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禾麻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禾麻,中药材“水禾麻”。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长于沟边、山坡或林边。分布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湖北、山东、江苏。原形态:年生草本。茎高1~1.5米,具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叶片坚纸质,广卵形或近圆形,长7~16.5厘米,宽5~12.5厘米,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先端长……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Shuǐ Hé Má

别名

编辑

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

编辑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编辑

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编辑

生长于沟边、山坡或林边。分布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湖北、山东、江苏。

原形态

编辑

多年生草本。茎高1~1.5米,具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叶片坚纸质,广卵形或近圆形,长7~16.5厘米,宽5~12.5厘米,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先端长渐尖或不明显3骤尖,边缘疏生不整齐的粗锯齿,上部常有重锯齿,上面粗糙,生短糙伏毛,下面沿脉网生短柔毛;叶柄长卜8.5厘米;托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长达20厘米;雌花簇位于雄花簇上方;花细小,绿色,雄花花萼4裂,雄蕊2~4;雌花簇密集,球形,直径约3.5毫米,花柱1,柱头线形,宿存。瘦果细小,长倒卵形,有白毛,多数聚集成球状。花期6月。果期9月。

性味

编辑

性温,味淡。

功能主治

编辑

祛风除湿,接骨,解表寒。

复方

编辑

①治头风及发烧:水苏麻尖五颗(火上去毛),克风尖七颗,萝卜头三钱,生一片。水煎服,一日三次。

②治风湿骨痛:水苏麻根二两,山豆根、八爪金龙各七钱,追风伞一两五钱。泡好酒一斤,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③接骨:水苏麻根、泽兰根、家麻根各一束。俱生用捣绒,兑烧酒炒热外包。(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禾麻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Shuǐ Hé Má

别名

编辑

山苎、大水麻、野苎麻、水升麻、野线麻、大蛮婆草、火麻风

出处

编辑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叶苎麻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B.grandifolia 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沟边或林绿。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地。

原形态

编辑

多年生草本,茎高1-1.5m。基部圆形,上部四棱形,被白色短伏毛。叶对生;叶柄长3-8.5cm;叶片坚纸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7-16cm,宽5-12cm,先端长渐失或不明显三骤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边缘生粗锯齿,上部的齿常重出,上面粗糙,生短糙伏毛,下面沿网脉生短柔毛。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之下;雌花序长达20cm,雌花簇密集,直径约3.5mm。瘦果狭倒卵形,被白皮细毛,上部较密。花期6月,果期9月。

性状

编辑

性状鉴别 根较粗壮,直径约1cm。淡棕黄色,表面有点状突起和须根痕。质地较硬,断面淡棕色,有放射状纹。茎细,长1 -1.5m,茎上部带四棱形,具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长7-16cm,宽5-12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部常具重锯齿,两面有毛;叶柄长3-8.5cm。茎上部叶腋有穗状果序果实狭倒卵形,表面有白色细毛。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编辑

长叶苎麻根中含大黄素(emo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具16~22个原子长链饱和脂肪酸,一种羟基脂肪酸酯及两种不饱和脂肪醇[1]。其瘦果的油中含以亚油酸(liNOleic acid)为主的脂肪酸[2]。

归经

编辑

性味

编辑

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

编辑

清热祛风;解毒杀虫;化瘀消肿。主风热感冒麻疹;痈肿;毒蛇咬伤;皮肤瘙痒;疥疮;风湿痹痛;跌打伤肿;骨折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