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编辑

性病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名第四性病,是经典的性病之一,其病原体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生殖器部位出现一过性疱性损害,局部淋巴结肿大,未经治疗晚期可发生象皮肿和直肠狭窄,对组织的破坏性强。此病现在在我国较为罕见。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venereallymphogranuloma

就诊科室:皮肤

常见病因:沙眼衣原体

常见症状水疱,局部淋巴结肿大,象皮肿,直肠狭窄

传染性:有

传播途径性接触

病因

编辑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中的L1、L2、L3三种血清型。与其他的血清型相比较,L型具有更强的侵袭。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偶尔经污染或实验意外传播。在我国解放前及解放初期,此病较为常见。1991年以后部分地区陆续有散发病例报道。至2001年每年报告数百例,但是所报告的病例未经血清学检测或培养证实。

临床表现

编辑
1.潜伏期

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5~21天。

2.早期症状

初疮发生在男性阴茎体、龟头冠状沟包皮,女性阴道前庭、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周围的5~6mm的小水疱、丘疱疹、糜烂、溃疡,常为单个,有时数个,无明显症状,数日不愈,愈后不留瘢痕

3.中期症状

初疮出现1~4周后,男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第四性病性横痃),疼痛痛,粘连,融合,可见“槽沟征”(腹股沟韧带将肿大的淋巴结上下分开,皮肤呈出槽沟状)。数周后淋巴结软化,破溃,排出黄色浆液或血性脓液,形成多发性瘘管,似“喷水壶状”,数月不愈,愈后留下瘢痕。女性初疮多发生于阴道下部,向髂及直肠淋巴结回流,引起该部淋巴结炎,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临床可有便血、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腰背疼痛,形成肛周肿胀、瘘管、直肠狭窄及大小阴唇象皮肿

4.晚期症状

数年或数十年后,长期反复性的腹股沟淋巴管(结)炎可致阴部象皮肿、直肠狭窄等。

5.全身症状

淋巴结肿大化脓期间可有寒战高热关节痛、乏力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亦有皮肤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眼结膜炎、无菌关节炎、假性膜炎等。

检查

编辑
1.血清抗体检测

主要有微免疫荧光试验、免疫吸附试验等。检出高滴度的抗沙眼衣原体对诊断该病有重要意义。

2.衣原体培养、抗原检测法、核酸检测法

衣原体培养是诊断该病最特异的方法,但敏感性不太高。抗原检测法如酶免疫法较为简便、快速,但敏感性也不高。核酸检测法十分敏感和特异,也可用于该病的实验室检查

3.组织病理学检查

有该病的相对特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必须指出的是:临床上即便是该病的诊断确立,也应做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等溃疡性疾病实验室检测,以排除合并这些感染的可能。

诊断

编辑
1.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潜伏期平均5~21日。

2.早期在生殖器部位出现小水疱、糜烂或溃疡。

3.感染数周后出现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热、痛,男性有“沟槽征”以及多数瘘管呈“喷水壶”状;而女性可发生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晚期可出现生殖器象皮肿及直肠狭窄的临床表现。

4.病理特征性病变为淋巴结星状脓疡。血清衣原体抗体滴度升高。细胞培养分离到L1、L2或L3血清型沙眼衣原体。

鉴别诊断

编辑
该病临床上常需与软下疳、梅毒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生殖器疱疹、丝虫病、直肠癌等鉴别。

治疗

编辑
治疗原则为早期治疗、规范足量、性伴同治。推荐的治疗方案如下:多西环素,口服,每日2次,疗程21日;或红霉素,口服,每日4次,疗程21日;或四环素口服,每日4次,疗程14~28日;或米诺环素,口服,每日2次,疗程21日。上述治疗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对急性腹股沟综合征,波动的淋巴结可用针筒抽去脓液,或切开引流,以防形成腹股沟溃疡。直肠狭窄初起时可作扩张术,严重的直肠狭窄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必须完成数月或足够疗程的抗生素治疗。

应该对性伴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可疑病人及性接触者应及时诊疗。该病病人的性伴,如果在病人出现症状之前60日内与病人有过性接触,则必须进行尿道、宫颈的衣原体检查和治疗,无把握除外该病者也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治疗。

预防

编辑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起预防作用。不断提高卫生水平,加强健康教育,避免婚外性接触,才能真正预防性病性淋巴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