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园 编辑

济南市藏书楼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遐园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门(1909)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原为山东图书馆的一部分,后分开划归大明湖公园。遐园是参照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而建,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南阁(天一阁)北园(遐园)”之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遐园

修建时期:清宣统元年

占地面积:9600 m²

藏书:13万卷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发展历史

编辑

遐园图集二

到1916年,遐园藏书已达13万卷。可惜到1928年遭日军攻击,遐园被毁。第二年在王献唐主持下重建,于1937年再次被焚。今日能够见到的遗址则是1935年1月建成的奎虚书藏,遐园只剩下原碑还立在旧址上。 因《诗经》而名的遐园

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止了科举制度,昔日众举子追求名前程的“贡院”改建为学堂,众“考棚”也闲置下来。

时任山东提学使罗正钧曾出洋考察,回国后欲效仿西方文化教育,遂于1908年请山东巡抚袁树勋奏请清政府,在原贡院的位置建立图书馆以开启民智。经朝廷核准之后,宣统元年(1909年)3月,罗正钧亲自主持在大明湖西南隅仿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建造了图书馆。 取《诗·小雅·白驹》中“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命名为“遐园”。当年12月16日建成。

园区布局

编辑

遐园图集一

园内花木扶疏,山右嶙峋,游廊迂回,亭台巧置,有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建筑,均造型巧妙,古朴典雅,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规模设施

编辑
遐园全园占地约 9600平方米,大门坐西向东,正中嵌有罗正钧手书的“遐园”二字门匾。园内正中为海岳楼,上下60间,为储藏图书之所。楼前为宏雅阁(阁前是阅书室),用以贮藏图书与金石文物。楼西为神龛,楼东为虹月轩,另有金丝榭、碧琳琅馆、提要钩玄之室、明漪舫(儿童阅览室)、浩然亭、朝爽台等建筑,系储藏古碑石、装潢书帖、职员居住及读者休息之所。

遐园

焦土抗战

编辑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强渡黄河,欲攻占济南。蒋介石闻报日军已渡河进兵济南,严令韩复榘统军依托小清河,死守济南。韩得令,却告左右道:“第3集团军只有5师1旅加几个民团,总计不过8万人枪,是轻武器,尤其没有重炮。蒋有百万军,一应装备俱全,不死守南京,却要我死守济南,岂非不公!” 遂不理蒋命令,统军撤出济南。

在撤出济南以前,韩复榘以“焦土抗战”为名,纵兵在济南等地大肆焚烧抢劫,在撤离济南的前一天,韩复榘下令焚烧省政府各厅局、法院、兵工厂、前总督署等处建筑物。顷刻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遐园也在焚毁之列。

石刻来历

编辑
遐园门前绿柳成荫,树下设有茶座,藤桌藤椅,游客们在此小憩品茗,放眼湖中,小船往来如,画舫上传来悠扬的丝竹乐声,十分惬意。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类茶座最怕下雨,遇雨时游客们则争相跑入遐园廊内避雨,故此类茶座被老济南人戏称为“雨来散”茶馆。

园内杨柳垂阴,修竹郁森,曲清清,亭台回廊错落有致。在遐园西廊内南壁上,曾嵌有40多块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石刻,落款为岳飞手书,石刻后面还有清同治十年左宗棠的评语:“断非赝书无疑。”然而,这一石刻的字迹与现存岳飞手书字迹风格迥异。也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石刻系明朝白麟伪托之作。这一石刻虽非岳飞手迹,但其书艺精湛,仍不失为佳作精品。此石刻现已移至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这些石刻的来历也颇值得一提。济南名士杨鹤年(1842-1922)先生深感清末内忧外患,决心将祖传的《前后出师表》明拓珍本翻刻分发,以激励人们爱国之情。他亲往南山选购上好石料,又去泰安选聘刻碑高手来家,费时三年,刻碑42方,存放于后院北屋后不久老先生病逝。后其子杨明漪先生将 42方碑石依顺序砌于后院墙壁上,并筑游廊遮护。

日寇侵华后,杨家曾两度用灰泥涂掩保护,外人难以辨认,杨明漪先生于解放前病逝。解放后,其后人经杨明漪至交、时任济南市政协委员的秦文炳先生介绍,于1956年将这些石刻捐给国家,移砌于遐园内。

奎虚书藏

编辑
1909年建馆时制定的《山东省图书馆章程》规定:“凡山东人著作,搜罗必备,别为一部,以征是邦之文献。”建馆时全馆藏书就有91000多卷,后来陆续收购和接受了大量的私人捐赠藏书,到1916年,遐园藏书已达13万卷。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日军炮火轰击城区,馆舍建筑和藏书文物遭到严重破坏。事后图书馆曾以被炸毁残书设专架在阅览室展示,书曰:“呜呼!我国人其念之!”惨案发生后,适逢大雨连绵,房屋无不塌毁渗漏,书籍、标本、仪器损毁不计其数。

1929年8月2日,山东省教育厅“以省立图书馆关系社会教育甚重,非切实地整顿、改良办法不可”,改任王献唐为馆长,负责主持重修工程。1934年山东省政府拨款5万元开始筹建新藏书楼。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傅增湘亲笔题写了新藏书楼名“奎虚书藏”,其意为“奎星主齐,虚星主鲁,奎虚者,齐鲁之分野也。”

从遐园园内抬头向西看,就能看到“奎虚书藏”。 这座楼由德国工程师设计,在当时属于“摩登建筑”,建造时面朝东,在空间上与遐园融为一体,在济南比较少见。遐园和“奎虚书藏”有一小门相通。

跨过小门,“奎虚书藏”藏书楼就在眼前。建筑坐西面东,平面为“山”字形,红砖砌墙,平屋面,钢筋混凝结构。建筑立面按五段处理,南、北两端和中间部分稍突出,基本为现代建筑风格。建筑顶部女儿墙做叠落状马头墙处理,正中为“奎虚书藏”四个大字。南、北两端的女儿墙也采用叠落的马头墙形状,与中间部分相呼应。楼的正门是木制的,经历了70多年的风尘。据说,楼内的黑色木门是从德国汉堡码头运到天津港,又用牛车从天津拉过来的,整个过程历时3个月。

新藏书楼

编辑
新藏书楼建成后,山东省立图书馆进入了自建馆以来最兴盛的时期,成为国内知名的省立图书馆之一。 此后,“奎虚书藏”一直作为藏书楼。 在山东省图书馆二环东路新馆建成之前,众多善本图书都珍藏于此。

1945 年,“奎虚书藏”一度成为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大礼堂,日本在济南的投降仪式就在“奎虚书藏”一楼大厅举行。当年12月27日,日本向山东人民投降这天,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延年曾挥手题就了“我武维扬”匾额。

我武维扬

编辑
如今,“我武维扬”匾额就在受降遗址旁边的房间里,经现场测量,该匾长2.75米,宽1.11米,重约150公斤。“我武维扬”四个金色的大字遒劲有力,另外上面还写有“中华民国卅四年十二月廿七日受降纪念”字样,落款为“李延年题”。 匾的背部还详细记录了“计划者”、 “监工”、“工程师” 和“介绍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