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胆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鹿胆,中药材“鹿胆”。出处:《纲目》。性味:《纲目》:"苦,寒,无毒。"。能主治:《纲目》:"消散肿毒。"。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2.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地。原形态:1.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

《中药大辞典》:鹿胆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Lù Dǎn

出处

编辑

《纲目》

来源

编辑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

性味

编辑

《纲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编辑

《纲目》:"消散肿毒。"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鹿胆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Lù Dǎn

英文名

编辑
Deer gallbladder

出处

编辑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管末端的膨大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ervus nippon Temminck2.Cervus.elaph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杀鹿后,收取肝管一概而论端膨大部分,阴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1.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2.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原形态

编辑

1.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着,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2.马鹿,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

化学成分

编辑

胆酸(cholic acid),脱胆酸(deoxycholic acid)。

归经

编辑

;肝经

性味

编辑

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

编辑

解毒消肿。主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

编辑

外用:适,涂敷。

各家论述

编辑

《纲目》:消散肿毒。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