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蛉热 编辑
传染病
白蛉热是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滤过性病毒,传染媒介为白蛉。亚热带和地中海地区草原地带是白蛉热的多发地区。首先由于白蛉的叮咬(常在脚踝、手腕、颈部等处),引发疥疮,然后经抓挠而加重,导致溃疡形成,成为进一步感染的入口。也可引起头痛、眼睛血丝以及与流感相同的症状,恢复前发烧将持续大约3天时间。
猴及鼠类等野生小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患者也携带。病毒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区多见于儿童,病后免疫力至少2年或终生。本病分布于地中海地区,东亚、南亚、热带美洲林区。有季节性,与白蛉繁殖有关,易感成人介入时可造成本病流行。热带美洲本病流行与森林开发有关。
白蛉以头部的喙器刺入皮肤吸吮人和动物的血液,被叮咬后有人可毫无反应,有人感微痒或剧痒,局部出现红色丘疹、风团、小结节或糜烂、水疱等损害,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的斑片。若白蛉体内含有黑热病小体(LD小体)在叮咬人的皮肤时可引起黑热病、皮肤黑热病的发生。初起为在白蛉叮咬处发生小的瘙痒性丘疹,可持续5天左右,再经过5天潜伏期后,就突然出现头痛、乏力、恶心、眼结膜充血、颈部强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状,同时在面部、颈部可发生猩红热样皮疹。恢复较慢,要经过几次的反复发热而逐渐消退。
应与流行性感冒及登革热鉴别。
1.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并且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
2.登革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天,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