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多孔菌 编辑

多孔菌科真菌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猪苓多孔菌(学名: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 )是孔菌科、多孔菌属多年生真菌。埋生于地下,呈现不规则块状,菌核表面有白色、灰色和黑色,菌核分为表皮和髓质,髓质由菌丝黏连交织而成,菌核表皮细胞趋于木质化,子实体由生殖菌丝、骨架菌丝和联络菌丝组成,菌盖白色圆形,中部脐状,有淡黄色的纤维鳞片状,呈放射状,触摸有软毛绒感觉。子实体的大小与隐生在地下的菌核大小有关。担短棒状,光滑透明无色,顶生四孢子。孢子卵圆形,光滑无色。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斜坡山区,于半阴半阳坡地野生林中,在落叶与杂质没有规律的浅层土下生长,喜欢凉区潮湿的野生森林。

猪苓多孔菌性甘,味淡、平。归膀胱经。主要有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肝损伤、抗菌作用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无危(LC)。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猪苓多孔菌

拉丁学名: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

别名:猪苓多孔菌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

纲:层菌纲

目:非褶菌目

科:多孔菌科

属:多孔菌属

种:猪苓多孔菌

命名者及年代:(Pers.)Fr.,1821

形态特征

编辑

    主要价值

    编辑

    性甘,味淡、平。归肾、膀胱经。主要有利尿、增强免疫能、抗肿瘤、抗损伤、抗菌等作用。

    保护现状

    编辑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无危(LC)。

    上一篇 盐麸木

    下一篇 营养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