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柳根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皂柳根,中药材“皂柳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荒坡。分布浙江、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地。原形态:皂柳,又名:毛狗条、山杨柳。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黑褐色,幼时有绢状毛,后渐无毛;冬芽平滑无毛。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3匣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或有微锯齿,上面初时有绢状毛,后渐无毛而光滑,……

《中药大辞典》:皂柳根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ào Liǔ Gēn

出处

编辑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编辑

为杨柳科植物皂柳。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编辑

多生于山野荒坡。分布浙江、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编辑

皂柳,又名:毛狗条、山杨柳。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黑褐色,幼时有绢状毛,后渐无毛;冬芽平滑无毛。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3匣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或有微锯齿,上面初时有绢状毛,后渐无毛而光滑,下面青白色,近于无毛;叶柄长8~15毫米,无毛;托叶小。柔荑花序生于有短苞的梗上,近于无柄,毛多;仅有1腺体;雄花序长2~3厘米;雌花序长2~5厘米,结果者长达10厘米;苞黑褐色,先端钝;雄蕊2,离生,花丝平滑无毛;子房嘴状,有短柔毛,花柱短,柱头长卵形以至长椭圆形,为微凹状2裂。蒴果长约9毫米,有疏柔毛。

性味

编辑

性微寒,味辛酸涩。

功能主治

编辑

驱风,解热,除湿。

复方

编辑

①治风湿关节炎:皂柳根一两,煎服;亦可熏洗患处。

②治头风痛:皂柳根五钱,石菖蒲橙子皮各三钱。捣绒,炒热,包患处。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皂柳根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Zào Liǔ Gēn

别名

编辑

毛狗条根

出处

编辑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wallichiana Anders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流旁、林缘或山坡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浙江、湖北、湖南、西藏。

原形态

编辑

灌木或乔木。小枝红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芽有棱,常外弯,红褐色或栗色。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4-8(-10)cm,宽1-2.5(-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幼叶发红色;全缘;叶柄长约1cm;托叶小,比叶柄短,半形,边缘有牙齿。花序先叶开放或近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2.5(-3)cm;雄蕊2,花药大,花丝纤细,离生;苞片赭褐色或黑褐色;腺体1,卵状长方形;雌花序圆柱形,长2.5-4cm;子房狭圆锥形,花柱短至明显,柱头2-4裂;苞片赭褐色或黑褐色;腺体同雄花。蒴果长可达9mm,开裂后果瓣向外反卷。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初,果期5月。

性味

编辑

辛;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

编辑

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主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煎汤熏洗;或捣敷。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