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百科>> 中药材
    • 棕榈皮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9次
      棕榈皮,中药材“棕榈皮”。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出处:《日华子本草》。生境分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
    • 棕榈子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7次
      棕榈子,中药材“棕榈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状:干燥果实呈肾形,长7~9毫米,短径5~7毫米。表面深灰棕色或
    • 棕榈根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8次
      棕榈根,中药材“棕榈根”。别名:棕树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 资源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原形态: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
    • 棕榈叶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30次
      棕榈叶,中药材“棕榈叶”。出处:《现代实用中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棕树根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7次
      棕树根,中药材“棕树根”。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功能主治:止血,祛湿,消肿解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
    • 棕榈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30次
      棕榈,中药材“棕榈”。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性状:本品呈长条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端较宽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
    • 棕树心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8次
      棕树心,中药材“棕树心”。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强壮剂。治心悸,头昏。"。复方:治崩漏:棕榈茎(去皮取心)一斤,麦粉一斤,甜
    • 棕板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9次
      棕板,中药材“棕板”。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生境分布:生于山谷丛林中,或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原形态:常绿乔木。茎圆柱形,不分枝。叶簇生茎顶,圆扇形,革质,长约70cm,有皱褶,开展时掌状,
    • 棕叶狗尾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30次
      棕叶狗尾草,中药材“棕叶狗尾草”。别名:涩船草。生境分布:浙江、华南、西南。功能主治:主治脱肛、子宫下垂。
    • 棕叶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9次
      棕叶芦,中药材“棕叶芦”。别名:扫地草、棕叶草。生境分布:华南至西南。性味:甘,凉。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疟疾。用法用量:笋2~3斤,切细水煎服,每日1剂。别名:莽草、棕叶草
    • 棕叶七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30次
      棕叶七,中药材“棕叶七”。别名:克马七、长青九龙盘。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
    • 梓白皮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31次
      梓白皮,中药材“梓白皮”。出处:《本经》。生境分布:生于低山河谷,湿润土堆。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梓(《本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