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獭 编辑
松鼠科旱獭属代表物种
旱獭是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哺乳动物;又称土拨鼠。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全世界有14个亚种,中国有4种。旱獭体短身粗,尾短而扁平,体背呈棕黄色;无颈,耳短,耳壳为黑色;头骨粗壮,上唇为豁唇,上下各有1对门齿露于唇外;双眼为圆形,眶间宽而低平;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因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被毛多为棕、黄、灰色。旱獭的寿命可达15-20年。旱獭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中国的内蒙古也有分布。栖息于高原、草甸、山麓等地,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其高密度集聚区。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牧草,耐饱饿,喜食含水量多的多汁饲料、雨后草及露水草。喜群居,易驱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暴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时自然冬眠,时间可达3-6个月,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每年繁殖一胎,每胎生4-5只,但由于其天敌较多,所以旱懒幼崽死
中文名:旱獭
拉丁学名:Marmotabobak
别名:土拨鼠、草地獭、哈拉、雪猪、曲娃(藏语)
外文名:BobakMarmot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松鼠科
属:旱獭属
种:旱獭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目:松鼠亚目
亚纲:真兽亚纲
亚科:地松鼠亚科
族:地松鼠族
亚种:3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Muller,1776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旱獭指名亚种 | Marmota bobak bobak | Müller, 1776 |
2 | 旱獭伏尔加河亚种 | Marmota bobak kozlovi | FokaNOv,1966 |
3 | 旱獭哈萨克斯坦亚种 | Marmota bobak tschaganensis | Bazhanov, 1930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以前,旱獭在从乌克兰西部到额尔齐斯河的整个草原地带都很常见和丰富。到1940年代,欧洲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下降,该物种仅限于未开垦地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孤立碎片栖息地。在1960年代,俄罗斯和乌克兰都禁止狩猎,这些国家的旱獭数量随后增加,已经被认为是稳定的。 相比之下,在哈萨克斯坦北部,数量尚未恢复并保持低密度,但在哈萨克斯坦中部,数量正在增加。该物种在1980年代初被重新引入许多地方,该物种也自然地重新定居在许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