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皂角刺,中药材“皂角刺”。别名:天丁、皂丁。性状:本品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贮藏:置干燥处。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中国药典》:皂角刺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ào Jiǎo Cì

别名

编辑

天丁、皂丁

英文名

编辑
SPINA GLEDITSIAE

来源

编辑

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

编辑

本品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贮藏

编辑

置干燥处。

炮制

编辑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鉴别

编辑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 列,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单细胞非腺毛。皮层为2~3列薄壁细胞,细胞中有时含棕红色物。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方晶,偶见簇晶,纤维束旁常有单个或2~3个相聚的石细胞,壁薄。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连接成环,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少淀粉粒

归经

编辑

经。

性味

编辑

辛,温。

功能主治

编辑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用法用量

编辑

3~9g。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备注

编辑

(1)同属植物新疆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 L.,其相应药用部分功效类同。

摘录

编辑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皂角刺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ào Jiǎo Cì

别名

编辑

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

出处

编辑

《本草衍义补遗》

来源

编辑

为豆科植物皂荚棘刺。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

生境分布

编辑

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地亦产。

原形态

编辑

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性状

编辑

完整的棘刺有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化学成分

编辑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炮制

编辑

拣去杂质;用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

编辑

辛,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注意

编辑

《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功能主治

编辑

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药材学》:"治扁体炎。"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醋煎涂,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

编辑

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医鉴初集》)

②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④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菜子三、五个,前药送下。(《儒门事亲》)

⑤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臭樗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荚刺丸)

⑥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蔺氏经验方》)

⑦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残貌变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一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两,生半夏二两,真铅粉一两。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入净磁瓶内。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妇人良方补遗》)

⑨治小便淋闭: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无灰酒服。(《圣济总录》)

⑩治小儿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子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临床应用

编辑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皂角刺3钱水煎,早晚2次分服。观察10例,1例无效(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其余均在2~8日内治愈。大都在服药次日,体温及白细胞即下降至正常,自觉症状及扁桃体红肿减轻。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皂角刺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ào Jiǎo Cì

别名

编辑

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

英文名

编辑
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Spine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出处

编辑

出自《本草衍义补遗》。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2.Gleditsia japonica Miq.[Ghorrida(Thunb.)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1.生于路边、沟旁、住宅附近。

2.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原形态

编辑

1.皂荚 乔木,高达15c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山皂荚 乔木,高可达25m。刺略扁,长5-10cm,常有分枝。幼枝淡紫色。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5-30cm;小叶8-12对,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l-4cm,全缘或有疏圆齿,上面有光泽,中助上有短柔毛,下面无毛;长枝上为二回偶数现状复叶,有3-6对羽片;小叶5-10对,狭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轴有短柔毛。细长总状花序;花有短梗;杂性异株,花黄绿色;雄蕊花瓣椭圆形,雄蕊8;两性花的雄蕊较小。荚果长25-30cm,宽2-3.5cm,扭曲,并有泡状隆起,种子靠近中部;种子卵状椭形,稍扁,栗褐色。花、果期6-11月。

性状

编辑

性状鉴别 完整的棘刺为主刺及l-2次分枝;扁圆柱状,长5-18cm,基部粗8-12mm,末端尖锐;分枝刺螺旋形排列,与主刺成60°-80°角,向周围伸出,一般长约1-7cm;于次分枝上又常有更小的刺,分枝刺基部内侧常呈小阜状隆起;全体紫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长2-6cm,宽3-7mm,厚l-3m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切面木质部黄白色,中心髓部松软,呈淡红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谈。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显微鉴别 刺的横切面:最外一层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有的薄壁细胞合少量淀粉粒。中柱鞘处有厚壁纤维和厚壁细胞断续环列。薄壁细胞常合草酸钙方晶或簇晶。韧皮部呈新月形,极小。木质部发达,由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纤维和导管组成。髓宽广,占整个断面的一半以上,髓细胞大形,不规则,常合少量棕色物质

粉末特征:棕褐色,纤维性。①表皮细胞有棕色内含物及小颗粒状晶体,表面观可见气孔。②中柱鞘纤维多碎断,徽黄色,壁厚,胞腔不明显,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17-22μm,簇晶直径6-8μm,形成晶鞘纤维。纤维束厚壁性,分隔纤维,薄壁性纤维有的具单纹孔。③木薄壁细胞方形或类多角形,具纹孔。④有螺纹导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碎片散在。⑤髓细胞大形,具众多单纹孔。

化学成分

编辑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为黄颜木素(fustin即3,7,3,4,-四羟基双黄酮)、非瑟素(fisetin即3,7,3,4-四羟基黄酮),并含有无色花青素。

药理作用

编辑

抗癌作用:1.体外试验,热水浸出物对JTC-26抑制率为50-70%。

2.体内实验,对浊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球菌抑制作用;水浸剂60g/kg灌胃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8%。

炮制

编辑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鉴别

编辑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l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检查黄酮)

归经

编辑

肝;

性味

编辑

辛;温

注意

编辑

《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功能主治

编辑

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

编辑

1.《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2.《本草纲目》: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

3.《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4.《本经逢原》:角刺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叉需鲮,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崩,用皂角刺三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一匕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

5.《本草图经》:m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6.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7.《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8.《本草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9.《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10.《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11.《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