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结膜炎 编辑

人类的一种疾病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淋菌性结膜炎主要是指奈瑟淋球菌感染而造成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症疾病

淋菌性结膜炎好发于新生儿和成人。患者患病期间可出现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视下降、大脓性分泌物不适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炎症扩散,引起泪腺炎、眼睑脓肿、前房积脓性虹膜炎等并发症。淋菌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他人。

就诊指南

编辑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眼

发人群:成年人 新生儿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否

相关症状:畏光 流泪 眼结膜

相关疾病: 白内障 青光眼 近视

相关检查问诊 视诊 分泌物涂片检查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相关手术:无

是否属于医保:是

概述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主要是指奈瑟淋球菌感染而造成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症性疾病

淋菌性结膜炎好发于新生儿和成人。患者患病期间可出现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视力下降、大量脓性分泌物等不适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炎症扩散,引起泪腺炎、眼睑脓肿、前房积脓性虹膜炎等并发症。淋菌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他人。

症状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病对象为成人和新生儿,症状与发病对象有关,具体如下:

1.成人

成人感染奈瑟淋球菌后,不仅会出现畏光、流泪、眼结膜水肿等症状,还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2.新生儿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除耳前淋巴结肿大、痛、眼睑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外,还会并发角膜溃疡,导致患者出现眼痛、眼睑痉挛、眼睛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症状。

病因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主要是由于奈瑟淋球菌感染引起的。

奈瑟淋球菌感染是导致淋菌性结膜炎的基本病因。结膜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结膜出现炎症性化脓性病变,形成淋菌性结膜炎。

成人接触被分泌物污染的毛巾后,触碰眼睛可引发该疾病。母亲患有淋菌性阴道炎,进行阴道分娩时,新生儿从产道娩出时,可感染奈瑟淋球菌,从而导致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生

就医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疾病导致畏光、流泪、脓性分泌物出现时,需要及时控制炎症,避免炎症扩散,减轻眼结膜充血的症状。

2.病情加重

病情加重,引起角膜穿孔时,立刻使用绷带降压,及时进行手术,防止穿孔面积增大,促进视力恢复。

3.引起并发症

炎症扩散,形成眼睑脓肿、泪腺炎、虹膜炎等并发症时,需要及时清除脓肿,避免病情加重。

治疗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以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要用脏污的双手触碰眼睛。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使用3%洗液生理氯化钠溶液冲洗结膜囊,去除眼部分泌物,冲洗时,避免冲洗液污染健侧眼睛。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左氟沙星滴眼液、诺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减轻结膜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患者还应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药物,抑制奈瑟淋球菌细胞壁的生成,从而杀灭细菌。

日常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注意用眼卫生、调整饮食等。

1.病情监测

平时需要观察畏光、流泪、流脓等症状是否减轻,长时间未好转甚至加重时,需要立刻就医,更换治疗方案。

2.注意用眼卫生

患病期间眼睛游泳,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禁止使用衣袖擦眼睛或揉眼睛,以免加重感染。

3.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饮食宜清淡,忌腌制的食物,如腊肉、火腿等,减轻结膜水肿的症状。

预防

编辑

预防淋菌性结膜炎的方法有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发生高危性行为等。

1.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淋菌性阴道炎,清除体内的致病菌,保持产道健康、安全,有助于预防淋菌性结膜炎。

2.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脸,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细菌感染,降低该疾病的患病风险。

3.避免发生高危性行为

平时应当洁身自好,避免与他人发生高危性行为,保持健康的状态,防止淋菌性结膜炎发生。

诊断

编辑

淋菌性结膜炎的诊断方法有问诊、视诊、分泌物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1.问诊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判断有无淋球菌感染史。

2.视诊

视诊可见患者存在眼结膜、眼睑充血、水肿等表现,同时伴有脓性分泌物。

3.分泌物涂片检查

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时,若发现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成双排列的淋球菌,则可以确诊疾病。

4.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奈瑟淋球菌菌落时,能够明确诊断,根据结果进行药敏试验,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