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琦 编辑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平顶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资深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Arthur LeGrand Doty教授、荣休教授。崔琦于1958年从香港赴美国留学;1967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崔琦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
中文名:崔琦
外文名:DAniel Chee Tsui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
出生日期:1939年2月28日
毕业院校:美国芝加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霍尔绝缘子的特性》
主要成就: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19届院士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00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展开
- 主要成就
- 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19届院士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00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收起
崔琦
1939年2月28日,崔琦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 。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 。
1957年,从香港培正中学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 。
1958年,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
1961年秋,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
崔琦
1967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8年,到美国新泽西州默里山贝尔实验室固体电子实验室工作。
1982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19届院士。
1998年10月13日,与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 。
2000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崔琦在低维电子体系物理,整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研究和量子器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成果 。
1982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崔琦与合作伙伴史托马和戈萨德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崔琦和史托马将戈萨德提供的二维电子样品置于极低温度(约0.5K)和极强磁场(数十万倍地球磁场)的环境中,进行霍尔效应的测量。 他们发现了所谓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拉福林在第二年成功解释了这种现象。 他们的工作令物理学界对电流在磁场中的量子现象有了新的理解,并诱发一连串相关的研究。因此,他们共同获得199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崔琦关心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就访华讲学,介绍国际上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热点,建议中国开展二维电子系统物理和低维量子体系物理的研究,并推动《中美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理研究合作备忘录计划》的实施 。
学术论著
L.W. Engel, Y.P. Li, D.C. Tsui, "Quantum Hall effeCT from finite frequency studies" Phys. B. 227, 173 (1996).
C.J. Chen, C. Kurdak, D.C. Tsui, and K.K. Choi, "Separation of partition NOise from generation-recombination noise in a three terminal quantum well infrared detECTor," Appl. Phys. Lett. 68, 2535(1996).
H.L. Stormer, W. KAng, S. He, R.R. Du, A.S. Yen, D.C. Tsui, L.N. Pfeiffer, K.W.Baldwin and K.W. West, "Composite fermions: their scattering and their spin," Physica B 227, 164 (1996).
D. Shahar, D.C. Tsui, M. Shayegan, J.E. Cunningham, E. Shimshomi, and S.L. Sondhi, "The nature of the Hall insulator," Solid STATe Commun. 102 (1997).
D. Shahar, D.C. Tsui, M. Shayegan, E. Shimshoni, and S.L Sondhi, "A different view of the quantum Hall plateau-to-plateau transitions," Phys. Rev. Lett. 79 479(1997).
S.H. Song, D. Shahar, D.C. Tsui, Y.H. Xie, and D. Monroe, "New Universality at the magnetic field driven insulator to integer quantum Hall effect transitions," Phys. Rev. Lett. 78, 2200(1997).
C.C. Li, L.W. Engel, D. Shahar, D.C. Tsui, and M. Shayegan, "Microwave conductivity resonance of a two-dimensional hole system," Phys. Rev. Lett. 79, 1353 (1997).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崔琦说: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培养人才不是一天两天,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放远,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孩子们探索科学奥妙,做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启迪者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84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 |
1984年 | 凝聚态物理巴克利奖(Oliver Buckley Prize) | 美国物理学会 |
1992年 | 台湾“中央研究院”第19届院士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1998年 | 诺贝尔物理奖 | |
1998年 | 本杰明·富兰克林物理奖(Benjamin Franklin) | |
1999年 |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香港中文大学 |
2000年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
2000年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00年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 香港浸会大学 |
2004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美国国家工程院 |
2007年 | 香港大学荣誉博士 | 香港大学 |
2009年 | 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 香港科技大学 |
2012年 | 北京大学名誉博士 | 北京大学 |
2015年 |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 香港科学院 |
台湾大学名誉博士 | 台湾大学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5年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荣誉教授 |
2011年—2013年 | 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 |
2012年6月 |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
—— | 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兼职高级研究科学家 |
家世背景
崔琦出生时母亲王双贤已41岁,父亲42岁,崔琦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崔颖(后改名慧秋)、崔珂、崔璐 。
感情婚姻
崔琦的妻子琳达是挪威裔美国人,两人相识于奥古斯塔纳学院,后来又在芝加哥大学重逢,他们的两个女儿从小都学过中文 。
崔琦是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坚定倡导者 。(香港科学院评)
崔琦是一位敬业的老师,顾问和导师。其因在实验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科学发现而享誉国际 。(普林斯顿大学评)
崔琦旧居
2004年,宝丰县政府修复了崔琦旧居,建立了崔琦事迹展厅。崔琦专门从美国寄回诺贝尔颁奖礼盛况、诺贝尔奖牌、与瑞典国王王后合影、全家照等资料,这些地方后来成为当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崔琦实验室
2006年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崔琦实验室成立,实验室以普林斯顿大学崔琦教授的名字命名,请崔琦担任名誉主任并指导实验室的发展 。
崔琦希望小学
2007年,崔琦捐赠人民币三十五万元,在其家乡河南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建造“希望小学”,建成后的小学被命名为“崔琦希望小学” 。
北京大学崔琦实验室
2012年6月,崔琦被北京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并依托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成立北京大学崔琦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