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泻病 编辑

病症名称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暴泻病,又名暴注,是指发病突然,以排便次数剧增,泻下急迫为特征的内科性病证。早在《素问》中已提到针灸治疗“飧泄”。而暴泻的针灸治疗,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记载:“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金元时期,《儒门事亲》也强调灸分对本证的良好疗效,刘完素则用灸大椎的方法治疗“寒热水泄”。元明时期《卫生宝鉴》、《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记录了葱熨、盐熨、熨、外敷等方法的民间验方。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急性食物中毒,及某些肠道过敏所致的急性腹泻均归属于本证范畴。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暴泻病

别名:暴注

类型:中医病证名

病因病机

编辑
暴泻发病,有因外感寒湿、暑湿之邪,困阻阳,脾失健运,水谷相随而下;或系暴饮暴食、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致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辩证分型

编辑
(一)外感暴泻

泻下急迫,腹痛肠鸣。如为暑湿所致,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脉濡数或滑数,舌苔黄腻;如外感寒湿,则见泄泻清稀,或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脉濡缓,苔薄白或白腻。

(二)食伤暴泻

腹痛肠鸣,痛时即下,痛势急剧拒按。泻后痛减,粪便臭如败卵,腹胀痞满,食后痛甚,泄泻更著,脉滑,舌苔垢浊或厚腻。

治疗

编辑

外感暴泻

1治则:清暑散寒化湿。

2.取穴:天枢、上巨虚;暑湿加曲池、隐白,寒湿加神阙、阴陵泉。

3.方义:天枢是大肠之募,上巨虚是大肠经之下合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聚之处,合穴是经脉气血所汇之地,二穴又统属胃经,合用可调整胃肠传导与运化能,是止泻之要穴。如为暑湿所致,加手阳明之合曲池,解阳明之腑热;足太阴之井隐白,清利湿热;如为寒湿所困,取神阙,温阳健脾,消积寒而助运化;脾经之合阳陵泉,化湿滞而止泄泻。

4.治法:天枢、上巨虚,平补平泻,宜中强刺激,上巨虚应在痛明显处刺入。曲池、隐白用泻法,隐白出针后宜挤去恶血。神阙隔盐灸,阴陵泉先泻后补,以泻为主。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神阙、治泄利不止”,“天枢、主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若腹痛而后泄,此寒气客于肠间云云,灸关元百壮”。

《扁鹊心书·卷中暴注》:“若危笃者,灸命关(位于‘胁下脘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二百壮可保”。

《神应经·肠痔大便门》:“暴泄:隐白”。

《针灸大成·卷九》:“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

食伤暴泻

1.治则:消食导滞和胃。

2.处方:脾俞、中脘、大肠俞足三里

3.方义:本证为食伤脾胃所致,现脾之背输脾俞,胃之腹募中脘,健脾和胃,实为治本之策;足阳明胃合足三里,更可通降胃腑气机,配大肠俞化积导滞,推陈致新使大便得以转实。

4.治法:脾俞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5.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大肠输主肠鸣、腹月真肿、暴泄”。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水痢不止,食不化,刺阳明经天枢二穴……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百壮”。

古案选介

泄泻案

一人患暴注,因忧思伤脾也,服金液丹,霹雳汤不效,盖伤之深耳。灸命关二百壮,小便始长,服草神丹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