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壳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巴豆壳,中药材“巴豆壳”。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能主治:①《纲目》:"消积滞,止泻痢。" ②《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复方:治泻痢:巴豆皮、楮叶(同烧存性)。研,化蜡丸绿豆大,每甘草汤下五丸。(《宣明论方》胜金膏)。别名:巴豆皮。出处:出自《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

《中药大辞典》:巴豆壳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Bā Dòu Ké

别名

编辑

巴豆皮(《宣明论》)。

出处

编辑

《纲目》

来源

编辑

大戟科植物巴豆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功能主治

编辑

①《纲目》:"消积滞,止泻痢。"

②《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

复方

编辑

治泻痢:巴豆皮、楮叶(同烧存性)。研,化蜡丸绿豆大,每甘草汤下五丸。(《宣明论方》胜金膏)

摘录

编辑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巴豆壳

编辑

拼音注音

编辑
Bā Dòu Ké

别名

编辑

巴豆皮。

英文名

编辑
Croton Shell

出处

编辑

出自《纲目》。

来源

编辑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种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种子时,剥取种皮,鲜用或晒干用。

生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地。

原形态

编辑

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归经

编辑

肠经

性味

编辑

辛;温

功能主治

编辑

温中消积,解毒杀虫。主泄泻;痢疾;腹部胀痛;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适,烧灰存性,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编辑

1.《纲目》:消积滞,止泻痢。

2.《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

摘录

编辑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