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埃尔利希 编辑
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是一位德国科学家,曾经获得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较为著名的研究包括血液学、免疫学与化学治疗。保罗·埃尔利希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并称之为「恐怖的自体毒性」(horror autotoxicus)。
中文名:保罗·埃尔利希
外文名:Paul Ehrlich
国籍:德国
民族:犹太人
籍贯:斯特雷伦
出生日期:1854年3月14日
逝世日期:1915年8月20日
毕业院校:莱比锡大学
职业:科学家
主要经历
保罗·埃尔利希
Paul Ehrlich 保罗·埃尔利希1854年~1915年
一译艾立希、欧立希。德国免疫学家。化学疗法的奠基者之一。
1854年3月14日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雷伦(今波兰斯切林),1915年8月20日卒于巴特洪堡。
1878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柏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助教、讲师、副教授。1890年在R.科赫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任职。首次提出白细胞按所含颗粒染色特性的分类法;发明结核菌的抗酸染色。1890年后研究免疫问题,帮助E.贝林生产白喉抗血清,设计单位测定抗毒素量的方法。创侧链学说,研究动物血清的溶血反应,提出“补体”一词。晚年时专攻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研究,发明治疗梅毒的有效药606(砷凡纳明),与I.I.梅契尼科夫共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先后获得世界各学术团体授予的81个荣誉称号。
大记事
保罗·埃尔利希
1854年3月14日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雷伦(今波兰斯切林)于犹太人家庭,1883年结婚。1878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柏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助教、讲师、副教授。1890年在R.科赫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任职。1896~1899年先后任斯泰格利茨血清实验所及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实验治疗学研究所所长。早年从事生物体内不同组织、细胞与染料的亲和力的研究,发明活体染色法。鉴别了肥大细胞与浆细胞;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首先鉴别了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首次提出白细胞按所含颗粒染色特性的分类法;发明结核菌的抗酸染色。1890年后研究免疫问题,帮助E.贝林生产白喉抗血清,设计单位测定抗毒素量的方法。创侧链学说,研究动物血清的溶血反应,提出“补体”一词。晚年时专攻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研究,发明治疗梅毒的有效药606(砷凡纳明),“606”是一种新药的代号,即“洒尔佛散”(申凡纳明),据说是因为试制它到第606号染料才获得成功而名。与I.I.梅契尼科夫共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先后获得世界各学术团体授予的81个荣誉称号。1915年8月20日卒于巴特洪堡。在免疫学方面,他创立了“侧链学说”。这一学说为诊断、治疗和预防传染病提供理论基础。柏林大学
保罗·埃尔利希在组织学、血液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肿瘤学方面也很有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组织染色治疗与实验》、《化学治疗锥虫研究》、《螺旋菌实验化学疗法》、《免疫力研究论文集》等。弗劳·黑德维希·埃尔利希于1929年为纪念她的丈夫保罗·埃尔利希设立了埃尔利希基金会最高医学研究奖——保罗·埃尔利希-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是为纪念保罗·埃尔利希的好友、著名的化学家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而设立的。1952年这两项奖合并为现在的保罗·埃尔利希-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保罗·埃尔利希-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在化学疗法、细菌学、免疫学、血液学及癌症研究等领域的杰出成就。奖金分主要奖金与附属奖金两种。主要奖金于偶数年颁发,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和50,000马克的奖金;附属奖金于奇数年颁发,侧重于奖励青年科学家,包括一枚银质奖章和50,000马克的奖金。德国公共卫生部也承担一部分奖金的提供。药品介绍
保罗·埃尔利希
“六〇六”胂凡钠明,六零六(抗梅毒药),由1908年保罗·埃尔利希实验室发现,当时对几百个新合成的有机砷化合物进行了筛选,最后确定第606个化合物具有抗梅毒活性。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要通过性交传染,是性传播疾病。分3期:一期梅毒。即硬下疳,潜伏期2~4周,外生殖器部位发生暗红色硬肿块、浅溃疡,有软骨样硬度,周围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在一期梅毒1~2个月之后,全身皮肤、粘膜发生对称泛发皮疹、斑疹、丘疹、脓疱疹等。粘膜可发生粘膜斑、扁平湿疣,传染性强。三期梅毒。发生在感染后2~3年乃至10年,皮肤为树胶样肿,还可涉及骨、关节、心、血管,表现为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和主动脉瘤等,侵及神经为脊髓痨,全身麻痹(麻痹性痴呆 )。先天梅毒有早期先天梅毒,相当于后天二期,但较重。晚期先天梅毒与后天相似,但很少发生心、血管及神经病变。主要为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哈钦森氏齿(上门齿中央切痕,下小上大,宽厚相等)、佩刀形胫骨等。各期之间可有潜伏梅毒,无症状,仅血清反应阳性。研发背景
在19世纪70年代,埃尔利希在医学院求学期间,对细胞的观察在德国进入了黄金时代,这得益于德国两大工业发展:一个是德国的光学工业,制造出了越来越精良的光学显微镜;一个是德国的染料业,细胞学家们尝试了种种染料,试图使不同的细胞、细胞的不同结构能不同程度地被染色,以便能在显微镜下区分开来。埃尔利希从那时起对染料着了迷。他一开始研究的是如何用不同的染料让不同的细胞着色,包括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分辨出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用以诊断疾病。他曾经给自己的唾液染色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很快地,他想到染料还可以有更直接的医疗用途:如果染料能够特定地附着在病原体上染色,而不附着人体细胞,那么我们是否也能从染料中发现药物,它只攻击病原体,而不攻击人体细胞,因此对人体无副作用呢?埃尔利希将这种药物称为“魔术子弹”。寻找“魔术子弹”成了他一生的梦想。
初遇磨难
1899年,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法兰克福实验医疗研究所所长后,开始带领一批人马去实现这个梦想。埃尔利希一开始想要攻克的是“非洲昏睡症”。当时人们刚刚发现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锥体虫,而锥体虫也能感染老鼠,因此可以用老鼠做为实验动物试验药物。1904年,埃尔利希发现有一种红色染料——后来被称为“锥红”——能够杀死老鼠体内的锥体虫。可惜临床人体试验的效果不佳,因此他开始寻找新的染料。此前,有一位英国医生发现染料“阿托西耳”(学名氨基苯胂酸钠)能杀死锥体虫治疗昏睡症,但是有严重的副作用:阿托西耳会损害视神经导致失明。埃尔利希想到:能不能对阿托西耳的分子结构加以修饰,保持其药性却又没有毒性呢?当时化学家已测定了阿托西耳的分子式,它只有一条含氮的侧链,表明它难以被修饰。但是埃尔利希相信这个分子式搞错了,它应该还有一条不含氮的侧链,这样的话就可以对它进行修饰,合成多种衍生物进行实验。埃尔利希的助手们并不都赞成埃尔利希的直觉,有的甚至拒绝执行埃尔利希的指导当场辞职。
研究成功
秦佐八郎
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埃尔利希的猜测是正确的。助手们合成了千余种阿托西耳的衍生物,一一在老鼠身上实验。有的无效,有的则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只有两种似乎还有些前途:编号“四一八”和“六〇六”的衍生物,但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后者并没有效果。恰好在这时,梅毒的病原体——密螺旋体被发现了,而且,一位年轻的日本细菌学家秦佐八郎找到了用梅毒螺旋体感染兔子的方法。埃尔利希邀请秦佐八郎到其实验室工作,让他试验“四一八”和“六〇六”是否能用于治疗梅毒。1909年,秦佐八郎发现“四一八”无效,而“六〇六”能使感染梅毒的兔子康复。随后举行的临床试验结果也表明“六〇六”是第一种能有效地治疗梅毒而毒副作用又较小的药物,很快推向市场。做为第一种抗菌类化学药物的发明者,埃尔利希因此被公认为化学疗法之父。这是第一个通过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化学修饰,已达到最优化的生物活性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尝试,保罗·埃尔利希更是开创了化学治疗的先河。1910年606上市,商品名Salvarsan,这是第一个治疗梅毒的有机物,相对于当时应用的无机汞化合物是一大进步。1912年,溶解性更好,更易操作,但疗效稍差的新胂凡钠明(同为砷化合物,914)上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取代了砷剂治疗梅毒的地位。国际禁止使用606的原因总结一句话就是副作用太大,同时由于抗生素的发现,有了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梅毒,因此不再使用606和914。在抗生素发现以前,由于606以及后来的914的有效治疗作用,即使有很大的副作用,但由于治疗梅毒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一直在使用。随着青霉素以及其他抗生素的发现,有了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梅毒,原来的副作用大的药物当然就不再被使用了。上一篇 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
下一篇 哥廷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