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之围 编辑

1529年维也纳之围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第一次尝试夺取维也纳,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大约为10万人,由苏莱曼御驾亲征率领,大维齐尔巴加利·易卜拉欣·巴沙带队。奥地利一方有1.7万人,由威廉·冯·洛加夫和拿斯·加拉夫·萨利姆两位指挥官指挥,由于土军没能在前几天强攻占领维也纳,战事拖了下来,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以后,土耳其人顾虑已经拉得太长的后勤线,决定撤退。这一战是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侵略中欧,此战之后的150年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互相争夺中欧,直至维也纳之战为止。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苏莱曼一世这次进攻中欧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确立奥斯曼帝国在匈牙利的统治,而这次进攻维也纳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维也纳之围

发生时间:1529年

教王:英诺森十一世

发生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

编辑

堪称奥斯曼帝国巅峰统治者的 苏莱曼一世堪称奥斯曼帝国巅峰统治者的 苏莱曼一世

1520年,苏莱曼一世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由于几位兄弟都在父亲去世前被处决,使得接班工作异常顺利,所获遗产也没有遭权斗内战的严重破坏。此时,他不仅是土耳其人的苏丹,还继承了默罕默德二世夺取的东罗马皇冠与塞利姆一世留下的穆斯林哈里发头衔。所能管辖的地域,也从亚丁湾的红海之滨,延伸至中欧腹地的多瑙河流域,堪称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

当然,苏莱曼也没有辜负先祖的馈赠与这个似乎是只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先是在1521年占领贝尔格莱德,从而击破了阻挡土耳其人继续西进的巴尔干堡垒。然后在1522年渡海远征罗德岛,强迫长期与穆斯林世界为敌的医院骑士团撤往马耳他避难(罗德岛围攻战)。接着又派人扩编海军舰队,准备同时从地中海与红海向基督教势力发起圣战。最后还于1526年亲征匈牙利,在摩哈赤战役中完败欧洲联军,消灭了刚刚荣登大位的雅盖隆家族分支。以至于连贵为西欧一霸的法国,都希望能与奥斯曼结成战略同盟。

苏莱曼的部队在摩哈赤战役中大败欧洲联军苏莱曼的部队在摩哈赤战役中大败欧洲联军

此后,苏莱曼继续将帝国的战略重对准西方,意图从中部平原直插欧陆腹地。当时的大部分匈牙利地方贵族,也因这些巨大变故而分为两派,其中就不乏选择投靠奥斯曼的东部阵营。但西部阵营基于自己的天主教信仰传统,更倾向于投靠有神圣罗马皇帝头衔的哈布斯堡家族。这就为土耳其苏丹的扩张策略带来重大麻烦,进而演变为两大罗马皇权继承者的战争导火索。好在后者正陷入意大利半岛的长期对法作战,始终无法掌握中欧攻略的主动权。

于是在整个1527-1528年间,两大帝国势力在匈牙利境内频频交手,却仅限于较为克制的扶持代理人阶段。由于哈布斯堡家族的中欧领地距前线路程较近,终究在小规模动员层面有不少便捷。加之半数地方贵族、部分德意志诸侯和波希米亚人的支持,很快让自家的费迪南一世(斐迪南一世)入主匈牙利首都布达。但失败的竞争者约翰-扎波利亚(佐波尧·亚诺什),继续在自己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内坚守,并正式向南方的伊斯坦布尔宫廷求援。苏莱曼也意识到形势紧迫,从而再次开启经典的大规模御驾亲征模式。

接受约翰-扎波利亚臣服的苏莱曼接受约翰-扎波利亚臣服的苏莱曼

根基不稳的神圣罗马皇帝

编辑

大规模集结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大规模集结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1529年春季,规模达300000人(含辅兵、民夫)的奥斯曼军队,在当代的保加利亚境内集结完毕。其中有苏丹最为信赖的卡皮库鲁奴隶近卫军,也包括来自欧亚两头的西帕希封建领主和游牧首领。甚至是早年曾顽抗过土耳其征服的塞尔维亚人与摩尔达维亚附庸,以及扎波利亚亲率的特兰西瓦尼部队。当然,总会有数目不少的赤贫炮灰自愿投效,期望靠抢劫战利品实现阶层跨越。

当年5月10日,苏莱曼一世率军踏上西征之路,却很快遭恶劣天气的当头棒喝。连续不断的大规模降雨,让原本就容易泥泞的道路更加难以通行。需要运载大辎重的炮兵深受影响,不得不被勒令放弃那些大口径攻城炮。过去,这类超重装备往往是由舰船运往沿战场。如今却因中世纪道路无法跟上武器近代化步伐,让非常依赖火炮科技的土耳其人叫苦不迭。军中的驮兽也因气候剧变而大量病倒,特别是亚洲省份提供的骆驼伤亡尤其严重,也大大拖延了整支军队的行进速度。最后连供养条件优渥的近卫军都大量染病,其他更低阶部队的状况也是可想而知。

为哈布斯堡家族所倚重的德意志雇佣兵为哈布斯堡家族所倚重的德意志雇佣兵

面对强敌来袭,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其实也没有太多办法。尽管当时的查理五世在名义上统领着半个欧洲与大片新世界殖民地,却很难调动除直属佣兵外的其他武装。许多德意志诸侯都有不直接出兵增援的权力,佛兰德斯和意大利的城市资本家也极力反感补贴军费。唯有全民善战的西班牙最能征兵,却需要首先兼顾对北非与法兰西的军事威胁。因此,堂堂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只能靠非常有限的经费维持少量雇佣军,并动员领地内的民兵协助防御。至于到底能凑齐多少决战兵力,就全凭操不同语言的诸侯们有多少觉悟。

到了夏季临近结束的8月,苏莱曼和他的奥斯曼大军开始攻入匈牙利西部。首先将大批轻骑兵交由带路党大佬扎波利亚,让他去对付那些分散部署在不同城镇内的守备队。由于哈布斯堡家族根本无力给予支援,包括首都布达佩斯在内的主要目标便迅速陷落。无论这些地方是由匈牙利贵族看守,还是费迪南从奥地利带来的德意志佣兵,都在摧古拉朽般的强袭中不堪一击。唯有毗邻多瑙河的波若尼能坚持较长时间,并对逆流而上的奥斯曼舰队形成牵制。但土耳其主力军却没有要停下的意思,继续向奥地利境内开拔,直至哈布斯堡总部所在的维也纳。

在匈牙利境内横行无阻的奥斯曼骑兵在匈牙利境内横行无阻的奥斯曼骑兵

艰苦的大规模围攻

编辑

维也纳城下的奥斯曼军营维也纳城下的奥斯曼军营

1529年9月27日,依旧有100000-120000人(包括辅兵)的土耳其大军抵达维也纳城下,随即开始进行全面的围攻作战。由于查理五世皇帝本人不在,守军的最高统帅由威廉姆将军担任。但实际上的大部分指挥工作,都交由为他服务的佣兵司令尼古拉斯负责。城中的可用之兵虽数目过万,但只有1000名德意志长枪兵和800名西班牙火枪手是职业化部队,余下多为民兵和封建征召力量。至关重要的炮兵也较为匮乏。

考虑到维也纳城墙始建于300年前的十字军时代,年逾7旬的尼古拉斯便首先号召全城居民一起去加固防御工事。他下令封堵住最为薄弱的4座城门,并用大量厚实的夯土加固巨石墙体。不仅是在内部强化了抗炮击能力,也在外围构筑起符合时代潮流的小型多面堡。同时还不忘将许多外围建筑拆除,减少由敌军炮击所引发的火灾概率,并给大规模部队调动腾出足够空间。自己则将指挥部设在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因为那里是城市的制高点,也能清楚看到城外平原上的一举一动。

以圣斯蒂芬教堂为中心的维也纳城以圣斯蒂芬教堂为中心的维也纳城

当以轻骑兵为主的土耳其先头部队刚刚冒头,来自西班牙的精锐火枪手们便主动出击。他们主要在城市以北的平原区域活动,依靠队长路易的丰富经验让对方措手不及。随后很快就撤到城墙附近,就地构筑他们最擅长的战壕+胸墙防御阵地。奥斯曼人不得不派遣更多部队前来进攻,却在野战阵地和墙头火力的连环阻击下不得要领。他们原计划将该区域扎营并部署炮兵,如今却只能将主营地转移到城市南面,并不时为夺取这里而添油增兵。

由于发现守军防御严密,苏莱曼还企图靠虚张声势来屈人之兵。他派3名先前抓获的奥地利俘虏去劝说投降,却被尼古拉斯遣返的3个穆斯林囚犯给无声打脸。但因为自己已在数月前下令抛弃攻城巨炮,就只能寄希望于长期围困和坑道爆破作业。然而,这些声势浩大的工程全部都暴露在圣斯蒂芬大教堂面前,并组织几乎全部的精锐发起预防性攻击。一开始还只是小规模偷袭,却已险些将地位仅次于苏莱曼的大维奇易卜拉欣抓获。

参与守城的德意志雇佣兵部队参与守城的德意志雇佣兵部队

到了稍后的10月6日,更是有足足8000名守军突然出城,向精疲力竭的施工现场冲去。土耳其人猝不及防,直到坑道被爆破摧毁后才反应过来,集中近卫军和更多骑兵掀起反击。以民兵为主的奥地利人,则因秩序失控而来不及再次结阵,反倒是被狭窄的城门阻碍了撤退速度。结果遭奥斯曼方面的枪炮与弓箭齐射,蒙受了计划之外的重大损失。但训练有素的德意志枪阵还能临危不乱,以密集的队形挡住追兵线路,进而在火枪手的帮助下缓步后退。苏莱曼的士兵也再次在城墙脚下遭交叉火力痛击,不得不退回残破的原先位置。

10月11日,连续的暴雨天气开始光顾维也纳及周遭区域。对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土耳其人来说,这样的聚变无异于是雪上加霜。疾病开始在营地内大肆传播,并造成许多附庸部队的大量逃亡。心高气傲的近卫军也大为光火,希望苏丹和大维奇能尽快做出决断。倘若不能强行破城,就因尽早返回伊斯坦布尔休整。苏莱曼只能在次日召集全部高级将领开会,决定集中全部火炮和有生力量尝试最后一击。

结果

编辑

丢失许多火炮的土耳其人 在维也纳城下不得要领丢失许多火炮的土耳其人 在维也纳城下不得要领

两天后,以近卫军步兵为核心的强攻如期进行。然而,守军提早建立的临时阵地,还是比看上去更为牢不可破。尼古拉斯派遣全部的方阵枪兵据守正面,为四周火枪手的射击争取到足够多时间。纵使土耳其人以得到远高于平时的奖金,也没法靠散阵自斗的人海搏杀去冲垮对方防线。巨大的挫败感让士气更为低落,也使苏莱曼意识到自己其实无力攻下维也纳。但负责指挥作战的尼古拉斯也因遭炮击而重伤不治,他的800名西班牙友军也只有250人能活到胜利来临。

1529年10月15日,苏丹下令暂停该年的战争行动,以便所有部下都能返回家乡休整。但提早降临的大雪,又让他们的返程演变为军事灾难。由于根本没任何过冬准备,土耳其大军的队伍很快出现了更多非战斗减员。在维也纳城内隐忍数月的奥地利骑兵,也在追击中杀死了大批掉队者,让奥斯曼军队的损失高涨至15000人上下。尽管没什么能力策动大规模反攻,他们还是靠自身的顽强笑到最后。

守军的长枪+火枪组合 在阵地防御战争中效果显著守军的长枪+火枪组合 在阵地防御战争中效果显著

悬而未决的拉锯开始

编辑

维也纳只是两大帝国的长期交锋开始维也纳只是两大帝国的长期交锋开始

然而,这场发生在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不过是哈布斯堡与奥斯曼帝国的热战开端。奥地利人以艰苦的胜利保住总部,同时为自己竖立起新一代的欧洲盾牌形象。但这也意味着他们需以吃紧的财政,应付一条新开的长期战线。因为守城战的胜利,并不能帮助他们夺回布达匈牙利主要区域。土耳其人在之后的近200多年里,随时可从这些地方派来新的大军。

对铩羽而归的苏莱曼而言,折戟维也纳也不过是众多胜利之外的小小瑕疵。奥斯曼帝国的西部边界已成推进至匈牙利,独吞多瑙河流域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基于眼前的哈布斯堡家族根深叶茂,还是需要联合像法国这样有野心而暂时能力不足的盟友。至于奥地利人会因此去勾结东方的萨法维王朝波斯、北方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和一切愿意同自己捣乱的地方势力,也不过是见证星辰大海历程中的沧海一粟。

此后,哈布斯堡与苏莱曼的交锋将日益频繁。战场也会从中欧盆地扩展至整个地中海,并将遥远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洋都演变为次要战场。但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似乎已经为最终结局定下了基调......

上一篇 扬·索别斯基

下一篇 美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