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绿醇 编辑
目录
叶绿醇(phytol),简称叶醇,亦称植物醇,是植物叶绿素分子上一个支链。叶绿醇属于链状双萜类物质,是一种含有多支链的脂肪醇。叶绿醇是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双萜,是一个亲脂的脂肪链,它决定了叶绿素的脂溶性。
草食动物采食富含叶绿素的植物后,经消化可释放出叶绿醇。研究表明,牛饲喂青绿饲料可大幅提高肌肉、脂肪,甚至是乳汁中的叶绿醇,及其代谢中产物植烷酸(phytanic acid)的含量。因而,植烷酸的含量通常可作为判定有机肉奶制品的营养学指标之一。动物摄入的叶绿醇在体内的氧化代谢不仅能为动物提供能量,而且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糖脂代谢和脂肪细胞分化调控过程。
叶绿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为植烷酸和降植烷酸(pristanic acid)。叶绿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2一植烷烯醛。2一植烷烯醛通过脂肪醛脱氢酶催化转化为2一植烷烯酸,然后在脂肪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植烷酸。由于植烷酸C一3位已有甲基,不能通过β一氧化生成3一酮乙基一辅酶A中间产物,因而首先需要在过氧化酶体中进行α一氧化,即2一植烷烯酸由脂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成植烷烯酸辅酶A,随后在植烷烯酸辅酶A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植烷酰辅酶A,后者在植烷酰辅酶A羟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2一羟基植烷酰辅酶A,再通过2一羟基植烷酰辅酶A裂合酶转化成降植烷醛,降植烷醛最后在脂肪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变为降植烷酸而进行α一氧化。叶绿醇转化成植烷酸的速度较慢,若肝脏中植烷酰辅酶A羟化酶活性低或缺乏,将导致植烷酸的堆积,进而引起中枢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性损害。
对白色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植烷酸可以成功地诱导3T3一L1细胞和人脂肪前体细胞分化为白色脂肪细胞。在无分化诱导培养基条件下,40μmol/L植烷酸处理3T3一L1前体脂肪细胞2周,可以诱导70%的细胞分化而80μmol/L植烷酸处理2周,细胞分化程度可达到85%以上。
对褐色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能诱导原代褐色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褐色脂肪细胞。研究发现,低至1μmoL/L的植烷酸即可影响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有25%的细胞分化聚酯,并且aP2 mRNA表达量提高3.1倍。此外,植烷酸还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偶联蛋白1激活物。
对肝脏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植烷酸能显著上调肝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2.2倍)、葡萄糖转运蛋白2(3倍)和葡萄糖激酶(3倍)基因的表达水平,而棕榈酸仅能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的表达,对葡萄糖转运蛋白2基因的表达无影响;棕榈酸和DHA还有抑制葡萄糖激酶基因的表达的趋势,提示植烷酸可以增加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氧化利用。此外,机体内叶绿醇关键代谢基因的表达调控也可以影响肝脏糖脂代谢。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上调肝脏中脂肪酸氧化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肝脏中的脂肪累积。
上一篇 紫草软膏不小心过量用药了怎么办?
下一篇 五花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