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 编辑

河南第二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曲剧又称“高台曲”、“曲子戏”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正式发展形成的一种传统戏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八大剧种之一,河南第二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音调优美,属于曲牌体,唱腔曲牌150余个,根据剧情需要,一个唱调可以通过特殊的表现技巧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的唱法,这是曲剧演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其他剧种中极为罕见。题材一般多为民间故事、家庭生活,擅演悲剧和小喜剧,唱、白通俗易懂,代表剧目有《豁子离婚》《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屠夫状元》等。2006年5月20日,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曲剧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编号:Ⅳ-68

申报地区:河南省

外文名:QUJU Opera

历史渊源

编辑

渊源背景

曲剧《花为媒》剧照曲剧《花为媒》剧照

曲剧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洛阳称“洛阳曲子”,南阳称“南阳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形成发展起来的。洛阳曲子与南阳大调曲子原本是一种庭堂、地摊坐唱形式,多是业余演唱。清朝末年王凤桐进行革新,将洛阳曲子和南阳大调曲子相融汇,又与民间的高跷表演相结合,很快在洛阳、南阳一带流行起来,被称之为“高跷曲”,演唱时不分行当,一边踩高跷,一边唱曲子,有三弦等乐器伴奏。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洛阳、南阳等地走上了“高台”,成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高台曲,又称之为“曲子戏”。

发展情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曲剧艺人在洛阳、南阳等地走上了“高台”,成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高台曲,又称之为曲子戏。曲剧搬上舞台初期,仍然保留着高跷曲的表演痕迹。表演不讲程式,人物上场,一般是背对观众,退至台中亮相,而后踩着〔大起板〕之类的音乐节奏跑圆场、走剪子股,如踩跷打场子一般,跑完一定“路数”再唱。化妆、行头极简陋,甚至常穿日常生活中的衣服,略加点缀。没有锣鼓伴奏,打板的仍然要帮腔,戏班组织多是业余性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曲剧的各行当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也掌握了一定的表演程式。武场(打击乐)也不断健全。民国二十五年,宜阳县成立了宜阳戏剧学校,曲剧艺人蓝辑吾等在校任教,并开始试用锣鼓等打击乐伴奏。民国二十六年三月,曲剧艺人金权、金杯、胡定等在开封同乐戏院演出《蓝桥会》、《漫山》、《周老汉送闺女》、《小姑贤》等。

抗日战争期间,洛阳一带很多学校组织宣传队,用曲剧形式宣传抗日救国,王飞庭曾为曲剧编写了《夫妻从军》、《守义不屈》、《逃难》、《空战前夕》等二十多出现代戏。周口也有南阳曲子戏在演唱。十岁的张新芳在邓县加入曲子戏班学艺,成为曲剧第一代女演员。

曲剧《寇准背靴》剧照曲剧《寇准背靴》剧照

民国二十七年六月,开封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樊粹庭、陈素真等曾到内乡马山口,观看郭振基、柴清奇曲子戏班演出,并亲自指导,帮助化妆,传授技艺。京剧鼓师席筱朋在南阳为健全曲剧音乐伴奏,特别是武场,作出了积极的努

民国三十二年,曲剧演员李金波、张风禄等组成抗建剧社,这时文武场已经比较健全,戏装已有蟒、靠、朝靴等,道具也有了刀枪把子等。同年,流亡到潭头寨(今属栾川县)的河南大学在校女学生,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改编了《红楼梦》,排演为曲剧(张长弓谱曲),并按剧本规定的环境,制作了布景,自下午七时演至深夜二时,全校师生以及潭头寨村民前往观看,无不交口称道。从此以后,河南大学每逢节日,必演曲剧,并配有布景。先后演出的剧目有《吵婆家》、《漫蓝桥》、《状元祭塔》,还改编演出了明传奇《汗衫记》等。在抗日战争中,曲剧不仅在省内的很多地区广泛流行,一些班社和演员还到了安徽界首、临泉,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有的到宝鸡、天水、兰州,有的到了湖北西北部城乡,进行演唱活动。

民国三十六年新生曲剧社到郑州新华舞台演出,国民党军警借口戏班内有共产党,强迫“登报声明”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原有的曲剧班社进行登记整顿,先后组建洛阳市曲剧团、郑州市曲剧团、开封市曲剧团、新乡光明曲剧团、渑池县曲剧团、偃师县曲剧团等。

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河南全省有二十五个曲剧职业团体,成为河南第二大剧种。洛阳、南阳、郑州、开封、安阳等地、市的曲剧代表演出团,参加了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演出、演员、导演、音乐等多项奖。

1982年底,河南省已拥有曲剧职业剧团四十三个,同时湖北、山西、安徽、河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一些曲剧职业团体。

2006年,曲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中国戏曲学院开设曲剧本科班,为曲剧增添新的血液和活力,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高级表演人才。

传承保护

编辑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获得曲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文化特征

编辑

曲调特点

曲剧的音乐属于曲牌体,唱腔曲牌有150多个,演出中常用的有三四十个,且多是结构短小的小曲。曲牌的直接来源是大调曲子和小调曲子。在使用中,绝大多数常用曲牌都可以自由结合,或以单曲反复的形式构成唱段。仅有少数曲牌有时还袭用只是两个曲牌组合的结构方法,如带,带等。

曲牌结构

曲剧曲牌的曲体结构大致分四个类型:上下句体、四句体、三句体、长短句体。上下句体有、、、、、、、等;四句体有、、、,以及四句唱词中插有简短唱腔的、等;三句体有、、等;长短句体有、、、、、、、、、、、等。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曲子戏的常用曲牌如、、、、、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起腔、板、送板、收腔,成为能够承担大短唱腔的主要曲牌。从大调曲中承继下来的一些曲牌集曲如加垛、掐头去尾、换头变尾、增字减字、变落音、变拍节等创腔方法仍然被运用,承继了鼓子曲形成以来的音乐语汇。

表演形式

曲剧的表演,有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由初创到成熟的过程。初创时期的曲剧表演仍然保留着高跷曲阶段的痕迹。人物上场,背对观众退至台中亮相,然后跑圆场,犹如踩跷时的“打场子”。行头化妆也非常简陋,后来才慢慢丰富完善。在曲子戏刚搬上舞台的时候,所演剧目大体上全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人物的“三小戏”,如《压塔》、《祭塔》、《蓝桥会》、《周老汉送闺女》等,20世纪40年代初出现了诸如《反徐州》、《地塘板》等袍带戏。但仍以演出“三小戏”为主。

角色行当

曲剧角色行当体制是生、旦、脸子、丑四大行。生行分文生、须生、武生;旦行分正旦、花旦、泼旦、老旦,早期的正旦又叫大妮、大姑娘,花旦又叫二妮、二姑娘。脸子对于曲剧这样的地方小戏不像地方大戏那么重要,分为黑脸、奸脸、花脸;丑行是曲剧中特别受观众喜爱的行当,表演幽默机敏,妙趣横生,包括小丑、公子丑、官丑、土鳖子丑、老臊筒子丑、杂衣丑。花旦表演常用细步、碎步、垛步、挪步,婀娜多姿,韵味十足;土鳖子丑专门饰演土里土气、爱财如命的“老鳖一”形象;老臊筒子丑专门饰演粗俗贪色的老年人物,表演自由,不拘程式,突出人物的酸、俗、憨。

旦行

旦行是曲剧各行当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戏",又多以旦角为主,所以河南曲剧的旦行名角颇多,在表演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建国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来扮演,较著名的演员有许文兴、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艺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国后曲剧又培养了诸多女演员,象张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艺术上就较有成就。

生行

大多以小生为主,表演时一般以文生、空生一类角色居多,没有武生。从40年代曲剧开始演出"袍带戏"后,发展了须生。小生朱六来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初期,在没有锣鼓伴奏的情况下而创造出一套载歌载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艺术,使曲剧的表演突破了高跷曲的传统程式。须生海连池、马琪均以表演质朴,并富于生活气息见长。后者的所演《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运用方面,有颇高的造诣。

丑行

在曲剧发展的早期,作用仅限于插科打诨、逗人取笑。发展自王振东开始,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逐渐向唱做并重方向演变,形成了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恶丑等不同类型的丑角。例如王庆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过颇多创造。

净行

自张广耀、李云城开始,逐渐成为河南曲剧的专行。他们从〔阳调〕中分出净角的专门唱腔。建国后,谢录专攻黑头,以《铡美案》、《下陈州》等剧而享名。

代表剧目

编辑
曲剧的传统剧目约有200出,其中代表剧目有《陈三两爬堂》《卷席筒》《寇准背靴》《三子争父》《屠夫状元》《花庭会》《柜中缘》《风雪配》《白玉簪》《阎家滩》《货郎翻箱》《祭塔》《李豁子离婚》《下乡》《赶脚》《游乡》等。

主要流派

编辑

张新芳

张新芳(1927年——2006年8月) 河南曲剧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曲剧张派艺术创始人,曲剧皇后。河南邓县(今邓州)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岁进邓县戏班学艺。工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开封曲剧团副团长,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河南分会副主席。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擅演剧目有《荆钗记》、《秦香莲》等。《陈三两》已拍成戏曲片。

享有中国“曲剧皇后”称号的张新芳,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嗓音洪亮,善于模仿,从7岁开始学唱戏,9岁便已在曲剧舞台上唱红。是她,首先打破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女扮女角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是她,与同行们一起,努力将曲剧发扬光大,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从艺70余年来,张新芳演戏100多部,但她从不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在保持曲剧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成地吸收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创造性地丰富了曲剧的艺术内涵,拓展了曲剧的表演领域和流行地域,成为河南曲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张新芳先生以擅演悲剧人物见长,一生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代表作有《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祥林嫂》等等。1959年,毛主席观看了张新芳演的《陈三两》后大加赞赏,兰芳、田汉等戏剧界知名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陈三两》曾被多种剧种移植与搬演,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故事片,一直传唱不衰。

与张新芳先生艺术造诣相得益彰的,是她有口皆碑的艺德,是她对广大观众的一腔赤诚和对曲剧艺术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在她古稀之年,虽然身患绝症,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为人民献艺。

鉴于张新芳先生在曲剧艺术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党和人民也给予她很高的荣誉。她生前曾任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曲剧团团长等职。2006年5月,她还被授予“河南省曲剧老艺术家终身荣誉奖”称号。

胡希华

胡希华,男,汉族,曲剧丑角。1946年生于社旗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剧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多次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60年考入今南阳市曲剧团,后调入河南省曲剧团。曾先后担任南阳地区曲剧团、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主工丑行,吹、拉、弹、唱兼能。代表剧目有《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等。曾到中南海及台湾等地演出,唱腔磁带发行全国。1990年参加中国首届曲艺节,获得演出一等奖;1992年参加河南省法制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1993年获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荧屏赛表演一等奖;1994年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1998年参加演出的电影戏曲片《阎家滩》获得“华表奖”。1999年6月20日在黄河迎宾馆演出,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剧协会员、河南省曲协会员。河南省曲剧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胡希华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收放自如,韵味十足。30多年来,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几十个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有许多被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河南黄河音像社、海南星河音像公司等单位还录制出版了他演唱的喜剧《闫家滩》、《李豁子离婚》等剧目。1979年移植的《屠夫状元》上演后,立即成了他本人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该团盛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十余年来己演出数百场,

马琪

马琪,自幼从艺于四十年代闻名川、鄂、豫地区颇有名气的小生马文才先生。是河南曲剧的第一代曲剧演员,洛阳曲子代表人物。

“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马琪最为人称道的两个“绝活儿”。

马琪先后主演了古装戏《寇准背靴》中的寇准(素有活寇准之美称)、大型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白毛女》中的杨白老等,《血染玉壁书》中的侯霸、《九龄救主》中的张九龄、《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十五贯》中的况钟、《跑汴京》中的杨世英、《潘杨讼》中的杨继业等一百多个舞台艺术形象。

马琪收了很多弟子,最大的李润杰已经60多岁了。

海连池

海连池(1941年10月5日——2012年10月4日),河南禹州市人,曲剧丑角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彩色电影戏曲片《卷席筒》、《薛刚反朝》、《孤男寡女》、《徐九经升官记》等。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海连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广泛吸收越调,豫剧和其它地方剧种的声腔艺术与表演技巧,使之融化到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在艺术上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磨炼着,充实着自己的艺术个性。他善于捕捉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节奏,恰如其分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化的动作巧妙地结合到传统的程式之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表演动作和表演方法,实现了从生活到艺术的审美转化,逐步使自己的艺术进入了美不的层面和较高的艺术境界。

海连池在艺术上追求真情实践和时代意味,他注重透过剧中人物寻找意蕴的丰富和情感上的事实,寻找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和"亮点",还剧中人物一个"实实在在"的面目,把自己深刻的体验和充盈的激情赋予人物,让所演的人物真正"灵魂出窍",通体闪光。

王秀玲

1935年出生于湖北汉口的王秀玲,幼年便随父学唱曲剧,7岁已能主演《蓝桥会》、《花庭会》等戏,9岁时以主演《七仙女》一举成名。王秀玲扮相秀丽,音质甜美,她的唱腔清丽柔婉,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表演内蕴饱满,是曲剧闺门旦的优秀代表人物。她从艺60余年来曾主演过10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如《风雪配》、《红楼梦》、《花庭会》、《游乡》、《掩护》、《双美赞》、《逼婚》、《霜晨花》、《拾玉镯》、《听琴》、《柳毅传书》、《忠义与小白龙》、《庞酒壶坐轿》、《喜脉案》等,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类型鲜活的少女、少妇形象,真不知有多少观众曾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征服。

王秀玲的表演是对生活的提炼、美化和升华,她不夸张也不煽情,不装腔作势,她一心一意地追求表演的准确、精到、优美和分寸感,从而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风格,因此她的表演悦目娱人、真实可信、感人至深却又恰到好处。

王秀玲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主演了《红楼梦》、《风雪配》、《花庭会》等许多经典剧目,塑造了舞台形象,形成了曲剧艺术流派中重要的“王派艺术”,被称为“活林黛玉”。王秀玲曾荣获:第一届黄河戏剧界特别贡献奖、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首届曲剧艺术节终身荣誉奖、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玲的爱人曲胡演奏家宋喜元从事曲胡演奏50多年,他发明的便携式曲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周玉珍 周玉珍,女,1943年12月生,河南省伊川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中国戏剧表演学会会员、曲剧研究会理事、洛阳海内外文化协会名誉会长。1952年前登台饰《云楼会》中陈妙常被誉为“八岁红”。周派创始人、曲剧双龙之一。中共党员,曾是河南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河南省第四、六次党代表、河南省工青妇委员、洛阳地区曲剧团副书记、汝州市曲剧团书记、汝州文联副主席等职。

她的表演艺术特点:声腔明亮清脆、委婉甜美、唱作兼工、巧妙细腻。扮相秀丽端庄、温柔俊俏;做派阿娜多姿、庄重典雅;演技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清脆悦耳、琅琅上口的道白,形成她独有的周派艺术风格。

民间传流:“古有杜康醉刘令,今有玉珍唱迷人”。“振乾玉珍二大贤,德艺双馨不虚传。唱做念打空前无,两袖清风诲不倦。声腔绝妙恰到好,曲剧之魂贯中原。双鞍并辔兴曲剧,独树一帜好典范”等歌谣。专家和戏迷称她为“百灵鸣春”、“正宗曲子”、“中原乡音—绝”、“曲剧神韵”、“曲剧第一旦”、“曲剧二皇后”、“曲剧之魂”、“曲剧女皇”、“曲剧至尊”等荣称。 代表作品:《云楼会》、《小二姐做梦》、《劝坟》、《五福临门》、《千里送京娘》、《花为媒》、《劝酒》、《红娘》、《攀龙附凤》、《红色娘子军》、《王婆骂鸡》、《王二姐盼郎》、《小二黑结婚》、《贤良女劝夫》、《海港》、《洪湖赤卫队》、《金鳞记》、《搜书院》、《柜台内外》、《跑汴京》、《刘海砍樵》、《刘介梅》、《摘苹果》、《红灯记》、《背靴访帅》、《五福临门》、《杀齐王》、《双晨花》、《好媳妇》等。

牛长鑫 牛长鑫,1942年出生。河南省南阳市曲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政协南阳市第一届常务委员。自幼随父从艺,主工老生行当。塑造的主要舞台人物形象有现代戏《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平原作战》中的赵永刚,古装戏《夜审潘洪》中的寇准、《困皇陵》中的宋太宗,在《惊蛰》中演父亲。在《屠夫状元》中饰演党金龙。《情系青山》中饰演钟青山,《楝树坡》中饰演田德山,《王佐断臂》中饰演王佐,《孙安动本》中饰演孙安,《状元媒》中饰演吕蒙正,《李白戏奸》中饰演李白,《武家坡》中饰演薛平贵等。表演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唱腔韵味醇厚,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多次获得河南省戏剧赛事一等奖,是曲剧生行中的代表演员,其代表性唱段为群众广为传唱。

河南对曲剧界的泰斗有这样的称号:“南牛北马”。“南牛北马”驰骋曲坛,从河南曲剧搬上舞台近百年,涌现出的一辈曲坛元老已被大家所熟知。而其中响彻中原的 “南牛北马”,更是河南曲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说法来源于80年代后期,其中的“南牛”是年今71岁的南阳曲剧团的牛长鑫,“北马”则是90+岁高龄的洛阳曲剧团的马骐,相差近20岁的两位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以不同艺术风格各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