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角莲 编辑
目录
-
1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莲
2
拼音注音
3
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栽培
7
化学成分
8
药理作用
9
归经
10
功能主治
11
用法用量
12
复方
13
备注
14
摘录
15
《中药大辞典》:八角莲
16
拼音注音
17
别名
18
出处
19
来源
20
生境分布
21
原形态
22
性状
23
化学成分
24
归经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用法用量
28
复方
29
备注
30
摘录
31
《中华本草》:八角莲
32
拼音注音
33
别名
34
英文名
35
出处
36
来源
37
生境分布
38
原形态
39
栽培
40
性状
41
毒性
42
化学成分
43
药理作用
44
炮制
45
鉴别
46
归经
47
性味
48
注意
49
功能主治
50
用法用量
51
复方
52
各家论述
53
摘录
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
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Podophyllum pleiantha Hance]或八角金盘D.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1、八角莲: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有粗壮结节状的根状茎。茎直立,无毛。茎生叶常为2片,叶柄长10~15厘米,盾状着生,叶片矩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厘米,宽12~19厘米,细齿,嫩时有斑纹。夏季开花,花紫红色,4~8朵簇生于二茎生叶柄的交叉处,下垂,花梗长达2.8厘米;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矩圆形;花瓣6,长倒卵形,先端有皱波状纹;雄蕊6,花药比花丝长;雌蕊瓶状,柱头盾形。浆果近球形,黑色。
生于山谷山坡杂木林中阴湿地方。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
2、八角金盘:极近上种,但叶4~7浅裂,叶柄较长,达18厘米。夏季开花,花被片先端无皱褶,花药比花丝长1倍。
生于林荫湿处。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东、云南等省。
喜阴湿环境,忌强光和干旱。宜选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分株繁殖,早春将根状茎挖出,切开穴载,每穴1株,行株距为1×1尺。生长期间应注意浇水。发现红蜘蛛为害,可用乐果乳剂1斤加水2000斤喷射。
根状茎及根含木聚糖类:鬼臼毒素(八角乌素甲,podophyllotoxin)、去氢鬼臼毒素(八角乌素乙,dehydropodophyllotoxin)、脱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紫云英甙(astragalin,C21H20O11,为山柰醇-3-葡萄糖甙)、槲皮素-3-D-葡萄糖甙及β-谷甾醇等。
甘、味苦,凉。有小毒。
用量1~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磨酒、醋调敷患处。
1、毒蛇咬伤:八角莲、七叶一枝花、白马骨、飞来鹤、粉防己各3钱,水煎服。外用阴行草、白马骨、柳叶白前、蛇葡萄适量,煎水冲洗;再用鱼腥草、杠板归、星宿菜、葎草等鲜草捣烂敷患处周围。
2、疖肿:八角莲研粉,加凡士林90%,调成软膏敷患处。
同属植物中下列3种,在不同地区也作八角莲用。
1、川八角莲(血丝金盆)Dysosma veitchii (Hemsl. et Wils) Fu [Pldophyllum-veitchii Hemsl. et Wils.],茎生叶2片,对生,圆形,直径约20厘米,通常6~8掌状深裂几达中部,裂片近楔形,顶端常3裂,纸质。花紫色,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2、七角莲Dysosma aurantiocaula (Hand.-Mazz.) Hu [Podophyllum aurantiocaule Hand.-Mazz.]茎有纵棱,金黄色。叶1~2片顶生,叶柄长,叶片宽长方形或近菱形,4~7中裂或近深裂,裂片近卵形,大小稍不等,边缘有细密小齿,齿尖有小突点。花2~3朵,花梗密生黄色短柔毛。分布于湖南、云南等省。
3、西南八角莲Dysosma delavayi (Franch.) Hu [Podophyllum delavayi Franch.]在云南、贵州和广西也作八角莲入药。
八角连(《纲目拾遗》),金魁莲(《分类草药性》),旱八角、叶下花(《贵阳民间药草》),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广西中药志》),八角盘、六角莲(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江西草药》),山荷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福建民间草药》
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及根。秋、冬采挖,洗净泥沙,晒干或鲜用。
生长于深山密林阴湿处。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具粗壮的须状根。茎直立,高约20~40厘米。茎生叶2片,在近茎顶处相接而生;柄长14厘米左右;叶片盾状亚圆形,直径20~30厘米,5~9浅裂,裂片广三角状卵形,长3~5厘米,叶缘有细齿。伞形花序,生于茎顶两叶交叉处,花5~8,或更多,下垂;萼片6,椭圆形,长约12毫米;花瓣6,暗红色,2轮排列,外轮3枚椭圆形,内轮3枚倒卵形;雄蕊6,花丝扁平,开张;花药与花丝等长或较长,内向;花柱短,柱头盾状,子房上位。浆果圆形。花期初夏。
根茎呈结节状,长约6~10厘米,径约0.7~1.5厘米,鲜时浅黄色,干后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几个小的凹点,下面具环纹。须根多数,长达20厘米,径约1毫米,有毛,鲜时浅黄色,干后棕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根茎断面黄绿色,角质;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气微,味苦。
产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bophyllotoxin)、脱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异苦鬼臼酮(isopicropodophyllone)、金丝桃甙(hyperin)等。
《广西中药志》:"入肺经。"
苦辛,平,有毒。
①《分类草药性》:"味苦,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温,有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辛微苦,平,无毒。"
④《广西中药志》:"甘苦微辛,性凉,无毒。"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①《纲目拾遗》:"治一切毒蛇伤。"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虚弱脱肛;外用消伤肿,并治蛇咬伤,疔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结活瘀,消瘿解毒。"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化痰,解蛇虫毒。治肺热痰咳,虫蛇咬伤,单双蛾喉痛,疮疖。"
⑤《四川中药志》:"治劳伤吐血、腰痛,疥癣白秃。"
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浸酒涂敷。
①治肿毒初起:八角莲加红糖或酒糟适量,共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疮:八角莲二钱,蒸酒服;并用须根捣烂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瘰疬:八角莲一至二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治单双蛾喉痛:八角莲一钱,磨汁吞咽。(《广西中药志》)
⑥治跌打损伤:八角莲根一至三钱,研细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药》)
⑦治毒蛇咬伤:㈠八角莲三至五钱,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㈡八角莲根白酒磨涂患处;亦可内服,每服二钱。对神经性毒素,可取八角莲根五节,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伤口内。(《江西草药》)
⑧治痰咳:八角莲四钱,猪肺二至四两,糖适量。煲服。(《广西中药志》)
同属植物川八角莲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其根茎,在贵州地区与八角莲同等入药,功效相同。
鬼臼、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脚莲、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金星八角、独叶一枝花、八角连、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和川八角莲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2.Dysosma pleiantha (Hance)Woods.[D.hispiDA(Hao)Chun]3.Dysosma veitchii(Hemsl.et Wis.)Fu ex Y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秋末为佳。全株挖起,除去茎叶。洗净泥砂,晒干或烘干备用,切忌受潮。鲜用高精亦可。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00-22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有少量栽培。
2.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有少量栽培。
3.生于海拔1200-2200m的山地阴湿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地。
3.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1.八角莲,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30cm。不分枝,无毛,淡绿色。根茎粗壮,横生,具明显的碗状节。茎生叶1片,有时2片,盾状着生;叶柄长10-15cm;叶片圆形,直径约30cm,常状深裂几达叶中部,边缘4-9浅裂或深裂,裂片楔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9cm,宽5-7cm,先端锐尖,边缘具针刺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或疏生柔毛。花5-8朵排成伞形花序,着生于近叶柄基处的上方近叶片处;花梗细,长约5cm,花下垂,花冠深结色;萼片6,外面被疏毛;花瓣6,勺状倒卵形,长约2.5cm;雄蕊6,蕴含隔突出;子房上位,1室,柱头大,盾状。浆果椭圆形或卵形。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8-10月。
2.六角莲,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高10-20cm。根茎粗壮,节明显。茎生叶通常2,对生,盾状着生;叶柄长10-15cm,无毛;叶片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cm,宽9-18cm,无毛6-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状细齿。花5-10朵排成伞形花序,生于两茎叶柄的交叉处,花梗长2-3(-6)cm,花下垂;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长圆形,花瓣6,紫红色,长圆形,长2.5-3.5cm,宽1-1.5cm;雄蕊6,长1.2-2.3cm,花药长圆形,先端钝;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盾状。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3.川八角莲,多年生草本,茎多汁,高10-20cm。基部密被棕色大鳞片。叶互生,纸质,2片,盾状着生;叶片圆形,直径约20cm,通常6-8掌状深裂几达中部,裂片楔状矩圆形,先端常3裂,小裂片三角形,上面无毛,叶中部红棕色,下面叶脉有疏柔毛,后变无毛。伞形花序有2-6朵花,丛生于茎顶叶柄分叉处的腋间(稀有腋外生),花梗长1.5-2cm,有柔毛;萼片6,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4-5cm,有时可达6cm;雄蕊6,花药先端具细尖;子房1室,胚珠多数,花柱短粗,柱头大而呈流苏状。浆果卵形,红色,长约3cm。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物学特性,喜阴凉潮湿,忌强光、干旱。适宜选择富含腐殖质、肥沃的砂质壤土栽种。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8-9月采集成熟果实,搓去外皮,收集种子。穴作业,覆草保温。分株繁殖:2-3月挖取老根茎,截成12-15cm长小段,按行株距各30-35cm穴栽,每穴1段,覆土,浇水定根。4-11月均可移栽。
田间管理,可利用林下空地阴凉处栽培,如无良好自然荫蔽条件,则需搭矮棚遮荫。生长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腐熟有机肥。秋、冬季以厩肥、草原灰湿合培土越冬。
病虫害防治,红蜘啤酒用20%双甲眯乳油1000倍液喷杀。
根茎呈结节状,长约6-10cm,径约0.7-1.5cm,鲜时浅黄色,干后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几个小的凹点,下面具环纹。须根多数,长达20cm,径约1mm,有毛,鲜时浅黄色,干后棕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根茎断面黄绿色,角质;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伏中柱。气微,味苦。产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全草中含树脂,能引起猫的吐、泻、死亡。
根和根茎含抗癌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和脱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此外,尚分离出黄耆甙(AstragaIin)、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和谷甾醇。
1.八角莲根茎及根含树脂约4.2%,从中分得鬼臼毒素(鬼臼毒素,足叶草素,podophyl-lotoxin)、脱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4ˊ-去甲鬼臼毒素(4ˊ-demethylpodophyllotoxin、?-盾叶鬼臼素(?-peltatin)、?-盾叶鬼臼素(?-peltatin)、鬼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4ˊ-去甲异鬼臼苦酮(4ˊ-demethyl-isopicrop-odophyllone)、鬼臼苦酮(picropodophyllone)、去氢鬼臼毒素(dehydropodophyllotoxin)以及鬼臼毒素-4-O-葡萄糖甙。另含山柰酚等。
2.六角莲根茎根含鬼臼毒素、4ˊ-去甲鬼臼毒酮、去氧鬼臼毒素、鬼臼毒酮、4ˊ-去甲鬼臼毒酮(4ˊ-demethylpodophyllotoxone)、异鬼臼苦酮(isopicropodophyllone)、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鬼臼苦酮(picropodophyllone)、山荷叶素(di-phyllin)、去氢鬼臼毒素(dehy-dropodophyllotoxin)、尚含大黄素甲醚(physcion)、山柰酚、槲皮素、紫云英甙等。
取根可根茎洗净泥沙,晒干,切断备用。亦可鲜用。
薄层层析:本品的乙醇提取液为供试液,另取鬼臼毒素乙醇液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9:1)展开18cm,硫酸-乙醇(1:1)喷雾,120℃烘烤5分钟,显深棕色斑点。
肺;肝经
味苦;辛;性凉;有毒
孕妇禁服,体质虚弱者慎服。
化谈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主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作;痹证
内服:煎汤,3-12g;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或浸醋、酒涂搽;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1、治肿毒初起:八角莲加红糖或酒槽适量,共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2、治疔疮:八角莲二钱,蒸酒服;并用须根捣烂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3、治瘰疬:八角莲一至二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煎服。(《福建民间草药》)4、治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5、治单双蛾喉痛:八角莲一钱,磨汁吞咽。(《广西中药志》)6、治跌打损伤:八角莲根一至三钱,研细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药》)7、治毒蛇咬伤:一.八角莲三至五钱,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二.八角莲根白酒磨涂患处;亦可内服,每服二钱。对神经性毒素,可取八角莲根五节,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伤口内。(《江西草药》)8、治痰咳:八角莲四钱,猪肺二至四两,糖适量。煲服。(《广西中药志》)9、治体虚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三钱,蒸鸽子或炖鸡或炖猪肉半斤服。(《贵阳民间药草》)
1.《本草纲目拾遗》:《涌幢小品》云:八角连绥宁产之,可以伏蛇。谚云,识得八角连,可与蛇共眠。治一切毒蛇伤。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虚弱脱肛;外用消伤肿,并治蛇咬伤,疔疮。3.《福建民间草药》:散结活瘀,消瘿解毒。4.《广西中药志》:清热化痰,解蛇虫毒。治肺热痰咳,虫蛇咬伤,单双蛾喉痛,疮疖。5.《四川中药志》:治劳伤吐血、腰痛,疥癣白秃。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治淋巴结炎,腮腺炎,痈疮。7.《江西草药》:治肾虚,劳伤,中暑,胃痛。
下一篇 八角莲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