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根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香樟根,中药材“香樟根”。别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产四川、贵州、广东、湖南地。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性状: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边缘有棕褐色的栓皮,常因干燥而脱落。切面淡棕色或黄棕色,有环状纹理。质硬,有樟气味。以……

《中药大辞典》:香樟根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Xiānɡ Zhānɡ Gēn

别名

编辑

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

出处

编辑

《分类草药性》

来源

编辑

为樟科植物树根。2~4月间采挖。洗净,切片干。不宜火烘,免失香气。

生境分布

编辑

产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

原形态

编辑

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性状

编辑

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边缘有棕褐色的栓皮,常因干燥而脱落。切面淡棕色或黄棕色,有环状纹理。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归经

编辑

《四川中药志》:"入二经。"

性味

编辑

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编辑

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煎洗。

复方

编辑

①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五钱。熬甜酒吃。

②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钱,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岩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

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冼。

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根皮五钱。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

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香樟根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Xiānɡ Zhānɡ Gēn

别名

编辑

香通、走马胎、土沉香、山沉香

英文名

编辑
Comphortree Root

出处

编辑

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不宜火烘,以免香气挥发。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编辑

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性状

编辑

性状鉴别 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cm,厚2-5mm,或为不规则条块状,外表赤棕色或暗棕色,有栓皮或部分脱落,横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年轮。质坚而重。有樟脑气,味辛而清凉。

以片张大、色黄白、气味浓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

编辑

根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黄樟醚(safrole),松油醇(terpineol)等;还含新木子碱(laurolitsine)及网状番荔枝碱(reticuline)等生物碱。

归经

编辑

肝;脾经

性味

编辑

辛;温

注意

编辑

气虚内热者禁服。

功能主治

编辑

温中止痛;辟秽和中;祛风除湿。主胃脘疼痛;霍乱吐泻;风湿痹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调服。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

编辑

①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五钱。熬甜酒吃。②洽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钱,铁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岩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根皮五钱。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①--⑥方均出《贵阳民间药草》)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编辑

1.《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3.《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4.《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