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黄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麻黄中药材“山麻黄”。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7),虱子草、蛇咬药、千垂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生境分布:生于砂滩及丘陵。分布湖北、四川、广西地。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高达60~80厘米,各部无毛,有腺点。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厘米;小叶卵……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Shān Má Huánɡ

别名

编辑

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7),虱子草、蛇咬药、千垂乌(《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编辑

《中国药植志》

来源

编辑

为芸香科植物山麻黄全草。4~6月采收。

生境分布

编辑

多生于砂滩及丘陵。分布湖北、四川、广西等地。

原形态

编辑

多年生亚灌木,高达60~80厘米,各部无毛,有腺点。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厘米;小叶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0.7~2.5厘米,宽0.3~1厘米,中间小叶较大,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呈波状;小叶柄短。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梗细长;萼片4~5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4~5,卵状长圆形,黄色,长4~6毫米;雄蕊8~10,花丝长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顶端浅裂。蒴果,形,顶端开裂。种子臂形。花期春季。

性味

编辑

《四川常用中草药》:"性温,味微辛。"

功能主治

编辑

解表,健,行。治感冒咳喘,呕吐水肿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止呕,定喘。治感冒,咳喘,水积病及蛇咬伤。"

②《广西植物名录》:"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2~5钱。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麻黄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Shān Má Huánɡ

别名

编辑

臭草、虱子草、蛇咬药、千垂乌。

英文名

编辑
all-grass of Chinese Psilopeganum

出处

编辑

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山麻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lopeganum sinense Hemsl.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扎把晒干备用。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多生于砂滩及丘陵。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编辑

山麻黄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60-80cm。基部木化,自基部多分枝,直出,全株无毛,有腺点。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长达2cm;小叶无柄;小叶片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0.7-2.5cm,宽0.3-1cm,中间小叶较大,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略反卷,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有细小腺点甚多。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柄细长;萼片4-5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mm;花瓣黄色,4-5,卵状长圆形,长4-6mm;雄蕊8-10,花丝长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先端浅裂。蒴果肾形,2室,顶端2裂,每室有种子5-6颗,肾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乳头状凸体。春季开花结实。

化学成分

编辑

地上部分含香豆精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异茵芹内酯(isopimpinellin),?状芸香内酯(chalepensin),3-(1,1-二甲烯丙基)脱肠草素[3-(1,1-dimethylallyl)-hoRNIarin]。

归经

编辑

膀胱;脾经

性味

编辑

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

编辑

解表;平喘;利水;止呕。主感冒;咳喘;呕吐;水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

编辑

1.《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止呕,定喘。治感冒,咳喘,水积病及蛇咬伤。2.《广西植物名录》:利水消肿。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

上一篇 红豆沙

下一篇 山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