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拼音huán huán,汉语词语,本意为威武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又引申为宽广、坦然的样子。仅见于古汉语。
中文名:桓桓
拼音:huán huán
外文名:mighty;powerful
出处:《诗经》
《尚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孔传:桓桓,武貌。
《史记·周本纪》: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
晋·陶渊明《命子》诗: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唐·杜甫《北征》诗: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仇兆鳌注:桓桓,武勇貌。
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巖巖天柱,大矣周山之峰;桓桓地轴,壮哉昆仑之阜。
宋·曾巩《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至乘朝车,执宫戈,桓桓德心者,皆有重寄。舍命豹袖之下,即独行安之,如张然明、皇甫义真其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