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 编辑

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河洛大鼓,俗称“说书”,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演唱艺术形式有十一种词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小八义》。河洛大鼓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流行于洛阳、孟津、登封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河洛大鼓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始兴年代:清末民初

遗产类别:曲艺

流行地区:洛阳、偃师、巩义等地区

遗产编号:Ⅴ-12

经典剧目:《刘公案》《双打擂》等

代表人物:胡南方、张天倍、段介平等

历史沿革

编辑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流行在河洛地区一个较年轻的曲种,它有百年历史。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中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原仅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 据老艺人相传大约在1900年前后洛阳一带流行一种琴书,只有坠琴伴奏,艺人闭目端坐,唱腔低沉,节奏缓慢,在群众中不大普及。南阳鼓儿词艺人四来洛阳以后,和琴书艺人同台演出。琴书艺人吸取了鼓儿词艺人大腔大口演唱和动作表演的优点,加之使用打击乐、书鼓和钢板,很能烘托气氛,很受群众欢迎。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合作,改革丰富了洛阳琴书,使洛阳琴书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富有豫西地方风味,颇受群众欢迎的新曲种——大鼓书。

河洛大鼓早期流行于农村,20世纪30年代后渐渐流传入城市。在20世纪30年代中晚期,洛阳城区已经出现了相当稳定的曲艺市场,且艺人之间竞争激烈。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河洛大鼓开始在洛阳及偃师的周边地区,如宜阳等地迅速盛行。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原先存在的曲艺人员的行会制度逐渐被国家认可、资助的文艺体系所取代。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河洛大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二十世纪初,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方曲种。其早期被人们称为“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 1950年,周恩来总理率领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随团演出。周总理观看演出之后问张天培:“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在1951年洛阳专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曲艺发展带来致命打击,河洛大鼓也不例外,由于政治环境骤变造成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洛阳几乎所有传统曲艺表演的中止。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许多传统艺人成为被批判对象。洛阳地区传统曲艺界的境遇直到1977年才开始好转。“文革”后对传统曲艺的“解冻”把河洛大鼓推向一次短暂的巅峰。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洛大鼓在城市以及一些郊县中则渐渐被边缘化。

脱胎于洛阳琴书的河洛大鼓,唱腔质朴流畅,清新明快,便于叙事和抒情,胜过琴书的冗繁拖沓;演唱者改坐唱为站立表演,通过形体动作形象地刻画人物;演员在道白中加入大方言,使观众感到亲切自然;其唱腔属“板腔体”,板式丰富,方便演说各类书目。在演唱书目方面,河洛大鼓脱胎伊始便大量演唱公案书、武侠书和袍带书等长篇书目。如《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小八义》等,这些描述风云际会、金戈马,赞颂拔刀英雄,梗直义士的书目,更符合广大群众的欣赏口味,很快便取代了洛阳琴书的地位和作用,迅速在伊、洛河两岸流传发展开来。

艺术特点

编辑

表演形式

河洛大鼓除了在园子里(如曲艺厅等)有舞台外,在村镇乡野,大都是一桌、数椅、一茶就可以开书了。演唱工具主要有书鼓、钢板(也称鸳鸯板,月牙钢飞)、醒木、折扇等,也有的加配简板。其演唱方式主要有一人单唱不加弦子伴奏的(“单大鼓”)和自拉自唱这两种 。每场书一般说三大段,每一段一个小时左右,称为一板书(济源一带称为一关书)。每一板书开头一般都要加一个书帽,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调节气氛,变换口味 。

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说书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

唱腔特点

河洛大鼓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即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基本单位,通过对节奏、速度进行改变,形成不同板式。唱词中的奇数句为上句,偶数句为下句。演唱者通过上下句的反复或变化反复构成一段唱腔,这便是河洛大

鼓的唱腔结构的基础特点。

河洛大鼓主要唱腔板式是“平板”,又名“二八板”,其他常用唱腔板式有:“引腔”、“起腔”、“坠子口”、“三字紧”、“落板”、“五字垛”、“十字句”、“飞板”、“叹腔”、“凤凰三点头”、“垛板”、“滚口白”、“武板”等十几种板式。这些丰富的唱腔在叙述故事情节、描写人物性格与理时,都各具独特的效果。

河洛大鼓唱腔吸纳了河南地方各曲种的精华,融为一体,唱腔变化大,演唱风格新颖,开门见山进戏快,气氛活跃,便于和听众交流感情。道白质朴,情以感人,以语气传神,以动作喻势。注唱腔的抑、扬、顿、挫和手、眼、身、法、步等表演程式的运用。

主要乐器

河洛大鼓主要乐器有书鼓、月牙板、鼓棰、坠琴、警堂木、扇子等。

经典曲目

编辑
河洛大鼓的演唱内容非常广泛,从内容上讲,有劝家书、逗笑书、言情书、公案袍带书、朝阁书和武侠书等;从形式上论,有短篇书帽、中篇书段和长篇大书。书帽分为垫场书帽和开板书帽;中篇书段主要有劝家书、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形式

类型

代表剧目

短篇书帽

垫场书帽

耍笑逗趣类

《小二姐做梦》、《小女婿抬》、《小姨子哭棉裤》、《傻女婿拜寿》、《王婆骂鸡》、《对药名》、《对哆罗》、《县长查青》、《偷石榴》、《大换房》、《兰老汉拾钱》、《彭祖夸寿》、《俞二姐祈子》等。

开板书帽

自述体书帽

《黄河两岸渡春秋》、《提起这事好心凄》等。

说书引子

《俺拿啥书送明公》、《不小心跨进了说书院中》等。

笑话类

《争热坑》、《寡妇改嫁》等。

绕口令

《八个儿子都有名》 、《一点墨与白石灰》等。

说反语

《大年三十月光明》等。

说实话

《正月里来过罢年》等。

对歌类

《什么下山出溜溜》等。

夸张类

《胖姑娘》 、《错娇娥》等。

荒诞类

《短命郎》 、《闲下无事上正南》等。

寓言类

虎学艺》 等。

劝世文类

《老翁观花》、《蜜蜂采花》、《为财好比杀人刀》、《识不足》等。

中篇书段

劝家书

《搬龙角》、《白海棠割敬母》、《王祥卧冰》、《郭举埋儿》、《老还小》、《后悔药》、《鞭打芦花》、《三人哭活紫荆树》、《揪老虎》、《小姑贤》、《潭香哭瓜》、《合家乐》、《苏州买刀》、《喜遇》等。

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罗成算卦》、《韩信算卦》、《马棚封宫》、《刘秀唱麦仁》、《马前泼水》、《子牙卖面》、《李志安拜年》、《王庆卖艺》、《武艺砸会》、《拳打镇关西》、《单刀赴会》、《三英战吕布》等。

还愿书

《十上香》、《五上香》、《十根拐棍》等。

长篇大书

言情家务书

《金镯玉环记》、《金钱记》、《破镜记》、《珍珠汗衫记》、《双锁柜》等。

公案袍带书

《刘公案》系列、《包公案》系列、《施公案》、《海公案》、《狄公案》、《俞公案》、《蒯公案》等。

朝阁野史演义书

《金鞭记》、《呼家将》、《回龙传》、《王华买父》、《困龙传》、《响马传》、《五女兴唐传》等。

武侠书

《大宋剑侠三包图》、《英雄会》、《侠女英雄传》等。

(参考资料: )

流行地区

编辑
河洛大鼓的流行区域,主要在洛阳、偃师、巩义、孟津、登封等地区。

传承保护

编辑

流传现状

现在河洛大鼓的听众人数逐年下降,年轻人已无人听更无人学,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大多已谢世,艺人只减不增,并且大部分已不再从事表演活动,河洛大鼓的生存状况已跌入令人担忧的境地。面对不容乐观的传承现状,河洛大鼓艺人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曲艺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自编的小段里很多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计划生育、相亲也成为其中的主题。”河洛大鼓在当今时代下,也应该吸收现在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历史。现在河洛大鼓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如何能让下一代愿意去学习河洛大鼓,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这门曲艺,成为需要挑战的问题。

随着电视的普及,河洛大鼓的听众人数逐年下降,年轻人已无人听更无人学,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大多已谢世,艺人只减不增,所以艺人已不到20人,年龄均在五、六十岁以上,并且大部分已不再从事表演活动。除了新媒体的崛起外,农村社会生活的改变也使得河洛大鼓曲艺传统的留存变得更为困难。随着洛阳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原先的河洛大鼓的仪式性和娱乐性演出场合渐渐消失。河洛大鼓的生存状况已跌入令人担忧的境地。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河洛大鼓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日渐濒危。主要表现在:

1.社会基础的变革使河洛大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城市一些曲艺组织逐渐解体,曲艺演出场所相继被取缔、关门,文艺团体或文艺晚会将说书这种“小打小闹”的艺术拒之门外。在农村,说书主要靠农家红白喜事、还愿包场演出。这迫使相当一部分艺人弃业改行。

2.科学技术的进步蚕食着河洛大鼓的传统领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电、手机等多媒体已进入百姓家中,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曲艺的兴趣愈来愈淡。“书迷”少了,且不断老龄化,人们对说书的崇拜变成了嘲笑、歧视。

3.审美情趣的提高对河洛大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不仅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已有很大的改变,而且农民的文化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观众对演出内容和演员形象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河洛大鼓原有的较粗放的表演方式受到了极大挑战。

4.就业形势的改变不利于河洛大鼓的传授和继承。繁荣的市场经济,拓宽了年轻人的择业渠道,提高了年轻人的经济收入,没有人来传承这项技艺。即使是河洛大鼓世家的后代也不愿意继承父辈的事业。

5.明星大腕的缺乏使河洛大鼓日渐失去艺术魅。随着一些老艺人的去世,能挑起振兴河洛大鼓重任者屈指可数,再加上艺人普遍文化水平低,无法形成一套相对专业的理论成果。河洛大鼓之所以衰落,一方面与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旋律过于简单、艺术不甚成熟有关,而有天赋的新人长期无法涌现,更使河洛大鼓丧失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保护措施

河洛大鼓保护措施

1、偃师市由文化局牵头,组建了“河洛大鼓保护发展领导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骨干的河洛大鼓普查工作组,对河洛大鼓项目进行了普查。

2、从2010年开始,非遗申报中心与洛阳电视台合作,经常在“河洛书场”栏目介绍河洛大鼓,每年的春节晚会都有河洛大鼓节目,并使河洛大鼓融入了歌舞表演等新元素和多种表演形式。还与洛阳市的报社和新闻网积极合作,组织关于洛阳市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访谈,并在中央电视台的《天地洛阳》节目里推出河洛大鼓的优秀传承人。

3、洛阳市非遗中心在2008年和2013年与《神舟》杂志社合作,每个月刊登两篇报道关于河洛大鼓的文章,主要讲述河洛大鼓传承和保护工作,提高群众认识河洛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举办各种活动,引导群众欣赏河洛大鼓艺术。

4、2014年7月,洛阳市文化馆成立了“河洛大鼓传习所”,供人们学习、交流河洛大鼓。传习所成立后,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河洛大鼓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等活动,邀请著名河洛大鼓艺人为喜爱河洛大鼓的群众献上精彩表演,群众可免费欣赏。还面向社会免费招收学员,邀请知名老艺人在这里向年轻人传授技艺,也让更多中老年人有地方欣赏他们记忆中原汁原味的河洛大鼓。

5、河洛大鼓已在偃师设立了传习所,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保护单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举办河洛大鼓曲艺节,现已举办7届。

6、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洛阳市积极推动河洛大鼓等非遗融入教育体系。洛阳市加大对社区现有非遗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社区活动形式,形成常态化、大众化的群众活动,在此基础上,遴选剪纸、河洛大鼓、面塑等易推广的非遗项目进社区。

为了更好的保护河洛大鼓这一民间艺术,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系统的保护方案,持续深入开展河洛大鼓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力争到2015年底,在豫西地区形成相对稳定、初具规模的河洛大鼓演唱群体和观众群,使这一地方曲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关注和了解。

1.加强抢救工作。进一步组织开展深度调查,聘用专业调研机构人员、实习生等人员,采取网络、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调查洛阳各县(市、区)河洛大鼓从艺演员的最新动态,进一步掌握河洛大鼓的现状;继续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尽可能多收集优秀河洛大鼓艺人的音像资料,并结集出版;建立完善数据库,请专业电脑公司制作数据库,分档保存艺人资料及音频、视频等数据;收集河洛大鼓文字资料,整理出版《河洛大鼓》专著。同时,配合省文化厅开展“铭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等工作,用音像记录历史。

2.加强扶持工作。针对河洛大鼓艺人存在人员分散、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市非遗中心计划组织艺人成立馆办河洛大鼓团队,形成专业的文艺演出团体,购置乐器、服装、道具,提供外出学习交流费用,培养并确立领军人物,促使河洛大鼓在新时期健康发展。

3.加强培训传习工作。进一步加强河洛大鼓的社会传承力度。一是举办持续性的河洛大鼓培训班,聘请传承人对从业艺人及河洛大鼓爱好者进行培训,不断扩大河洛大鼓演艺人群,提高河洛大鼓的演出质量,促使河洛大鼓艺术形式深入人心;二是依托位于偃师的河洛大鼓传习所,定期面向社会举办河洛大鼓培训班,在邀请优秀艺人授课的同时,鼓励艺人带徒传习,培养新人。

4.加强宣传工作。精心策划形式新颖、能够凸显河洛大鼓艺术魅力的活动形式。举办活动时积极与《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电台、洛阳电视台、洛阳网等新闻媒体沟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传媒扩大河洛大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对河洛大鼓关注、喜爱、支持的良好氛围。

5.加强研讨工作。定期举办河洛大鼓交流会、研讨会,邀请优秀艺人和专家参与,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河洛大鼓的保护、传承、发展和专著的出版提供理论依据。

6.加强展示工作。将“河洛大鼓曲艺节”办成洛阳市品牌性文艺活动,通过在各县市区轮流举办的形式,办一届曲艺节,带动一方河洛大鼓演艺水平,扩大一批社会观众,逐步提升这一传统项目在当代的影响力。继续举办河洛大鼓书会、河洛大鼓演唱会等活动,为各县(市、区)及周边地市艺人提供演出交流平台,为群众奉上丰盛的传统文化盛宴。此外,积极推动河洛大鼓走出去,参加非遗展示、展演、博览会等活动。

7.加强推介工作。利用政府部门掌握的资源优势,在尊重企业意愿和尊重艺人意愿的前理下,或联系企业赞助冠名河洛大鼓组织,或组织河洛大鼓艺人为企业演出,拓宽河洛大鼓的发展之路。

河洛大鼓诞生于上世纪初,目前已传至第五代。在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也传承者河洛大地的艺术之魂,是难得的民族曲艺瑰宝。希望通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将河洛大鼓这种曲艺形式推介给广大人民群众,促进这一优秀的曲艺形式能够为人熟知,不断传承延续。

传承人物

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艺人。河洛大鼓曾成了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所以当地从事河洛大鼓的艺人很多,鼎盛时期就有一、二百余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第四代传人段介平。

陆四辈

陆四辈陆四辈

艺名“陆杏林”,男,汉族,1942年2月生,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亡岭乡东蔡庄村人。2006年5月,河洛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项目编号V一12。2008年2月,陆四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洛阳市申报。10岁起跟随父亲学艺,后师从河洛大鼓大师张天倍,为河洛第四代艺人。1958年,凭借着一段《民兵营长》,陆四辈很快在偃师县走红,随后他又被调到了偃师市文化馆曲艺队。陆四辈唱腔洪亮,动作大方,调门运用恰当。伴奏尤为出众,陆四辈还对河洛大鼓的伴奏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传统乐器坠胡、三弦之外,增加了二胡、板胡和琵琶等,丰富了河洛大鼓的伴奏音乐。1967年,陆四辈和师兄段介平合作,先后创作了《平原枪声》、《黄河激浪》等名篇名段。20世纪70年代由段介平演唱、陆四辈伴奏的河洛大鼓,三度晋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展播。陆四辈正在整理记录河洛大鼓曲目,已整理出20多本手稿,书帽儿50余个、中篇段子40余个、长篇大书《刘公案》、《哭红灯》、《回杯记》等7部。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申报的“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河洛大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洛大鼓项目保护单位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