【性味】 甘咸,凉。

①《纲目》:"甘咸,平,无毒。"

②《中药志》:"甘咸微苦,凉。"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咸微苦,有小毒。"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心、二经。"

功能主治】 镇惊化痰,清热解毒。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吐血衄血,恶疮肿毒。

①《纲目》:"治惊痫,毒疮。"

②《饮片新参》:"消肝化热痰,治痉痫,止吐衄。"

③《现代实用中药》:"对于神经失眠、癔病、痉挛咳嗽等症有效。并能解毒,治痘疮危症。"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2~5分。

注意】 《饮片新参》:"中寒痰湿者忌用。"

【附方】 ①治小儿惊痫:马宝二钱,牛黄五分。共研细末,每次一分,日服二次。二岁以下小儿酌减。(《吉林中草药》)

②治肺结核:马宝二钱,百部二钱,白芨四钱。共研细末,每次半钱至一钱,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