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 编辑

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瘤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根瘤是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细菌而形成。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一些文玩界的比较喜欢根瘤。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rootNOdule

中文学名:根瘤

界:植物界

位置: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

形成: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

用途: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

简介

编辑

土壤中有些微生物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生,这种共生现象有两种类型,即根瘤

根瘤菌剂

编辑

根瘤菌经大培养后,与适量吸附剂(如泥炭等)混合而成的菌剂。它主要接种于豆科作物的种子上,并侵染至根部而形成根瘤。根瘤通过固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固定转化为作物能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根瘤菌是生物固氮作用中固氮率最高的一类微生物

根瘤菌剂是我国使用较广的一种生物肥料。由于根瘤菌有强的专一性,一种根瘤菌只能适用于一种(类)作物,至今还没有一个适合于各种作物的根瘤菌,所以根瘤菌的种类很。常用的有大豆根瘤菌剂类(分快生型和慢生型),花生根瘤菌剂类,豆科、牧草根瘤菌剂类(苕子、紫云英、田菁、红豆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柱花草、银合欢、大翼豆、百脉根、大红豆、链荚豆和山蚂蝗等)。

各地生产的根瘤菌剂所选用的菌株不同,因而固氮率及增产效果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提高根瘤菌剂的固氮率,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育抗逆性强的菌株。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根瘤菌主要是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泥炭吸附工艺。此外,还有冻干根瘤菌剂,它具有含菌量高、体积小、便于运输贮存的优点。

根瘤菌剂主要用于拌种。其方法是:先将菌剂(1.5~3.75千克/公顷即250~500克/亩)用(3.75~7.50千克/公顷即250~500克/亩)调成糊状物,然后将供试作物种子拌入,拌匀,立即播种、覆土。在拌种和播种过程中,不要与农药接触及在太阳下曝晒。为了使根瘤菌在土壤中能较快的侵染作物,必须为它们提供足够的和适宜的pH。试验证明,当土壤pH值在5.2时,施入的根瘤菌将有65%死亡;如果土壤pH值<4.5,则根瘤菌难以在土壤中存活。因此,对于酸性土壤,在作物种子和根瘤菌剂拌和后,再与泥浆,镁磷肥或者石灰等物质拌和,形成“丸衣”。这有助于根瘤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易于侵染作物,多结瘤、早结瘤,以提高固氮率。

在从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上根瘤菌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同一互接种族豆科作物的土壤上,则必须加大根瘤菌剂的接种量,否则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果。

此外,豆科作物如果在播种时未能及时用根瘤菌剂拌种,则可将根瘤菌剂调成悬液,泼施在作物根系附近,也可使豆科作物形成根瘤,但必须及时,否则效果不佳。

有根瘤菌的植物——紫云英有根瘤菌的植物——紫云英

为了提高根瘤菌剂的固氮效果,人们又生产了一种新型根瘤菌剂一稀土菌剂。这种含有0.1%稀土化合物的根瘤菌剂,它能增强根瘤菌的存活率和对寄主作物的侵染结瘤能,其增产效果高于一般根瘤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