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 编辑

海河支流潮白河上源白河的支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红河,海河支流潮白河上源白河的支流。古称“阳曲”,后名龙关河,因该区域遍布矿,土地呈红色。故称红河。位于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部,发源于赤城县龙关镇西10公里大龙王堂村,由西向东流经龙关镇、雕鹗镇,在雕鹗镇隔河寨注入白河。流域面积1152.6平方公里,河道全长55公里,河道比降10‰。原红河上游水充沛,龙关城西南建有三道河水库,从1970年代起逐渐断流。后由于干旱和过度的工业用水,1990年代起中游也开始断流。至2010年代中,从雕鹗镇康庄村大水泉起方有径流出现,至东兴堡村有东山嘴泉水汇入。下游开发有隔河寨三级电站,位于红河下游的雕鹗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红河

别名:阳乐河、阳曲水、龙关河

所属水系:海河支流潮白河上源白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部

流经地区:河北省赤城县龙关镇、雕鹗镇

发源地:河北省赤城县龙关镇大龙王堂

主要支流:北棚子河、炮梁河、田家窑河、东山庙河、雕鹗沟河

河长:55 km

流域面积:1152.6 km²

平均流量:2.19 m³/s

河口位置:河北省赤城县雕鹗镇隔河寨

干流概况

编辑

河道走向

红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红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红河位于赤城县西南部,发源于赤城县龙关镇西10公里大龙王堂村,干流由西向东流经龙关镇、雕鹗镇,在隔河寨注入白河。流域面积1152.6平方公里,赤城县境内流域面积1124.1平方公里。河道全长55公里(一说47公里,流域面积1197平方公里 ;一说60公里,流域面积1299.5平方公里 ;一说47公里,流域面积1124.1平方公里 ),河道比降10‰, 上游两岸较宽阔,现为时令河6中游河道较窄,明流不断,下游水量较多。

红河发源地大龙王堂红河发源地大龙王堂

红河龙关镇三岔口段红河龙关镇三岔口段

红河龙关镇三岔口段红河龙关镇三岔口段

红河雕鹗镇一段红河雕鹗镇一段

红河于雕鹗镇隔河寨注入白河红河于雕鹗镇隔河寨注入白河

河道特征

龙关镇大龙王堂至三岔口段,长度25公里,主槽不明显,横断为复式断面,河道较窄,局部有村庄布置在河道两岸,河道两侧没有防洪堤防,现状河道处于干涸状态。

龙关镇三岔口至水碾堡河汇入口段,长10公里,河槽蜿蜒曲折,横断面为复式断面,植被覆盖度较高,为季节性河流,该河段自铁路桥(炮梁沟汇入口)至高速出口段在《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补偿资金项目赤城县白河及其支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2018年)》工程项目中完成治理,该河段现有堤防,左岸1.39公里,右岸1.55公里。

水碾堡河汇入口至小雕鹗河汇入口段,长度5公里,河槽蜿蜒曲折,横断面为复式断面,河道两侧没有防洪堤防,局部房屋距河道较近,现状主槽有径流,植被覆盖度较高。

小雕鹗河汇入口至入白河口段,长度15公里,河槽蜿蜒曲折,横断面为复式断面,河道两侧没有防洪堤防。

水文特征

编辑
据《赤城县水利志》,红河龙关站,高程差:240米,平均径流深50毫米,集水面积183.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29立方米/秒,理论水能蕴藏量68千瓦。三岔口站,高程差:80米,平均径流深60毫米,集水面积236.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66立方米/秒,理论水能蕴藏量518千瓦。雕鹗站,高程差:146米,平均径流深58毫米,集水面积647.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5立方米/秒,理论水能蕴藏量2650千瓦。隔河寨站,高程差:101米,平均径流深68毫米,集水面积155.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9立方米/秒,理论水能蕴藏量2170千瓦。

原红河上游水量充沛,龙关城西南建有二道河水库,从1970年代起逐渐断流。后由于干旱和过度的工业用水,1990年代起中游也开始断流。至2010年代中,从雕鹗镇康庄村大水泉起方有径流出现,至东兴堡村有东山嘴泉水汇入。

主要支流

编辑

径流

红河,沿河主要有北棚子河、炮梁河、田家窑河、东山庙河、雕鹗沟河5条支流。

北栅子河,在龙关北沟,源自长城下的西青羊沟,因流经北栅子村而得名。向南至龙关城东南汇入红河,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92.39平方公里,分布有龙关镇的10个行政村,为季节河。

炮梁河,源自炮梁乡砖楼村,因流经炮梁而得名。大致西北—东南流向,至龙关镇三岔口村东汇入红河。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58.34平方公里,分布有炮梁全乡的23村。原为常年河,主要源头有砖楼、三盘、西水沟、北沟、东水沟等。1980年代逐渐断流,现为季节河。

田家窑河,又名二道川河。源自大海陀乡刘家窑村,沿“二道川”向东流入雕鹗境,至下虎村西南汇入红河。全长36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15.02平方公里,分布有田家窑全镇的24村,大海陀乡的南杨家窑、刘家窑2村,雕鹗镇水碾堡1村。下游有间断径流,为季节河。

东山庙河,古称“阳乐水”。分布于红河地区的第“三道川”、东西走向的河川及上斗营、高棚子、大海陀三条支流,构成“一川三河”的地貌。从前水量较大,现已变为季节河,仅部分支流上有间断径流。在雕鹗汇入红河,全长32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16.6平方公里,分布有大海陀乡30村,雕鹗镇3村。

雕鹗沟河,位于雕鹗沟内,流域面积62.36平方公里,分布有雕鹗镇屯军堡、张四沟、家沟、周家沟、大仓、灰窑、王良堡等7个行政村。全长15公里,由北向南汇人红河,为季节河。

泉源

大龙王堂泉,原为红河源头。据《龙关县志》载,此泉“又名娘子山泉,位于龙关镇娘子山下大龙王堂村。泉自树根涌出,冬夏不竭,势如飞瀑,开如喷玉。明朝正统14年(1449)涸竭,后涌出如旧。”泉水汇入“龙池”,池旁曾建有龙泉寺。该泉已于近年干涸。

娘娘缝泉,位于大海陀村西的山嘴处,泉原在悬崖上,离地丈许,自岩缝中喷出,水量充溢,冬夏不竭。后有好事者想扩充水量,以炸药炸之,半崖喷泉不再,泉水改从悬崖下涌出,即成今日之状。民间传说,此泉为水母娘娘在此挤奶汁而成。产妇喝了此泉水熬的粥能催奶,孩子们常喝长得健壮,老人们常喝延年益寿。

大水泉,位于雕鹗镇康庄村南“一里多地”,平川湿地处有涌泉,称大水泉。现红河自此起始有常年径流。

东山嘴泉,位于雕鹗镇东兴堡村,在村东“里许”,有南山嘴突入河川,山根有群泉源注人红河,称东山嘴泉。现此处有养鱼池。

龙坑,此泉位于雕鹗镇前狐山村,在村前的孤山东侧有泉,称龙坑。1970年代在此建蓄水池,蓄水量达5000立方米,有效浇地10余公顷。此泉注人石头堡河后,向北汇入红河,为红河的水源地之一。近年水量渐小。

黑龙潭,源于海陀山北麓。位于雕鹗镇石头堡村西南5公里处。《龙关县志》载,“海陀山,形势嵯峨.幽栈险阻,林木森森,花果累累,俨若世外园。巅之西峰下有熙龙寺,庙貌森严。东南岗密之下有黑龙潭,阔丈余,水褐色,深不可测:由水源经耸峦飞瀑注入潭中,浪翻水涌,情可怖人,诚胜境也。”是为“海陀飞澡”:海陀多胜状,瀑布汇为潭。源远龙长在,渊深水自湛。海陀山上溪流淙淙,干百年来滴水穿石,飞瀑之下潭水幽深。“俗传有黑龙居其中,岁早祷雨辄应”而得名。在黑龙潭北侧的山崖上,有明景泰七年(1456)祈雨者之石刻;巍巍云峰,仙境神能。飞瀑千尺,其若洪钟。抗战时期,这里曾设有八路军的战地医院,现为海陀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治理开发

编辑

防洪

红河沿岸筑堤9.5公里,完成砌石11400立方米,土沙方12800立方米,护村15个,19272口人,护地50473亩,主要有3段:雕鹗乡上虎村至下虎村,沿河北岸筑坝3公里,坝高1.5米,险段浆砌石,其余干砌石。大海陀乡官庄子至东山庙,设计河道宽40米,坝高1.5米。筑干砌石坝坝6.5公里。东山庙至冰雕鹗,人工疏通河道4公里,因采石困难,沿河筑土坝,同时在河道南岸平整开垦滩地2600亩。

i978年,民兵团再次精简整编为760人,重点治理大海陀公社的行子铺地区,当年完成平整河滩地2328亩,打地埂41592米,开洪水渠5条,长2600米,支渠16条,长32000米,修田间公路1100米,疏通河道3740米,沿河筑石坝571米,修建筑物11座,用石料4100立方米,用人工18.154万个,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30.8万立方米,初步改变了这一带荒滩面貌。

蓄水

三道河水库。位于红河上游龙关镇西2公里处的朱家营村,是一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24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82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40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迎水坡用碎砖、块石护坡,坡度为1:3.1:2.5,背水坡采用人工种草护坡,坝顶长720米,坝底长420米,坝顶宽3~4米,坝底宽53米,高1.1米。输水洞型为无拱涵、斜拉式闸门,闸门直径为0.7米,钢丝绳人工绞磨起闭,最大泄水量3立方米/秒,溢洪道宽40米,大坝北侧堰口处用浆砌块石衬砌。控制流域面积40.3平方公里。

1958年3月开工建设,次年竣工。1980年代水库上游来水量减少,到1980年代末已无明流入库,且兴利库存容已基本淤积,失去调洪、兴利作用

1980~1981年,对水库大坝溢洪道进行加固,投资7.2万元,用工7428个,完成工程量54272立方米,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500年一遇,可灌溉面积4000亩。

灌溉

民国1年(公元1912年),龙关镇农民在南门外引红河水建成南水渠,于渠长约500米,灌溉面积l00亩。雕鹗村农民在村东建成,民生渠,于渠长约200米,引红河水灌溉面积40亩,在村西又建成水磨渠,长约90米,灌田60亩.

裕民渠(裕民灌区),渠首位于龙关镇西1.5公里,引用三道河水库水源,设计干渠全长7400米,引水流量4米3/秒,灌溉面积1.2万亩,受益范围有龙关城的4个街和八里庄共5个村。1958年104开始施工,干渠穿越公路2处,干沙河7处,施工难度较大·到1969年,完成干渠长6公里,支渠I3条长7公里,斗渠8条长8公里,配套涵洞、渡槽、公路桥、进水闸等建筑物29座,并完成土地平整、打埂4000亩。建设中累计支出国家投资12.5万元,乡、村和群众自筹资金2.2万元,用工12.3万个。由于干渠距渠首4500米的盘道沟渡槽工程量大,没有进行施工,加上支渠以下田间工程没有全部配套,有效灌溉面积仅能受益2000亩。1970年以后,连年干旱,水库进水量减少,受益面积下降到500亩,1982年报请地区水利局批准降为小型渠道。

发电

隔河寨电站隔河寨电站

隔河寨电站,位于红河下游的雕鹗镇(原东兴堡乡),是由一站、二站、三站构成的梯级电站。始建于1979年,到1990年6月27日全部竣工投入运行,全站共装机5台,容量1625千瓦.设计年发电量713.7万千瓦·时,其中二站153.26万千瓦·时,三站149.99万千瓦·时,1992年实发电514.8万千瓦·时(内一站17.9万千瓦·时,二站328.4万千瓦·时,三站168.5万千瓦-时),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49.4公里(内有二线一地7.07公里),低压线路12.4公里。安装变压器27台,共1260千伏安,基本上建成了标准较高的供电系统。建设中国家投资479.9万元,县、乡和群众集资29.24万元。

一级站,位于雕鹗镇(原东兴堡乡)孙庄子村,为渠道引水式电站,始建于1979年11月3日,施工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广大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排除了种种困难,到1984年7月1日竣工发电。1989年又进行改建,设计水头14米,引水流量1.5米3╱秒,装机1台容量125千瓦,年发电量42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3360小时。引水渠长796米,引水隐洞376米。架设10千伏线路44.4公里,低压线路8.12公里,配变压器18台,计301千伏安。

二级站,是隔河寨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骨干站,张家口地区水利水保局设计队设计,张家口地区水利水保局工程处和县水利水保局工程队共同施工。于1988年4月7日开工,1990年6月27日竣工。该站设计水头24米,引水流量5.9米8╱秒,装机2台,容量1000千瓦,年设计发电386万千瓦·时。电站主要建筑物包括钢筋混凝土软基硬壳溢流坝1座,长79米,高6米。断面3×3米的折线式引水隧洞3段,全长1279.3米,下接压管道,长169.69米。主、副厂房1座,建筑面积370平方米。断面4×3米的排沙洞长39米,配套排沙闸与进水闸各Ⅰ座。

三级站,坐落在后城乡黄家沟村西1公里,为引水式低水头电站,由县水利水保局工程师敦仁、陈斌、张仲和等设计和施工。1984年秋开始勘察设计,1986年3月河北省水利厅批准,1986年4月9日破土动工,1987年9月28日胜利落成,11月30日河北省水利厅批准交付使用,正式发电,1988年2月16日张家口供电局批准并入国家电网。本站设计水头10.53米,最大引水流量6.54米3/秒,安装2台同型号立轴发电机组,总容量500千瓦,年发电量285.7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5713小时。主体工程有拦河坝、冲沙闸、进水闸、隧洞(长210米)前池与压力管、厂房、尾水渠(长163米)、升压站等。

流域概况

编辑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邻承德,北靠坝上,南与北京山水相依,总面积5273平方公里,居张家口市第一位、河北省第四位,辖9乡9镇,440个行政村,1318个自然村,突出特点是“首都水源地、山水林泉城”。红河干流流经龙关镇和雕鹗镇。

根据2022年出版的《河北统计年鉴》,2021年赤城县常住总人口1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万人、乡村人口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6%;地区生产总值6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7.6亿元、第二产业7.9亿元、第三产业430.8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粮食总产量13.6万吨,蔬菜产量54.2万吨。

龙关镇总面积284.0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7万人。耕地面积8.2万亩,林地16.7万亩,草地13.6万亩,林草盖度71.1%,森林覆盖率39.2%。

雕鹗镇总面积353.7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5万人。耕地面积5.4万亩,林地25.9万亩,草地19.8万亩,林草盖度86.1%,森林覆盖率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