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连丸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脏连丸,中药方剂“脏连丸”。处方:黄连25g 黄芩150g 地黄75g 赤芍50g 当归50g 槐角100g 花75g 荆芥穗50g 地榆炭75g 阿胶5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粗粉。另取猪大肠350g,洗净,切段,与粗粉拌匀,蒸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10g,加适……

《中国药典》:脏连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黄连25g 黄芩150g 地黄75g 赤芍50g 当归50g 槐角100g 槐花75g 荆芥穗50g 地榆炭75g 阿胶50g

性状

编辑

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炮制

编辑

上十味,粉碎成粗粉。另取猪大肠350g,洗净,切段,与粗粉拌匀,蒸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1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编辑

清肠止血。用于肠热便血,肛门灼热,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

编辑

口服,水蜜丸一次6~9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编辑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编辑

密封。

摘录

编辑
《中国药典》

《古今医统》卷四十二:脏连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大鹰爪黄连250克 槐花米60克 枳壳30克 防风 粉草 槐角 香附子 猪牙 皂角 木香各15克

制法

编辑

上药除香附外,共为细末。再用陈熟仓米130克,同香附一处为末,用猪大脏约62厘米长,水洗净,装人香附、仓米缚定口,量用水700毫升砂锅中,炭火煮干即添水,慢慢煮烂猪脏如泥,取起和药捣如糊,再入黄连末同捣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治肠风脏毒下血。

用法用量

编辑

空腹时用米饮下80丸。

注意

编辑

服药期间,忌食面、蒜、生冷,煎炙之物。

摘录

编辑
《古今医统》卷四十二

《外科启玄》卷十二:脏连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胡黄连 荆芥穗 地榆各30克 槐花45克 槐树木耳45克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用活鱼1尾,重300克,去肠、刺,取肉捣如泥和作团,用健猪大肠头46.5厘米,翻过,去油洗净,装前药扎定煮热。空腹时食之。至重不过二次,服之甚效。如年久日远,以药末晒干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年痔漏。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克,空腹时用酒或白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外科启玄》卷十二

《外科大成》卷二:脏连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黄连500克 槐花250克

制法

编辑

上药为末,用雄猪肥壮大肠,以酒醋洗净,入药扎两头;次用韭菜2.5~3千克,一半铺甑底,药肠盘于上,一半盖之,文火蒸,以肠脂化尽,肠皮如油纸薄为度,去肠取药晒干,稀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清肠凉血。治痔漏并肠风下血,及水泻、痢疾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日二服,每服9克,白滚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外科大成》卷二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脏连丸

编辑

别名

编辑

白银定子(《本草纲目拾遗》卷五)。

处方

编辑

胡黄连(净末)250克 通血香4.5克 雄猪大肠(尽头一段)37厘米

制法

编辑

温汤洗净,将黄连末及通血香灌人肠内,两头用白丝线扎紧,用酒1.25升,放新砂锅内煮酒将干为度,取起肠药,各捣如泥,倘药烂,晒一时,复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治痔漏无论新久,但发作时便下血作痛,肛门坠重者。如有脓血不止,肿痛难坐者,亦可用之。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70丸,空腹时用温酒进下。久服除根。治漏有孔者,只须半月见功。

摘录

编辑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脏连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黄芩7.22千克 槐角(炒)4.8千克 生地3.6千克 赤芍药2.4千克 槐花(炒)3.6千克 阿胶(炒珠)2.4千克 地榆炭3.6千克 当归2.4千克 芥穗2.4千克 黄连1.2千克

制法

编辑

用猪大肠约4.48米,将群药研粗末装入,两头扎住,蒸熟晒干,共研为细扮,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

编辑

润肠清热,止血通便。治肠风便血,痔疮漏疮,大便秘结,肛门肿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服。

摘录

编辑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