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短肠蕨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中华短肠蕨,中药材“中华短肠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地。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生,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仅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草质,卵状三角形,长3560cm,基部……

拼音注音

编辑
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

英文名

编辑
Chinese Twin-sorus Fern

出处

编辑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antodia chinensis(Bak.) Ching[Asplenium chinense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编辑

植株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生,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仅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草质,卵状三角形,长35-60cm,基部宽25-45cm,顶端长渐尖并为羽裂,三回羽状;羽片12-16对,互生斜向上,有柄,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基部1对羽片最大,长约40cm,宽约12cm,先端尾状渐尖;小羽片互生,近平展,长圆状披针形,长5-8cm,基部宽1.5-2.3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形,边缘下部羽状,向上深羽裂或几达小叶轴;末回小羽片或裂片长圆形,宽33.5-5mm,先端圆钝,边缘缺刻状或浅裂;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每裂片有分叉的侧脉6-7对。孢子囊群线形或长圆形,单生于分叉侧脉的上侧一脉中部,每裂片有3-5对;囊群盖线形或长圆形,膜质,宿存。

归经

编辑

性味

编辑

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

编辑

清热;祛湿。主黄疸肝炎;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编辑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祛湿的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流感等症。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