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人参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小雪人参中药材“小雪人参”。别名:白土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丛林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山豆花,又名:白胡枝子、小叶带毛乌梢。 小灌木,高60~100厘米。小枝密被棕黄色绒毛。复叶互生;小叶3枚,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4.5匣米,宽1~2.2厘米,先端圆,有小针刺,两面贴生绒毛,下面尤密,总状花序腋生,花轴密被……

《中药大辞典》:小雪人参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Xiǎo Xuě Rén Shēn

别名

编辑

白土子(《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

编辑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编辑

为豆科植物山豆花。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编辑

生于山坡丛林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原形态

编辑

山豆花,又名:白胡枝子、小叶带毛乌梢。

小灌木,高60~100厘米。小枝密被棕黄色绒毛。复叶互生;小叶3枚,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4.5匣米,宽1~2.2厘米,先端圆,有小针刺,两面贴生绒毛,下面尤密,总状花序腋生,花轴密被棕色绒毛;花梗极短;小苞片线形或卵圆状线形;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状钻形,密被绒毛;花冠白色,旗瓣与龙骨长或稍长;无瓣花腋生,无花梗,成簇聚的头状花序。荚果椭圆形或倒卵状圆形,密被绒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味

编辑

《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编辑

①《贵州民间药物》:"滋补。治虚痨、虚肿。"

②《贵州草药》:"健补虚。"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1两;或炖肉。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雪人参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Xiǎo Xuě Rén Shēn

别名

编辑

山豆花根、小毛香、山花生、山油麻、公油麻、白土子、毛胡枝子、白荻、绒毛胡枝子。

英文名

编辑
Root of Woolly Lespedeza

出处

编辑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tomentosa(Thunb.)Sieb.[Hedysarum tomentosum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编辑

山豆花 灌木,高60-90cm,或更高达2m。植株全部被白色柔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线形,有毛;顶生小叶较大,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6cm,宽1.5-2.5cm,侧生小叶较小,长1-3cm,宽1-2.2cm,先端圆形,有知尖,基部钝,全缘,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棕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梗无关节;无瓣花腋生,呈头状花序;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浅杯状,萼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尖,密被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椭圆形,长约1cm,翼瓣和龙骨瓣近等长;雄钇10,二体;子房有绢毛,长条形,花柱细,柱头头状。荚果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密被绒毛。种子1颗。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

编辑

地上部分含异鼠素-3-O-新橙皮甙(isor-hamnetin-3-O-neohesperid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山柰酚-3-O-刺二糖甙(kaempferol-3-O-robiNObioside),山柰酚-3-O-鼠李糖基-(1→2)-半乳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yl-(1→2)-galaCToside],山柰酚-3-O-鼠李糖甙-(1→6)-半乳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yl-(1→6)-半乳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yl-(1→6)-galactoside],异鼠李素-3-O-去香糖甙(isorhamnetin-3-O-rutinoside),胡枝子素(lespedezaflavanone)E。还含有三叶豆甙(trifolin)。

药理作用

编辑

同属植物Lespedezacapitata的提取物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归经

编辑

脾经

性味

编辑

甘;微淡;性平

功能主治

编辑

健脾补虚;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虚劳血虚头晕肿;腹水;痢疾;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编辑

1.《贵州民间药物》:滋补。

2.《贵州草药》:健脾补虚。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