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肠孤病毒科 编辑
20世纪60年代初,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或肠道中分离出这类病毒,是具分节段的双链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 ,当时对它的致病原理不清楚,所以称它为呼吸道(R)、肠道(E)、孤儿(O)病毒,简称呼肠孤病毒。呼肠孤病毒科的学名“ReoviriDAe”也来源于“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其包括了许多影响胃肠道系统的病毒,像是轮状病毒。部分的呼肠孤病毒科病毒会导致呼吸系统感染。这一命名已失去其本来涵义,因为后来发现有些病毒虽与它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但与呼吸道或肠道无关。呼肠孤病毒科中的病毒,其遗传物质为双链RNA。该科病毒分布极广,包括能感染人、脊椎动物、昆虫、植物的5个属。
中文学名:呼肠孤病毒科
拉丁学名:Reoviridae
界:病毒界
科:呼肠孤病毒科
该科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外观往往呈球形,无包膜,病毒衣壳由1~3层蛋白外壳所组成,直径在60~80nm之间。根据各属病毒粒子微细结构的不同,可将科内9个属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正呼肠孤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属、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斐济病毒属和水稻病毒属,该类病毒具完整的病毒粒子或内核,在其二十面体的12个顶点处具有较大的突起。第二类包括环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和植物呼肠孤病毒属,该类病毒具有相对光滑或者几乎呈球形的粒子或内核,在其五重对称轴上没有大的表面突起结构。侵染植物的三个病毒属粒子结构有明显差异。
病毒基因组为线形dsRNA,共有10~12个RNA片段(各属之间片段数不同),单条RN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0.2×10^6~3.0×10^6之间,基因组总长18200~30500nt,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6~20×10^6,核酸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15%~20%。每条双链的正义链5’端由一个甲基化的核苷酸帽子结构(m^7 G^5’ GmpNp),在负义链上有一个磷酸化末端,两条链都有3’-OH,并且病毒的mRNA缺少3’端Poly(A)尾。在病毒粒子内至少含有三个结构蛋白,分为为RNA聚合酶、参与mRNA合成的相关酶和与加帽有关的酶,此外有些小的蛋白可能也是病毒粒子的成分,在病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病毒所含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15×10^3~155×10^3,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80%~85%。
该科病毒分布极广,包括能感染人、脊椎动物、昆虫、植物的5个属。
该科包括下列9个属。
编号 | 中文名 | 特征 |
1 | 正呼肠孤病毒属 | 脊椎动物病毒 |
2 | 环状病毒属 | 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病毒 |
3 | 轮状病毒属 | 哺乳动物和鸟类病毒 |
4 | 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 | 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病毒 |
5 | 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 | 鱼类和头足类病毒 |
6 | 质型多角体病毒属 | |
7 | 植物呼肠孤病毒属 | |
8 | 斐济病毒属 | 植物病毒 |
9 | 水稻病毒属 | 植物病毒 |
人轮状病毒
能引起2岁以下的儿童严重腹泻,有时导致脱水死亡。已知有3个血清型,能在爪哇猴肾原代细胞MA104和猴肾传代细胞LLC-MK2等细胞上培养。大多数成年人都有它的抗体。
1983年,中国从成年人腹泻流行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轮状病毒,其抗原性和RNA电泳图谱均与引起小儿腹泻的普通轮状病毒不同。许多哺乳类动物都有自己的轮状病毒。牛和猪的轮状病毒能引起幼年动物腹泻、脱水而死亡。
人呼肠孤病毒
广泛存在于人肠道或咽喉中,也能从患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的病人分离到,但不能肯定其致病作用。
蓝舌病病毒
环状病毒属的代表种,有21个血清型,可在鸡胚卵黄囊和Vero细胞中培养。脑内接种小鼠能发病。病毒由夜间活动的库蠓传播,侵害绵羊羔,其症状为发热、口腔周围糜烂、结痂、发绀、头颈水肿。牛多为无症状感染。发生于非洲、中东、东南亚、大洋洲、美国。多价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可以预防本病。
非洲马瘟病毒
有9个血清型,能在鸡胚和鸡胚纤维母细胞以及多种传代细胞中培养繁殖。由蚊蠓传播给单蹄兽类,以马最易感。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下组织及肺水肿,内脏出血,体腔浆液储集,病死率可高达90%。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一般用多价疫苗预防效果良好。该病主要分布于非洲、中东和南亚次大陆,中国无此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1982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报告将它剔除出呼肠孤病毒科,另列1个组。此病毒专门侵害3~4周龄幼鸡的重要免疫器官──法氏囊,从而损害鸡的免疫反应。此病的分布几乎是世界性的,中国也有。该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培养,在鸡胚纤维母细胞中能形成空斑。已有疫苗可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