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鳟鱼,中药材“鳟鱼”。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出处:《纲目》。生境分布: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原形态: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颌两侧有2对不明显的短须。下齿3行,顶端钩状。眼大。鳞圆形,侧线鳞43~48。背鳍Ⅲ7~8……

《中药大辞典》:鳟鱼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ūn Yú

别名

编辑

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

出处

编辑

《纲目》

来源

编辑

科动物赤眼鳟

生境分布

编辑

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

原形态

编辑

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颌两侧有2对不明显的短须。下咽齿3行,顶端钩状。眼大。鳞圆形,侧线鳞43~48。背鳍Ⅲ7~8,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Ⅲ7~8。体背深黑色,腹部浅黄,体侧及背部鳞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块,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眼上半部有一块红斑。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呈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栖息于流速较慢的中。

性味

编辑

①《七卷食经》:"味酸,热。"

②《纲目》:"甘,温,无毒。"

注意

编辑

①《七卷食经》:"多食发疮。"

②《纲目》:"食动风热,发疥癣。"

功能主治

编辑

《纲目》:"暖和中。"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鳟鱼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ūn Yú

别名

编辑

鮅、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

英文名

编辑
Trout

出处

编辑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鳟鱼,处处有之。状似鍕而小,赤脉贯瞳,身圆而长,鳞细于鲜,青质赤章。好食螺蚌,善于遁网。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鲜用。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为杂食性鱼类

资源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有分布。

原形态

编辑

赤眼鳟,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外形似草鱼。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端位,呈弧形。上颌两侧有两对短小的须,下咽齿呈圆形,侧线鳞45(6-7)/(3-V)48。背鳍3,7-8,无硬刺。胸鳍1,14-15。臀鳍3,7-8。体背深灰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及背部每一鳞片基部有黑色斑,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归经

编辑

胃经

性味

编辑

味甘;性温

注意

编辑

患疮疡疥癣者慎服。

功能主治

编辑

暖胃和中;止泻。主反胃吐食;胃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煮食,100-200g。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