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新 编辑
周大新,1952年2月出生于河南邓州,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师政治部干事、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济南军区创作室创作员、总后勤部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少将军衔,文学创作一级。1979年2月,发表小说处女作《前方来信》。1986年8月,发表短篇小说《汉家女》。1987年4月,发表短篇小说《小诊所》。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1991年,发表中篇小说《左朱雀右白虎》。1994年1月,发表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1998年7月,长篇小说《第二十幕》(上、中、下)三卷完成。2001年7月,发表长篇小说《21大厦》。2003年,发表长篇小说《战争传说》。2008年,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7月,发表长篇小说《预警》。2012年8月,发表长篇小说《安魂》。2015年,发表长篇小说《曲终人在》。2018年1月,发表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2021年1月,推出第13部长篇小说《洛城花落》后,宣布长篇小说封笔。(概述图来源:)
中文名:周大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邓州
出生日期:1952年2月
毕业院校: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湖光山色、第二十幕、走出盆地、安魂、曲终人在、向上的台阶
主要成就: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一届南丁文学奖
1967年,参加一支赴韶山的长征串联队,步行两三千公里,与同学们终于到达毛泽东的故乡。后来又坐车去长沙、株洲和上海,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见构林镇以外的世界。回到家后,一面帮家里干农活,一面拉二胡、学打篮球。1968年下半年,学校复课闹“革命”,被村里的贫下中农推荐到三中读高中。学校没有严格的教学制度,学习时紧时松,经常到乡下学农,利用学农的机会,学会开链轨式拖拉机。
1970年10月至11月间,驻守山东的一支部队到邓县招兵,一位姓李的连长因为和周大新等人打篮球,注意到当时身高一米七八的周大新,招他入伍;12月下旬,去山东肥城当地面炮兵,隶属六十七野战军。军旅生活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篇章,也为其写作注入新的营养,成为其小说的主题之一。
1973年,在炮兵团指挥连做文书。文书的一项任务是出黑板报,常在黑板报的空白处填上自己写的诗歌。在做文书期间,常利用“职务之便”阅读连部保存的“内部书”,大量的阅读开阔了他的视野,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1976年,创作电影剧本《古榆》,但未投拍,剧本于1995年发表。同年,开始尝试写小说,这是他第一次写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一位当年去台湾的老兵的生活。1977年,创作电影剧本《诬告》,未能投拍,剧本于1995年发表。
1978年5月初,接到通知到济南军区宣传部工作。同年,继续写关于台湾老兵生活的小说——《思念》,写了三十多万字,后几易其稿,终因艺术准备不足未能发表,将书稿付之一炬。这三年的创作尽管没有得到认可,却是他写作之路的铺垫。
1979年2月,中国南部边界战争爆发,以中越战争为背景创造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前方来信》,3月25日发表在《济南日报》副刊上。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82年,短篇小说《第四等父亲》发表于《奔流》第8期。此后,该小说被湖南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泰山情》,被陕西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穿军装的父亲》,被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改编为广播剧。同年年底,被允许考大学,报考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1983年,在济南军区的考点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录取。在学校图书馆读了很多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中、短篇小说创作。1984年,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中创作并发表短篇小说《“黄埔”五期》(《上海文学》第5期),后被《小说月报》(第7期)转载。
1985年7月,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冬季,接到通知与军区报社记者到老山前线采访,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这次前线采访给周大新的人生和写作产生巨大影响,小说《汉家女》《小诊所》《走廊》的创作灵感均来自于此。在赴战场之前,害怕自己不能平安归来,给儿子写封遗书。同年年底,入济南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1986年,在北京参加由《解放军文艺》举办的“大红门笔会”,会议期间完成因在战地医院采访而创作的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受到《解放军文艺》主编陶泰忠的认可。《汉家女》发表于《解放军文艺》第8期,获1985—1986年度全国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获得电视剧“飞天奖”。同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
1987年4月,短篇小说《小诊所》发表于《河北文学》第4期,被同年《小说选刊》(第六期)、《文学大观》(第8期)转载,获1987—1988年度全国短篇小说奖;5月,中篇小说《走廊》,发表于《昆仑》第3期,这是他早期重要作品,《昆仑》为该小说专门召开讨论会,并获得优秀作品奖;9月,进入鲁迅文学院进修。同年,完成长篇《走出盆地》的写作。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9年,中篇小说《旧道》发表于《时代文学》第1期,同年《中篇小说选刊》第3期转载,并获《时代文学》优秀作品奖,后被改编为电视剧;同年,中篇小说《伏牛》发表于《小说家》第2期,于199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于向远改编为电影《痴男怨女和牛》。
1990年,第一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发表于《小说家》第2期,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8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走出盆地》。小说讲述了农村女孩邹艾对自己贫苦命运的不甘,勇于奋斗拼搏的励志故事。同年,周大新发表《香魂塘畔的香油坊》(《长城》第2期),后被改编为现代豫剧《香魂女》。
1991年,发表中篇小说《左朱雀右白虎》(《长城》第1期),《小说月报》同年第5期转载。《长城》在济南召开《左朱雀右白虎》的座谈会,冯牧先生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周大新陪冯牧先生参观汉画像石。后《左朱雀右白虎》被改编为电视剧;被河南豫剧三团改编为现代豫剧《红菊》;同年,在《十月》第3期发表中篇小说《步出密林》。
1992年,中篇小说《步出密林》改编为电影《人猴大裂变》,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潘培导演。
1993年,1月,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香魂女》法文版;2月,由《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电影《香魂女》获得1993年度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8月,长篇小说《有梦不觉长》初发表于《长城》第四期,后更名为《第二十幕》(上卷);10月,中篇小说《银饰》发表于《花城》第5期,同年被《小说月报》第12期转载;同年,被评为一级作家。
1994年1月,在《十月》第1期发表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并获得《十月》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第六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一九九四年)等奖项。
1995年,调往北京,在总后勤部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同年,在《大家》第4期发表中篇小说《瓦解》。
1996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格子网》,后更名为《第二十幕》(中卷);5月,中篇小说《平安世界》发表于《小说家》第3期;7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大新文集》(五卷本);12月16日至20日,被选为代表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7年3月,长篇小说《消失的场景》发表于《十月》第2期,后更名为《第二十幕》(下卷);7月,周大新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去以色列,执行对外文化交流任务,访问期间,受到西蒙·佩雷斯的接见。
1998年7月,历时近十年的《第二十幕》(上、中、下)三卷完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年秋,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
2001年7月,长篇小说《21大厦》发表于《钟山》第4期,写了生活或出现在这座大厦的几十个人物的故事,通过大厦的一个姓谭的保安人员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获得解放军新作品一等奖;11月,周大新参加中国军事文学作家代表团出访俄罗斯,执行对外文化交流任务;12月18日至22日,作为代表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2年4月6日,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9月18日至28日,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国际作家节”,发表演讲《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03年,在《大家》第6期发表长篇小说《战争传说》,小说描写五百年前的一场战争,并且从平民的视角对那场战争有了新的评说,突出了对人性的刻画。2004年,回到故乡丹江水库沿岸做调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湖光山色》。
2006年4月,长篇小说《湖光山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曾进城打工的乡村女青年楚暖暖为主人公,讲述她回到家乡楚王庄之后自立自强,不断开拓进取,通过乡村旅游带领全村脱贫并坚持不受权钱腐蚀的故事。
2008年夏天,29岁的独子周宁因脑瘤告别人世,儿子的去世令周大新十分悲痛,他决定为儿子,也为自己、为其他失去儿女的父母写一本书,开始创作小说《安魂》;10月27日,《湖光山色》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9年7月,长篇小说《预警》发表于《中国作家》第13期,这部小说让周大新重新回到军事领域的创作,小说所切入的是当代军人所置身的这个热闹繁荣、祥和安宁的世界,但它同时又是个危机四伏、处处陷阱的诡异世界。
2010年10月,参加“感知中国·土耳其行”,在土耳其海峡大学作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作家写作》的发言。201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作为全委会委员作题为《中国军队的新变化和军队作家的新机遇》的发言。
2012年8月,完成了怀念儿子的长篇小说《安魂》,发表于《当代》第4期。《安魂》以儿子死亡为界,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以父子对话的形式,回忆儿子二十九年的生命历程,尤其是儿子患病后的经历和父亲的心理;后半部分虚构儿子灵魂来自天堂的来信。小说获2012年《当代》最佳长篇小说奖、2014年《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
2013年8月,周大新和夫人在家乡邓州捐资一百万元设立“周宁助学基金”,用于鼓励和帮助邓州市每年升入大学的贫困生。同年,德国Verlag BussERT & Stadeler出版周大新小说《湖光山色》德文版。
2014年,《安魂》阿拉伯语版正式向阿拉伯国家输出。2015年,以官场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曲终人在》发表于《人民文学》第4期。小说获《当代》2015年度五佳作品之一。2016年,《安魂》西班牙文版出版。
2018年1月,注意到人口老龄化问题,以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表达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天黑得很慢》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期,小说用拟纪实的方式书写退休法官老萧身体逐渐衰老的过程;9月,小说获首届“南丁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湖光山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21年1月,出版从长篇小说《洛城花落》,小说用“拟纪实”的手法,从一个媒人的角度,用四次离婚庭审的忠实记录,讲述一段婚姻故事中的风花雪月和一地鸡毛。该小说是周大新长篇小说写作“封笔”之作。
2022年3月25日,改编自《安魂》的同名电影上映,由日向寺太郎执导。
2023年11月26日,周大新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文学院成立,周大新研究中心揭牌。
2024年1月,散文集《站在人生长河的下游》出版,该书是他“长篇小说封笔”之后的首部新作,书中收录了周大新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近70篇,根据主题、类型,分《在右岸:想一些事》《在左岸:见一些人》《在河心洲:读一些书》3辑。
周大新与妻子和独子周宁
长篇小说
作品名称 | 首次发表/出版时间 | 发表刊物/出版社 |
---|---|---|
《走出盆地》 | 1990年 | 《小说家》第2期 |
《有梦不觉长》 (后更名为《第二十幕》上卷) | 1993年 | 《长城》第4期 |
《格子网》 (后更名为《第二十幕》中卷) | 1996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消失的场景》 (后更名为《第二十幕》下卷) | 1997年 | 《十月》第2期 |
《21大厦》 | 2001年 | 《钟山》第4期 |
《战争传说》 | 2003年 | 《大家》第6期 |
《湖光山色》 | 2006年 | 作家出版社 |
《预警》 | 2009年 | 《中国作家》第13期 |
《安魂》 | 2012年 | 《当代》第4期 |
《曲终人在》 | 2015年 | 《人民文学》第4期 |
《天黑得很慢》 | 2018年 | 《人民文学》第1期 |
《洛城花落》 | 2021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注:部分长篇小说未在文学刊物发表,而是直接出版)
中篇小说
作品名称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 |
---|---|---|
《军界谋士》 | 1985年 | 《长城》第1期 |
《通过“冲击道路”的速度》 | 1985年 | 《解放军文艺》第6期 |
《屠户》 | 1986年 | 《山东文学》第8期 |
《走廊》 | 1987年 | 《昆仑》第3期 |
《粘土地》 | 1987年 | 《莽原》第2期 |
《滨河地》 | 1987年 | 《长城》第3期 |
《铜戟》 | 1987年 | 《昆仑》第3期 |
《家族》 | 1988年 | 《河北文学》第2期 |
《紫雾》 | 1988年 | 《人民文学》第8期 |
《旧道》 | 1989年 | 《时代文学》第1期 |
《伏牛》 | 1989年 | 《小说家》第2期 |
《世事》 | 1989年 | 《中国作家》第6期 |
《香魂塘畔的香油坊》 | 1990年 | 《长城》第2期 |
《铁锅》 | 1990年 | 《当代》第1期 |
《左朱雀右白虎》 | 1991年 | 《长城》第1期 |
《步出密林》 | 1991年 | 《十月》第3期 |
《寨河》 | 1991年 | 《当代作家》第5期 |
《勒》 | 1992年 | 《天津文学》第3期 |
《牺牲》 | 1992年 | 《莽原》第4期 |
《银饰》 | 1993年 | 《花城》第5期 |
《山凹凹里的一种乔木》 | 1993年 | 《百花洲》第5期 |
《14 15 16》 | 1993年 | 《作家》第10期 |
《向上的台阶》 | 1994年 | 《十月》第1期 |
《溺》 | 1994年 | 《青年文学》第2期 |
《瓦解》 | 1995年 | 《大家》第4期 |
《平安世界》 | 1996年 | 《小说家》第3期 |
《景象》 | 1996年 | 《西湖》第1期 |
《碎片》 | 1997年 | 《当代》第6期 |
《同赴七月》 | 1998年 | 《中国作家》第8期 |
《新市民》 | 1998年 | 《十月》第1期 |
《接引台之忆》 | 1999年 | 《十月》第5期 |
《旧世纪的疯癫》 | 2001年 | 《大家》第1期 |
《浪进船舱》 | 2002年 | 《北京文学》第9期 |
短篇小说
作品名称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 |
---|---|---|
《前方来信》 | 1979年3月25日 | 《济南日报》副刊 |
《第四等父亲》 | 1982年 | 《奔流》第8期 |
《初入营门》 | 1983年 | 《奔流》第3期 |
《“黄埔”五期》 | 1984年 | 《上海文学》第5期 |
《呼啸的炮弹》 | 1984年 | 《解放军文艺》第2期 |
《街路一里长》 | 1984年 | 《长城》第4期 |
《三角架墓碑》 | 1984年 | 《奔流》第9期 |
《瞬间过后》 | 1985年 | 《当代小说》第3期 |
《明天进入夏季》 | 1985年 | 《奔流》第4期 |
《金桔,隐在夜色里》 | 1985年 | 《城市文学》第4期 |
《人间》 | 1985年 | 《长城》第6期 |
《一个女军人的日记》 | 1985年 | 《青年文学》第9期 |
《今夜星儿多》 | 1985年 | 《青年作家》第9期 |
《硝烟中的祝愿》 | 1986年 | 《解放军文艺》第4期 |
《月涌大江流》 | 1986年 | 《晋阳文艺》第6期 |
《小诊所》 | 1987年 | 《河北文学》第4期 |
《小盆地》 | 1987年 | 《山东文学》第4期 |
《武家祠堂》 | 1987年 | 《西北军事文学》第4期 |
《在母爱的河中筑坝——一位普通女人的一段经历》 | 1987年 | 《山东文学》第5期 |
《风水塔》 | 1987年 | 《解放军文艺》第7期 |
《红桑椹》 | 1987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牛筋腰带》 | 1987年 | 《青年文学》第11期 |
《泉涸》 | 1988年 | 《当代作家》第2期 |
《暮霭》 | 1988年 | 《当代作家》第2期 |
《圆形盆地》 | 1988年 | 《解放军文艺》第6期 |
《老辙》 | 1988年 | 《解放军文艺》第10期 |
《云遮雾绕启明星》 | 1989年 | 《北方文学》第1期 |
《怪火》 | 1989年 | 《小说界》第2期 |
《哼个小曲你听听》 | 1990年 | 《河北文学》第2期 |
《玉器行》 | 1990年 | 《莽原》第3期 |
《养子》 | 1990年 | 《长江文艺》第4期 |
《出垃圾的老人》 | 1990年 | 《萌芽》第5期 |
《乡村教师》 | 1990年 | 《河北文学》第9期 |
《猜测历史》 | 1991年 | 《清明》第1期 |
《倾诉》 | 1991年 | 《当代小说》第4期 |
《儿女》 | 1991年 | 《青年文学》第4期 |
《握笔者》 | 1991年 | 《小说家》第4期 |
《烙画馆》 | 1991年 | 《北岳风》第5期 |
《黄昏的发明》 | 1993年 | 《北京文学》第10期 |
《无疾而终》 | 1993年 | 《山东文学》第4期 |
《病例》 | 1994年 | 《中国作家》第5期 |
《沦陷》 | 1995年 | 《莽原》第5期 |
《卷宗》 | 1995年 | 《当代人》第8期 |
《会晤站》 | 1995年 | 《山花》第10期 |
《释放》 | 1995年 | 《长江文艺》第12期 |
《返回家园》 | 1996年 | 《小说月报》第8期 |
《现代生活》 | 1998年 | 《小说界》第1期 |
《私房话》 | 1998年 | 《北方文学》第10期 |
《金色的麦田》 | 1999年 | 《钟山》第4期 |
《后裔》 | 1999年 | 《解放军文艺》第7期 |
《登基前夜》 | 2001年 | 《文学世界》第1期 |
《首次唤醒》 | 2023年 | 《当代》 第2期 |
(参考资料: )
主题思想
民间意识
周大新在小说创作时始终坚持他写作的他又不是一味的固守,而是深刻的认识到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他来自于平民阶层,始终怀揣着平民情怀,关注的人物都是一些平民,写的是平民的生活,让自己一直作为平民在写作,是他的创作追求和创作体现。他的作品中始终蕴含的一种质朴的平民意识,不断地书写民间,体现民间生活。其作品创作以一种民间化的叙事模式,自觉的站在民间的立场和视角上去打量这个五光十色的民间世界,以其独特的民间叙事展现民间生活。他关注平民的生活,善于挖掘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在小说中展现丰富多彩的平民化的人物形象。
性别意识
周大新是一个具有明确的性别意识的作家,他能够站在双性和谐的立场去对待他笔下的女性与男性,尤其能自觉地站在女性的角度去书写她们的内心世界、性格命运,表现了她们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而痛苦追求的生命历程,赞美了她们人性深处的光辉。周大新在多数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他善于揭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不幸命运,表现她们对独立人格的不懈追求,讴歌她们为实现美好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作家以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言说女性声音,让她们沉睡的灵魂苏醒,力图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作家对女性主体性新的抒写姿态表现在女性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和对“性爱主动”的追求上。
军旅题材
周大新的军旅小说创作的主题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成熟再到超越的缓慢却又是扎实的演变历程。从满怀激情对自己歌颂冲动的抒发到人道主义思想得不断成熟再到战争语境下的深层人性透视,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环境和自己的内心思考,军旅作家周大新以不断自我超越的开放的创作姿态表达了对于军旅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寻思。如在《战争传说》中,作者不仅以人性为透视点对军人和战争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解构,而且紧紧围绕人的尊严展开层层追问,而这也将周大新日益深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责任意识抒发得淋漓尽致。
艺术特色
乡土伦理叙事
周大新乡土小说的家族伦理叙事,体现了作者对血缘亲情伦理的理性审视。一方面家族规范作为一种文化隐喻和伦理诉求,使得家族血脉延续、家族精神承传,另一方面家长专制导致的人伦悲剧,揭示出家族文化存在的泯灭人性的弊端。在传统家族伦理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作者对传统家族伦理优质精神进行了呼唤与寻求。
周大新乡土小说的情爱伦理叙事,表现出性爱分离的文化张力。作者笔下的传统婚姻伦理大多为无爱的忍让维持或贞节观念的承袭坚守;爱情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往往受到事业、物质、权力等多重挤压而被遮蔽或悬置;乡土女性追求本能欲望,颠覆了传统道德训诫,却又无奈地徘徊在性爱的道德边缘。周大新的乡土小说揭示了性爱分离背后的伦理冲突和文化根源。
周大新乡土小说的人际伦理叙事,书写了乡土人情的异化与重建。随着乡土中国的现代性转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革冲击着传统乡村的人际关系,作者在小说中表现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情冷漠和乡村政治市场化导致的道德困惑等人际伦理危机,同时又通过乡村女性形象、乌托邦救赎和宗教皈依等方式,表达了在乡村人际伦理失序下构建一种理想精神家园的愿望。
疾病叙事
周大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患病体验,使得他对疾病有着浓烈的感受。周大新的作品数量繁多,但纵观其创作可以看到他对于疾病的描写从未间断。广涉各种生理、心理疾病以及程度或轻或重的疾病类型,从焦虑失眠到恶性肿瘤都有所涉及,如《步出密林》中的肢体残疾、《安魂》中的癌症、《旧世纪的疯癫》中的疯病、《山凹凹里的一种乔木》中的痴傻等。周大新在小说中呈现了对疾病的极大热情,小说中的疾病种类丰富,涵盖了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既注重对病相的描写,又注重对疾病产生的社会文化成因进行深入挖掘。
文学类 | ||||||||||||||||||||||||||||||||||||||||||||||||||||||||||||||||||||||||||||||||
|
(参考资料: )
周大新对小说形式的探索表现出一个作家足够的敏感和领悟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长篇处女作《走出盆地》就已经显示出他对形式的独特把握。此后,他不断变化小说的形式,三卷本长篇小说《第二十幕》中作者用不断变化、衍生出新的意义格子网来作为小说的主要线索,《旧世纪的疯癫》改用书信体,《21大厦》中又增添了许多图画,同时,在文本结构上也试图有所突破,用一个人的眼光来观看多层次的城市生活并形成强烈的对比,这都是有益的尝试,它们显示了周大新对艺术不懈追求和始终如一的激情,显示了周大新不竭的艺术灵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评)
周大新的创作多以养育自己的那方水土——豫西南盆地为背景,以故乡历史、现实中所发生的一件件、一桩桩悲喜混杂的故事作为艺术审视的中心,并将自己对逃离土地一代人的观念、精神、情感的理性反思自然融入小说的情节叙述、人物塑造、象征寓意的构建之中,他的小说,既散发出一种清新与鲜活的泥土味道,又蕴含着悲怆酸楚般的苦涩与沉重,读后常给人一种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审美感受。(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书文评)
周大新之所以令人钦佩和尊重,不仅在于他一直持之以恒地以平民的心态、平民的视点、平民的角度去描述、表现和称颂平民这个社会的主体,描述和表现艰难中的美丽与善良,也在于他总是表现出尊重女性的高尚和纯净。他笔下的女性,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绝大多数都是那么美丽、善良和圣洁。可以说,周大新是一个懂得欣赏美丽的作家,也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作家。而一个真正懂得欣赏美丽,能够和平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的作家,他的创作潜能和爆发力,都不容低估。周大新的分量,就表现在这里。(文学评论家林为进评)
追踪周大新的创作道路,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派”中国作家走过的道路,即使是身处由科技推动的人类文明大踏步前进的今天,他的作品恰恰在很好地蕴含我们民族永远珍惜的传统文化精神方面显出了力量。人们不能不惊异于周大新作品叙事之庄重、语言之素朴以及情节之简练,东方文字的端庄、静谧与美丽往往从不同作品不自觉地自然流溢,而每一位认真的读者在他所描写的不同时代的作品中,总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格与气派扑面而来,理由很简单——他的作品一直很好地保存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字。(文学评论家梁鸿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