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熹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床地质学家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张炳熹(1919年6月12日—2000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河南社旗。矿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主任、高级工程师。张炳熹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1954年11月任北京地质学院科研处副主任;1957年—1960年任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系主任;1970年调至国家计委地质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1982年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自然资源司司长;1989年任地质矿产部科学高级技术咨询中心主任;200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张炳熹长期从事地质基础理论与矿床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炳熹

国籍:中国

民族:汉

籍贯:河南社旗

出生日期:1919年6月12日

逝世日期:2000年7月17日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生地:北京

人物生平

编辑

1948年,张炳熹在哈佛大学求学时进行野外考察1948年,张炳熹在哈佛大学求学时进行野外考察

1919年6月12日,张炳熹出生于北京。

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1937年7月,学校南迁,在长沙临时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继续学习。

1938年4月,学校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学习。

1940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

1941年,随王恒升、王嘉荫在滇缅路沿线弥渡至顺宁间作地质调查;寒假期间,与苏良赫、池际尚在易门、安宁一带考察铁矿。

1942年,与邓海泉去玉溪、峨山、河西三县作地质矿产调查。

1948年,张炳熹(左)同导师E.S.Lersengr1948年,张炳熹(左)同导师E.S.Lersengr

1943年,参加大理至丽江的驿运路线调查。

1944年,与司徒穗卿、袁复礼赴武定、罗次一带调查铁矿。

1945年,与孙云铸、董申保、池际尚去个旧锡矿作地质矿产调查。

1946年5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1950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

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副主任、岩矿教研室主任。

1954年11月,任北京地质学院科研处副主任。

1949年,张炳熹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1949年,张炳熹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1960年,任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系主任。

1958年,任北京地质局总工程师。

1960年,调至地质矿产部工作,任地质部第二地矿司总工程师。

1969年,下放江西“五七”干校进行劳动。

1970年,调至国家计委地质局工作。

1961年,张炳熹(右1)在阿尔巴尼亚野外考察1961年,张炳熹(右1)在阿尔巴尼亚野外考察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1982年,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自然资源司司长。

1982年,任地矿部科技司总工程师。

1986年,任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9年,任地质矿产部科学高级技术咨询中心主任。

200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90年,张炳熹和李文达在野外考察火山岩1990年,张炳熹和李文达在野外考察火山岩

20世纪50年代,张炳熹主持并参加了“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四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内生矿床形成关系的研究,阐明了太平洋成矿带外带的中国部分也富含、铁等特征;20世纪60年代,从事对中国稀土、铍、铌、钽等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如晶、原生金刚石)的勘查研究及预测;20世纪70年代,参加并指导了罗河铁矿的勘探工作,指出了中国铁矿的勘查工作方向;20世纪80年代,承担了一些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

学术论著

张炳熹的代表论著有《当代地质科技动向》《2000年的中国地质》《我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地质工作发展》《中国矿床学》 《矿石储的估定》《美国佛蒙特州伍德斯考克幅地质图》《矿床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关于长江中下游与中生代晚期火山岩有关的铁矿的若干问题》等 ,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张炳熹专著《岩石圈研究的现代方法》张炳熹专著《岩石圈研究的现代方法》

张炳熹.引人入胜的地球科学.地球,1986(1).

张炳熹.地质工作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994,01:3-6.

张炳熹.地质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993(3):1-11.

张炳熹.国土资源遥感.地质出版社,1989.

张炳熹.5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与展望.地质出版社,2000.

张炳熹.岩石圈研究的现代方法.原子能出版社,1997.

张炳熹.张炳熹院士文选:地质科技研究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地质出版社,2001.

M.N.Short著,邵克忠译,张炳熹校.金属矿物鉴定.商务印书馆,1952.

张炳熹.当代地质科学动向.地质出版社,1987.

张炳熹.浅谈矿床研究与勘查实践.地学前缘,1999,6(1):1-1.

张炳熹.地质工作中的生产与科研.中国地质,1994(08):3-5.

张炳熹.对地质工作与新技术革命的几点看法.中国地质,1984(09):23-27.

张炳熹.浅谈矿床研究与勘查实践.地学前缘,1999,6(1):11.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72年

联合国和平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委员会会议

1973年

联合国和平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委员会会议

1974年

联合国和平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委员会会议

1975年

联合国和平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委员会会议

日内瓦

1975年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三期会议

1980年

全国第二次矿床会议

1984年

亚太经社会地区遥感地质应用讨论会

1992年

第三十二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

日本

1996年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

北京

1997年

第三十三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

北戴河

2000年

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

2000年6月

中国地层会议

承担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2000年的中国地质

中国地质学会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00年的中国

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4年

21世纪初中国地质工作改革与发展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张炳熹(中)在河南考察小矿开采情况张炳熹(中)在河南考察小矿开采情况

张炳熹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期间,领导组建了矿床教研室,和冯景兰、袁见齐等一起建立了矿床学学科,主持创建了矿产地质及勘探系。

编写教材

张炳熹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期间,编写了简明的《矿床成因讲义》,满足了当时的教学需要 ;后又主持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矿床学》教材 。

讲授课程

1940年—1946年,张炳熹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主要担任《光性矿物学》《岩石学》等实习课的教学任务。

1992年,张炳熹(右三)与恩师王恒升(坐者)及其同学合影1992年,张炳熹(右三)与恩师王恒升(坐者)及其同学合影

1950年,张炳熹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讲授《矿床学》等课程。

培养成果

张炳熹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矿产人才 ,如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环境地球化学家傅家谟院士,矿床地质学家汤中立院士 ,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翟裕生院士 ,矿产勘探学家赵鹏大院士,构造地质学家肖序常院士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52年

北京地质学院校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

北京地质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委

1973年8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77年8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2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4年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1987年7月

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筹委会审查先驱投资者申请的专家小组成员

1988年3月—199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2年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1992年

国际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92年—1996年

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97年

国际地质学会第三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

《国土资源遥感》主编

《中国矿物志》编著领导小组副组长

北京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自然资源遥感》第一届编委会主编

《自然资源遥感》第二届编委会顾问

《自然资源遥感》第三届编委会顾问

中国继续工程协会常务理事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张炳熹工作中张炳熹工作中

张炳熹的父亲张东寅毕业于北京测绘学堂,曾在京绥铁路局和静生生物调查所任职。张炳熹在幼年时期,父亲常年在野外奔波,承担铁路沿线征购土地和测绘工作。张炳熹随父母次乘火车往返北平—张家口一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热爱山野的种子。

婚姻家庭

张炳熹的妻子是许冀闽 。

人物评价

编辑

董申保(左一)张炳熹(左三)司徒穗卿(左二)与外国专家交流董申保(左一)张炳熹(左三)司徒穗卿(左二)与外国专家交流

“张炳熹具有渊博的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对矿床学有精深的造诣,对中国的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教育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张炳熹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的博识和谦逊、严以律己、言行一致及关心后学的崇实的科学态度,深得地质界同行们所尊重和推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评)

“张炳熹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他那热爱祖国和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严以律己、关心他人、无私奉献、不计名利的高尚品格,深入实际、严谨求实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及他那宽厚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造诣,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受到大家的敬重和爱戴。”(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翟裕生院士评)

“张炳熹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海科普网评)

人物纪念

编辑

张炳熹奖励基金

1996年,江泽民主席与张炳熹(左1)握手1996年,江泽民主席与张炳熹(左1)握手

“西南联大校友张炳熹奖励基金”于2010年11月17日设立。

海底地名命名

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第28次会议于2015年10月12日—16日在巴西召开,会议审议了当年包括中国在内等8个国家提交的72个海底地名提案。经分委会审议提案获得通过,其中包括中国提交的13个海底地名,“张炳熹海岭”是13个海底地名之一。张炳熹海岭(ZhAngbingxi Ridge)位于东太平洋CC区(北纬9°39.93′,西经152°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