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山 编辑

国家3A级景区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大历山,简称历山,又名舜耕山,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相传此山为舜帝耕作之地,是东至文化之源,历史之根。与尧帝乘船顺至大历山访舜而得名的尧渡河合称“尧舜文化景区”。大历山因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称之“历山”。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1998年大历山被批准为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次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历山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唐贞宗二年在大历山北麓始建草规庵、隐龙庵、真人观,明建尧舜词,今存法藏寺、尧池、舜井、尧舜望江台、尧憩石、舜耕地文化遗址及历史纪念地。大历山现存六大名洞:伏虎洞、堆云洞、 八公洞、白龙洞、燕子洞,洞内钟乳悬挂,造型奇异。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历山

地理位置:安徽东至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AAA级

著名景点:法藏寺、尧池、舜井、望江台、尧憩石、舜耕地、伏虎洞、堆云洞等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历史传说

编辑

大历山图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远古时期舜帝初耕于此,贤名远扬,尧帝前来拜访,请求舜下山辅佐朝政,舜始不肯,尧愠怒而去。

后尧帝再三恳请,舜感其诚,出山理政。

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

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

目连戏

是我国以表演“目连僧救母劝善”故事为主的民间古老戏曲。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唐代即有目连扮演的形式出现。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当时京城上演“目连救母”杂剧的盛况。

明万历初,祁门人郑之珍在贵池之剡溪(今属石台)根据民间演出本整理为《劝善记》三册,首演于贵池。各班社竞相以各自的声腔(余姚、弋阳、太平、青阳诸腔通称高腔)形式搬演,由此形成全国各地不同演出风格的目连班社。

贵池目连戏在解放前尚有民间班社个,又称“花槌”,其声腔与南陵一带的目连戏(“青槌”)有所区别。

景区特色

编辑
历山之上有溶洞数处,有名可指的5个,曰堆云、曰燕子、曰 若、曰八公、曰白龙(又曰隐龙)。这些溶洞,古往今来数以千万计的游人香客不畏艰险,秉烛漫游,留下了千百首诗歌。清人汪之涟《游隐龙洞》诗曰,“山洞山来远,神门日稳眠;藤萝常碍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蚀,新泉滴露涓;云从应有会,滕踔最高巅。”五洞中,堆云、燕子两洞较大。堆云洞口处片石乱叠,势如堆云,洞内钟乳石叠叠丛生,或似宫灯张,或如竹笋耸立,或如宏钟高挂,令人目不暇接。燕子洞内乳石形状奇特,酷似人工雕琢而成,有的象弄球之狮,有的如卷之象,有的似金鸡独立,有的若骏马扬蹄、鬼斧神工,令人拍手叫绝。这些溶洞若经人工装点,定会使人神痴醉。

历山自然风光也很清丽秀美。山上怪石,象形石星罗棋布,如神形毕俏的狮吼石、游龙石、仙掌石,栩栩如生的人形石、走兽石、飞禽石,至于形似旗幡、屏风、石林的巧石更是随处可见。山上绿树荫翳,修篁蔽日,百鸟和鸣,身入其中,宛若仙境。正如前人诗云:“不历崎岖路,安知梵宇深;清泉流日冷,密树销烟云;茅石一块,唤作望江石(又名望江台),伫立石上,举目四眺,长江如玉带横陈,帆影点点,远山如云,近山似锦,山村农舍,炊烟缕缕,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江南风光美不胜收。

大历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