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 编辑

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司马承祯(639-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唐朝道士,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曹魏太常司马馗后代,北周琅琊郡公司马裔的玄孙。少时笃学好道,无做官,师从于嵩山道士潘师正,学习上清经法、符箓、导引、服饵道术,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个人文学修养极深,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开元二十三年,羽化于王屋山阳台宫,时年九十六岁,获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正一先生。

基本信息

编辑

字:子微

号:白云子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汉族

生地: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

出生日期:639年

逝世日期:735年

主要成就: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仙宗十友”之一

主要作品:《形神版坐忘论》《天隐子序》《服气精义论》

本名:司马承祯

谥号:正一先生

法号:道隐

隐居地:浙江天台山

人物生平

编辑
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天台白云子,河南温县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他隐居天台山达四十年,创立了道教“上清天台派”,或称“南岳天台派”。

司马承祯出生官宦世家,曾祖司马裔,北周晋州刺史,封琅琊公;祖父司马晟,隋亲侍都督;其父司马仁最,历任唐襄、滑二州长史。司马承祯少年好学,精通诗书,但薄于为吏,致志学道。唐乾封二年,二十一岁的司马承祯,入嵩山,师事潘师正,习符箓、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潘师正引为嫡传,非常赞赏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成为陶弘景之后道教上清派第四代传主。

司马承祯学道成,辞别师傅,遍游名山,止于天台山,隐居玉霄峰。居所名为“澄碧”,亲自构筑庐舍于坛上,取名众妙台,自号“天台白云子”。

司马承祯一生将近一半时间在天台山度过,就修道时间而言,约有三分之二时间在天台度过,他的大部分著述都在天台山完成。

据唐人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颂并序》,司马

司马承祯像司马承祯像

承祯为“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后裔”。司马承祯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后来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洛阳讲道,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 。离京时,武则天特诏麟台监李峤在洛阳桥东为其饯行。后结庵于王屋山中岩台,自号中岩道士,并创建紫微宫。后返浙江天台山。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颇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帔。唐玄宗开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宫,亲受法篆,成为道士皇帝。开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宫,请他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造阳台观以供居住。并按照他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书篆、隶,自为一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命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匍,刻为石经。宰相张九龄、张说等皆师之。开元十五年召入都,卒,羽化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正一先生”。

附:《道门通教必用集》中为“正一先生”,《全唐文》中为“贞一先生”。前者成书较早,故编者取“正一先生”。

个人作品

编辑
创造出一套道家修真的理论和“五渐门”、“七阶次”等一系列修真法则,主要著作有: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一卷

司马承祯司马承祯

《形神坐忘论》一卷

《天隐子序》《修真秘旨》十二篇

《修身养气诀》一卷

《服气精义论》一卷

《修真精义杂论》一卷

《修真秘旨事目历》一卷

《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

《上清含象剑鉴图》一卷

《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

《采服松叶等法》一卷

《登真系》

《茅山贞白先生碑阴记》

《素琴传》一卷

《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一卷

隐居天台山

编辑
他对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天台山有十大贡献:

一、司马承祯为唐代帝王之师。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代帝王屡次诏请司马承祯进京,并要司马承祯别回天台山。尤其是武则天召请司马承祯进京,对唐睿宗、唐玄宗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司马承祯次谢绝帝王挽留,坚辞回天台山,说明天台山有吸引人的神奇所在。这正是吸引大批唐代诗人莅山的关键因素。

二、司马承祯的道术深邃,在天台山创立了道教上清天台派,培养了大批弟子,有七十余人,多为名士高道,如李含光、薛季昌、胡紫阳、焦静贞、张太虚、王仙峤等;其徒子徒孙几代都为帝师,如弟子李含光继任王屋山阳台观主,同样享受帝师待遇;南岳薛季昌住持九真降圣观,亦为帝师。徒孙田虚应率弟子陈寡言、冯惟良、应夷节、徐灵府东入天台,继承司马承祯道统,使天台派道脉长存,且影响巨大。

三、司马承祯的大部分著作在天台山完成,创立了道教上清天台派(南岳天台派)的系统理论,倡导“坐忘主静”心性炼养学说。他的《坐忘论》是道教学术史的一座高峰,是道教从外丹术向内丹术即内心炼养转变的里程碑之作,开道教南宗张伯端内丹学之先声,并为阳明心学的形成提供了源泉。可见,他的哲学思想、养生理念,以及司马承祯徒弟对唐代诗人乃至后世内丹理论的影响甚为深远。

四、司马承祯隐居桐柏玉霄峰期间,唐睿宗敕命修复桐柏观,并禁止在桐柏观周围方圆四十里范围内采伐和打猎。之后,司马承祯的徒孙冯惟良、徐灵府等不断修建扩建,桐柏观规模不断扩大。司马承祯把天台山道教带入鼎盛时期,吸引了许多唐人寻仙学道。孟浩然就有《宿天台桐柏观》诗。

五、唐玄宗还为司马承祯在桐柏山建造王真君祠。王真君,即王乔,是司马承祯顶礼膜拜的仙人。司马承祯在天台山隐居修道期间,曾撰有《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序》一卷,以陶弘景的《真诰》为基础,整理了王乔十一件事,共十一幅图,图文并茂,把王子晋与天台桐柏山形象化地紧密相连。

六、司马承祯在前人基础上完善洞天福地学说,使分散的道教修炼场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方便修道者寻道,又便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大洞天里,台州有三大洞天,即第二委羽洞天、第六赤城山洞、第十括苍山洞;七十二福地中,台州有第四黄岩东仙源、第五黄岩西仙源、第十四天台灵墟、第六十天台司马悔山。在这些洞天福地中,天台就占了3个。由此可见,司马承祯对天台山的钟情程度之深。仅赤城山就吸引了许多唐人如皮日休、陆龟蒙等游览,并留下诗篇。

七、司马承祯与李白、孟浩然等仙宗十友以及与其他唐代诗人的关系密切,比如武则天召请司马承祯时,满朝文士300余人为司马承祯送行。此外,与司马承祯有交集的十位唐人中,就有五位宰相,如张悦、张九龄、张嘉贞等。可见司马承祯的影响之广,这正是李白、孟浩然等唐人来天台山的重要原因。

八、司马承祯恢复桐柏观,建藏经殿,整理天台山历代道书,并将自己编纂的道经,请人誊抄,计130余卷,置藏经殿中。《桐柏道藏》初步形成,约藏经300余卷。开元初年,唐玄宗下诏搜罗天下道教经书,编纂道经总集,称《三洞琼纲》,司马承祯于开元九年奉诏入京,将藏经带往京城,藏经被编入《三洞琼纲》。从此,天台桐柏观收藏道书,蔚然成风。《桐柏道藏》收进《大宋天宫宝藏》,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九、司马承祯的“神仙亦人也”拉近了人与神仙的距离。他的神仙理论推进了唐代及后世神仙(比如游仙诗)题材文学创作的发展,如元稹的《源二女》,曹唐的《刘晨阮肇游天台》等,使天台山刘阮传说的传播更加广泛。

十、司马承祯多才多艺,善于书画,擅长制作镜、宝剑、琴。司马承祯把自己制作的铜镜、宝剑送给唐睿宗、唐玄宗,影响不可估。又如唐宰相张嘉贞就曾跟随司马承祯学书画,这也影响了许多唐人追随司马承祯的脚步进入天台山。

可见,司马承祯是浙东唐诗之路一面旗帜。他凭自己的德、道、术、艺,提升了天台山知名度,影响和吸引了大批唐代诗人前来天台山寻仙学道,踏歌吟诗。久而久之,天台山逐渐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高峰。

亲属成员

编辑
六世祖:司马楚之,征西大将军、扬州牧、司徒、琅琊贞王。

五世祖:司马金龙,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司空,琅邪康王。

高祖:司马悦,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渔阳庄侯。

曾祖:司马裔,北周晋州刺史、琅邪公

祖父:司马晟,隋朝亲侍大都督

父亲:司马仁最,唐朝朝散大夫、襄州长史

参考《北史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

主要思想

编辑

司马承祯像 司马承祯像

玄宗开元元年(713)来南岳衡山,先是住九真观附近白云庵修炼,后来又在祝融峰顶建息庵,法从者甚众。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超。睿宗景云二年(711)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颇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帔。后至南岳,结庵九真观北。张九龄屡谒之。

开元九年(721),玄宗遣使迎司马承祯到东都洛阳,请司马承祯授以法箓,并尊其为道首。命校正《道德经》,深加礼待,呼为“道兄”。

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诏司马承祯入东都洛阳内殿,受上清经法,并允其在王屋山“自选形胜,置观以居之。”司马承祯遂至济源王屋山,在天坛峰下选“丹凤朝阳”之地,建阳台宫,建成后玄宗亲题“寥阳殿”榜额。

开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宫,按照唐玄宗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命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句文,刻为石经。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司马承祯在阳台宫去世,葬于王屋山西北的松台。其弟子表奏皇帝,表中称:“(师)死之日,有双鹤绕坛,及白云从坛中涌出,上连于天。而师容色如生。”玄宗闻后,深为感叹,旋即下诏:“混成不测,入寥自化。虽独立有象,而至极则冥。故王屋山道士司马子微,心依道胜,理会玄远,遍游名山,密契仙洞。存观其妙,逍遥得意之场;亡复其根,宴息无何之境。固以名登真格,位在灵官。林壑未改,遐霄以旷,言念高烈,有怆于怀,宜赠徽章,用光丹箓。赐银青光禄大夫,号贞一先生。”并御制碑文,在王屋山刊立。现在可以看到的《有唐贞一先生碑》为北宋哲宗年间(1094年),天坛山都监道士崔可安重刻。

羽化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诏以其南岳旧居为降真观,命弟子薛季昌主其观。复命衡州铸铜钟一口赐观中,重四千斤。

上一篇 一行

下一篇 支遁