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空权 编辑

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战役制空权:战役军团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域的控制权。夺取战役制空权的目的是保障己方诸军种、兵种主要部署、重要目标和主要作战行动的空中安全,保护己方免遭或少受敌方空中的危害。在现代战役中,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对战役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制空权

外文名:command of the air

适用领域:军事

分类

编辑
按规模,分为战略制空权、战役制空权和战术制空权。战略制空权,又称全面制空权,是在战争的全过程或某个战略阶段,在全部战场或大部战区内占有的制空权。战役、战术制空权,又称局部制空权。战役制空权是在战役全过程或重要时节,在整个战役地幅或主要战役方向取得的制空权;战术制空权是在重要的战术地幅内取得的制空权。

按控制程度,分为绝对制空权和相对制空权。绝对制空权是使敌方不能在空中进行任何作战活动的制空权;相对制空权是对一定作战地域、一定时间的制空权。掌握了制空权能限制敌方部队的作战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使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被保卫目标不受或少受敌空袭兵器的危害。现代战争交战双方争夺制空权的斗争贯穿始终,制空权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发展

编辑
制空权理论随着军用航空器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空中军事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气球和飞艇用于军事的早期,英军少校J.D.富勒尔顿于1893年提出,未来战争可能由空中开始,制空权将可能是陆上和空中作战的重要前提。1908年,英国工程师F.W.兰彻斯特撰文论述了制空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场上开始大使用航空兵和防空兵器,争夺制空权的斗争随之出现,制空权理论得到发展。1916年,兰彻斯特撰写《战争中的飞机》一书,主张建立一支“保持制空权”的飞机队。1917年,美国空军奠基人W.米切尔指出,驱逐机的任务是夺取制空权。意大利的G.杜黑于1921年出版了《制空权》一书,第一次从战略高度认识制空权,对于掌握制空权的重要意义以及夺取制空权的方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建立了系统的制空权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争夺制空权的作战贯穿战争全过程,证实了制空权的重要性,同时产生了相对制空权的概念。战后,高新技术武器在局部战争中的广泛使用,使航空兵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空袭和反空袭斗争更加激烈,制空权的重要性再次被确认。20世纪80年代后,精确制导武器和远射武器在空战中广泛使用,争夺制空权的斗争进一步激烈、复杂。随着空中量大规模、高强度运用,出现了单独使用空中力量达成战略目的的空中战争,制空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争夺制空权具有力量构成高度合成,诸军种、兵种共同参加,作战行动样,斗争激烈,作战空间广阔,贯穿战争始终,组织计划复杂,指挥、协同和保障困难等特点。争夺制空权的方法主要有:突击敌空袭兵器基地和发射平台,使敌空袭兵器在起飞、发射之前即被消灭或封锁于地(水)面,迅速改变敌我空中力量对比;通过空中交战和地对空作战,歼敌空袭兵器于空中;摧毁和制敌空中作战与防空作战兵力、指挥控制系统和地面防空兵器;突击敌航空工业设施和飞行人员培训基地,断绝敌补充作战飞机和飞行员的来源,从根本上削弱敌夺取制空权的能力;采取伪装隐蔽、疏散配置等办法,严密防护己方用于空袭和防空的兵器和指挥控制系统、航空工业设施及相关作战人员;具有优势空中力量的一方通过设置禁飞区制止敌方在该空域活动,而被禁飞一方则运用空中力量和地面防空力量实施反禁飞,禁飞与反禁飞已成为争夺制空权的新方法。基本要求是:以航空兵为主体,充分发挥诸军种、兵种的特长,协同作战,形成整体威力;根据作战意图,尽可能在次要方向节约使用兵力,集中兵力以确保作战的关键时刻和地区的兵力优势和主动地位;根据敌行动规律和作战特点,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法,力争以小的代价巧妙地夺取制空权;周密做好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工作,确保夺取和保持制空权连续不断地进行。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中战场正向外层空间延伸,空中斗争将更多地受到外层空间斗争的影响,空中作战将演化为空天一体作战,争夺制空权的斗争将与争夺制天权的斗争紧密相连,制空权将演化为与制信息权融为一体的制空制天权。

要求

编辑
信息化联合作战中,夺取战役制空权的力量构成日趋复杂,作战行动综合多样,行动范围日益扩大。基本要求有:①发挥诸军种、兵种整体威力,参战部队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协调行动。②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武器装备,构成攻防兼备的对空作战体系。③制空于空和制空于地等多种方法并举。④综合协调制空权与制海权、制信息权的关系。

实施

编辑
夺取战役制空权须精计划,严密组织,通常以空军兵力为主体,科学编组作战力量,正确选择突击目标,周密组织空中突防,并严密协调好诸军种、兵种的行动。实施中,采取整体用兵,制空于地与制空于空相结合,以制空于地为主的基本战法。统一使用陆军、海军、空军和常规导弹部队等多种作战力量,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对敌综合优势,发挥整体作战威力;以信息攻击、导弹突击、航空兵突击和敌后破袭等攻势行动,力争将敌主要制空力量瘫痪于地面。通过空中交战、地面抗击等作战行动,将已经升空的敌机毁歼于空中。

意义

编辑
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战役制空权控制范围将由传统的大气层扩展到外层空间,争夺制空权将与争夺制天权的斗争紧密相连。战役制空权理论将随着航天技术、太空作战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主要手段

编辑

空中突袭

突袭机场既可以破坏敌方机场,也可以击毁敌机于地面,甚至包括摧毁敌方前线或后方的飞机以及摧毁制造飞机的生产基地,破坏敌人的战争潜力,使敌机无法升空作战。突然性是空袭作战的主要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侵略波兰挪威丹麦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苏联等国家时,都是首先使用突然袭击,摧毁对方机场、飞机,破坏对方指挥系统、通讯设施、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和战争潜力,使对方遭受重大损失。在夺取制空权后,其地面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占领了欧洲部分地区。

空战

空战是争夺制空权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手段,目的是在空中拦截并歼灭敌人的轰炸机、攻击机、战斗机和侦察机,主要空战武器是机载航炮和空空导弹。近距离格斗用航炮,远程拦截用空空导弹。

压制地面防空兵器

其方法主要是电子干扰和空中火力压制。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是指专门对付各种飞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的地对空导弹和高炮。因为当今的地空导弹已经具有高、中、低空和远、中、近程作战能力。有效作战高度可从15米到4.5万米,有效射程可从0.5公里到250公里的空域。先进的导弹不仅作战空域大,而且命中精度高。这类导弹对飞机构成了极大威胁,如果不及早摧毁,就无法取得空中优势,也就掌握不了制空权。

掌握制电磁权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信息战、电子战、预警和侦察卫星、侦察机、无人机、地面防空导弹、通信技术、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侦察技术、自动化指挥控制技术等将直接影响到制空权的争夺。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已经清楚地表明,没有掌握制电磁权,没有早期的电子侦察和干扰,就不可能赢得制空权。

突击对方航空工业体系和飞行训练基地

这种方法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空中力量对比,对战役、战斗也不产生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空中进攻,使敌航空工业无法生产飞机,训练基地不能提供合格飞行员,从根本上削弱其战争潜力,是夺取战略制空权的重要方法。

典型战例

编辑

不列颠空战

1940年7月,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闪电战席卷西欧大陆,占领法国之后,制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首先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攻势,意在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并摧毁其防御体系,参加空袭的共有德军3个野战集团军的2600架飞机,其中轰炸机1295架。英国仅有歼击机700架,轰炸机500架。英国空军以劣势兵力与德国空军在空中进行了争夺制空权的反复较量。在4个月最紧张激烈的空战中,英国付出了损失作战飞机915架的代价。但德国丧失飞机1733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

谷地空战

1982年6月以色列在进攻黎巴嫩的战争中,以在空袭位于黎巴嫩和叙利亚交界处的贝卡谷地导弹阵地之前,曾先派出美制“火蜂无人机”飞临叙利亚导弹阵地上空,用装有导弹诱饵照相机的喷气机作假目标诱骗叙利亚军方雷达开机。以色列便轻易地获得了叙军阵地雷达的工作频率和信号特征。然后,以军操纵“侦察兵”和“犬”等无人机佯装有人驾驶飞机编队入侵,诱使叙军发射“萨姆—6导弹”,叙军又将其导弹的部署位置及其制导系统暴露给了以色列。以军得到这些可靠情报后,随即派出电子战干扰飞机对叙军阵地进行了有效的电子干扰,叙军立刻变成了“瞎子”和“聋子”,难辨真假目标。最后,以军在出动96架战机对叙军导弹阵地实施饱和攻击,仅用6分钟时间就将叙军部署在贝卡谷地的“萨姆”—6导弹基地和40部雷达全部被摧毁。叙利亚苦心经营10年、耗资20亿美元的19个萨姆导弹阵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运用高新技术,击毁叙军80多架飞机而自己未损伤一架飞机的辉煌战绩,在全世界引起极大震动。

美国空袭利比亚

美国在1986年空袭利比亚之前,利用计算机技术精确选定拟袭击的利比亚目标,通过侦察机和军用侦察卫星核实目标具体位置;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被攻击目标和作战环境。接着美军对利比亚的地面防空系统实施强大电子干扰,使利比亚军队的防空预警系统瘫痪,从而掌握了空中优势。随后美战斗机从美国驻英国海外基地升空,长途跋涉,当接近利比亚时利用飞机上预先输入的地形匹配程序沿海低空飞行,超低空攻击目标 。

上一篇 朱利奥·杜黑

下一篇 多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